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3年08月號 樂活職人

影子銀行在中國

遠東揚州總部 / 俞瀛琁

  當次貸危機隨時間遠揚,當全球金融風暴在美國量化寬鬆的粉飾下,勾勒出一片榮景假像,世界經濟真的走出了陰影,朝康莊大道邁進了嗎?答案應該是陰霾中透露了些許微弱的亮光。

  次貸動亂的始作俑者是美國,在貌似引領金融創新、管理先進的制度下,美國聯准會(大陸稱「美聯儲」)近乎放任的讓房貸衍生性產品,如癌細胞恣意生長氾濫,並以鄰為壑的將糖衣金融炸彈銷售給無知的投資者。一旦金融環境陡變,資金鏈斷裂,癌細胞便如潰堤洪水,肆虐全球,導致世界哀鴻遍野,投資人血本無歸,肥的是這個准老鼠會頂端的投資銀行。失職的美國金融監管機關非但不承認錯誤,還反過來運用狂印美鈔的招數,為加溫自家的通貨膨脹,將熱錢的洪流強迫倒入別人家裡。一邊是道瓊指數屢創新高的一家歡樂,一邊是金融免疫力低的國家發冷發熱。中國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雖然尚處金融逐步開放階段,依然無法倖免於此波貨幣浩劫。

  回首2007年,中國正沉浸於連年經濟兩位數成長的空前盛世中,上海滬指攻佔6000點,新增貸款屢創新高,低成本資金氾濫於市,全民逐利的結果,將股市、房市吹彈可破的泡沫推向崩盤的邊緣。中國人民銀行此時猝不及防的使出緊縮資金殺手鐧,在該年第三季粗暴的掐死新增資金的源頭,欲遏止這場風狂雨驟的金融災難。無奈2008年下半年,全球次貸危機爆發,中國為求自保,並掌握這次扮演經濟泱泱大國的機會,政策180度回轉的向國內市場下了一劑人民幣4萬億的猛藥,讓奄奄一息的企業與老百姓,頓時接上了續命的氧氣。平心而論,這顆急就章的救命仙丹發揮了治標的絕對效果,命是保住了,國際名聲是鵲起了,但猛藥終究是有強烈副作用的。為了去化這股龐大的資金,地方政府在完全沒有規劃還款來源的情況下,舉債投入了各項可能重複或不必要的基礎建設中,種下了未來以債養債、寅食卯糧的惡果。自2009年以降,雖然資金市場及成本堪稱平穩,但中國政府為避免資產泡沫再現,同時希望將過剩的游資導入經濟轉型的適當管道,一手打壓股市、房市不遺餘力,另一手則嚴控貨幣的膨脹。透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存貸款利率及限制新增貸款,漸進式的營造一個穩中帶緊的資金局面。

  政府/央企/國企財大氣粗、銀行額度用之不竭,民企/中小微企業嗷嗷待哺是中國企業的特色生態,走文至此,為「影子銀行」出場的鋪墊大致完成。

  「影子銀行」的概念最早出自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簡稱PIMCO)執行董事麥卡利(Paul McCulley)之口,產業界/金融界的眾專家們對影子銀行的定義繁多,相關的介紹與分析俯拾可得。由於中國大陸在金融層管理上尚屬相對封閉的市場,金融活動與金融創新也因此滯後,以個人自2006年至今七年的大陸企業金融經歷而言,較認同以下劃分方式:
1.  商業銀行銷售暢旺的理財產品及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銷售的類信貸產品(如信託產品)。
2.  以高利貸為代表的民間金融體系,前者主要包括銀行業內不受監管的證券化活動,企業間委託借款,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與金融租賃公司等進行的儲蓄轉投資業務。後者則包括了地下錢莊、民間借貸與典當行……等。


  不論經濟處於上行或下行,當整體市場資金挹注穩定,自銀行取得資金容易,成本便宜或存放資金收益合理時,絕大部分的金融活動會在,也願意在受監管的金融系統中運作。當投資、融資管道通暢,如股市/債券/基金市場活絡健全、品種齊全、風險收益選擇多樣,銀行授信靈活、全面不偏頗,那資金供給/需求的發生,也會自然的留在正規受監管的體系中完成。此外,參與金融活動的全體成員對法令的遵循及金融機構代理監管的盡責與否,對於曝露在陽光下的金融結構之枯榮,也具決定性的影響。

  相對於前者,「影子銀行」顧名思義就是陽光機制背後的陰影,一個不受(或目前未受)監管的灰色、虛擬的機制。當檯面功能不健全、無法滿足需求時,灰色地帶自然開始活絡、擴大,甚至蔓延。若長期無法得到有效的紓解,這個邪惡的變形蟲就會肆虐,輕則對基層借貸體系小範圍的傷筋動骨,重則動搖企業基石,甚至撼動國本。次貸危機以來,國外企業、銀行倒閉的實例歷歷在目,國家瀕臨破產的個案記憶猶新,都間接、直接與影子銀行這個黑洞有關。

  繼90年代經濟改革開放後,大陸金融的開放與匯改還是21世紀後的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由於金融不完全開放,1998年後一波波金融海嘯來襲時,反倒因禍得福。腥風血雨的全球金融風暴下,西洋「影子銀行」所豢養的豺狼虎豹實質上並未鑿穿這堵金融壁壘,零星「走出去」的銀行或前衛的投資客,或有誤觸地雷者,其損失仍不足掛齒。然而,開放是必然的,無形的金融疆界能抵擋侵略或誘惑於一時,卻不能捍衛一世。以中國人靈活的頭腦,最能發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精神,逐利之資金雄兵永遠在汲汲不倦的尋找出路,明裡已能翻雲覆雨,暗地更能蠶食鯨吞。在前述「影子銀行」的範疇內,中國體制下的金融運作,最讓人擔憂的,不是花俏的理財產品或證券化信託產品,不是已受節制的西方衍生性產品,而是1)國企/央企利用充足的銀行信貸額度,以優勢的成本,將資金自銀行系統裡套出,巧妙地轉入收益豐厚的民間借貸系統中,一則擾亂人民銀行預定的資金流向,將資金供給了限制發展或風險極大的區塊,若後續資金鏈斷裂,血本無歸時,兩手一攤,藉打消壞帳,將損失與負債丟給全體百姓承擔;2)目無法紀的造假倒買倒賣,參與其中的可能是有實績壓力的銀行,也可能是蓄意套利的貸款人或資金持有人,雖說所有作業是在金融體系的陽光下運作,但單筆實質交易外,其餘非法複製、重複使用材料,將資金反覆倒進倒出的金融操作,全都落入了陰影中。這種亂象在近5年中國金融開放的過程中層出不窮,且花樣不時翻新,讓人驚呼連連。

  「影子銀行」並不可怕,在有效的管理與誘導下,也許能在正規的金融體系外,為實質需求者指引一條生路,但可怕的是,不論在陽光或陰影下,那個法紀蕩然無存的黑洞!嚴刑重罰,以儆效尤,防堵與疏導互用,以造活水。金融市場日新月異,只能往前,無路可退,立法執法更須與日俱進,前人種好樹,後人在影子下才好乘涼。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