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6年09月號 領航者的話

翻轉競爭力 科技是臺灣未來出路

遠東集團 / 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提供


  今年國際青年物理學家辯論賽(International Young Physicists’Tournament,簡稱IYPT),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長期贊助支持的臺灣代表隊,在29國的激烈競爭中首次摘金;遠東新世紀研發的智慧衣技術DynaFeed,也在全球最盛大的德國慕尼黑運動展ISPO AWARD競賽中鍍金,看到民間對科學發展的熱情與成就,讓全世界看見臺灣,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表示,「科技將是未來的出路。」

智慧衣驚豔全球 運動用品展奪冠
  「科技真是了不起!」徐有庠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日前走訪中國北京及日本福岡,目睹一家大型購物中心足以「吞」下6500部車子,且出入動線流暢;海納四萬人的巨蛋屋頂有開合功能,且能快速紓散人潮,徐旭東談起世界科技變化,眼睛不禁亮了起來。



  他展示一件由遠東新世紀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智慧衣技術DynaFeed,「看起來很平常?它可是你的運動小幫手喔,以後連手環也不必戴了!」徐旭東語帶玄機的說。原來這件衣服運用奈米碳管聚合物等高端科技,只需仰賴衣服胸前的「小機關」感應,即能提供智慧資訊,包括動作記錄及運動強度等,還能精確測量心跳變異,展現科技「化繁為簡」的王道。

  DynaFeed智慧衣在今年德國慕尼黑運動用品展(全球最盛大的運動暨戶外用品展)贏得評審團一致讚賞,也打破過去慣例,首次將金獎頒發給生產製造商──遠東新世紀公司,再次證明遠東集團創新科技的獨特魅力與堅強實力。

IYPT 展現贏的志氣 為臺灣奪得首面金牌
  今年,對徐有庠基金會別具意義。徐有庠基金會自2009年起與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共同推動「徐有庠盃─臺灣青年學生物理辯論競賽」,培養年輕學子用英文進行物理辯論,提升邏輯思考、分析問題能力,自2010年開始培訓學子參加「國際青年物理學家辯論錦標賽」(IYPT),2013年更爭取由臺灣主辦這項國際比賽,徐有庠基金會成功讓臺灣學子與國際競賽接軌,並於2016年首度在IYPT國際賽中摘下金牌。



  「這次我們的孩子真是不得了,從29個國家抱回了金牌,打敗美國、英國及中國等國,展現贏的志氣!」徐旭東欣慰、開心的說。想到這群師生從早到晚勤於練習,帶著奮鬥與使命感,「真的很值得喝采。」

  這面金,真的贏來不易。徐旭東指出,參賽學生除了物理專業,英文要夠好、膽識要大、團隊要合作,有參賽學校將此競賽列為長期培訓重點,甚至是學校的發展特色與目標,徐有庠基金會長期支持本活動,很欣慰看到了成果。

  除了物理辯論賽,基金會下一步希望將活動推廣到醫學等不同領域的競賽,激發年輕學子其他領域的新觀點。徐旭東有感而發表示,「提升臺灣的競爭力,科技向下扎根的工作格外重要。」

孤寂的研究道路 基金會長期扶植
  徐旭東指出,基礎科學研究往往需要漫長時間才能進入應用階段,研究者歷經明明很努力卻沒有回報、申請經費不如預期等困境,但在徐有庠基金會長期扶植、陪伴下,他們不僅得到實質資源挹注,更引起科學界對研究主題的注意,「我們在臺灣為數不多的相關機構中,給了科學研究者背後支持的力量,雖然學者埋首實驗,大家目前還看不到你,但基金會率先肯定你!」徐旭東驕傲的說。

  有庠科技獎14年來孕育、鼓勵了很多科學家,從當年的研究者身分,如今在產、政、學界嶄露頭角者大有人在,例如現任經濟部長李世光、臺大醫院院長何弘能、中研院彭旭明院士……等,都是歷屆的得獎人。基金會希望透過鼓勵默默研究的傑出人才,將研究結果廣為分享,累積對臺灣社會正面的影響力。

迎接STEAM 時代 翻轉臺灣競爭力
  分析2016年的得獎作品,徐旭東表示,對科學研究者來說,好奇心是科學之母,今年有些得獎者的驚人之作,就是起源於探究事物的能力。例如資通訊科技講座得主吳家麟曾經與學生從武俠小說的隱形墨水概念,發展出全球第一套「不可見數位浮水印」技術,如今又開發出全球DVD播放器市佔率最高的視訊軟體,成為產學合作的典範。

  有的得獎內容則反映了時代趨勢,如資通訊科技論文獎得主鄭文皇,以新的分析法,從大數據中精準、有效的淬煉出分析價值。「大數據握有改變各行各業的能力,但光建置還不夠,最重要的是找出smart data,並進行有效管理,才能翻轉臺灣的競爭力。」徐旭東指出,「未來是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行動)五分子緊密結合的時代!」

  徐旭東有感而發的說,科技是臺灣未來的出路,學術與教育必須現代化並與國際接軌,徐有庠基金會願意在培育人才的道路上持續付出努力,也期盼政府端出相關政策,「景氣不好,集思廣義的討論總會研擬出解決辦法。」他認為只要抱著齊心拚經濟、持續推動升級的理念,大家向前邁進,自然會長出智慧來,「未來的路上,充滿人才與創意的臺灣定將創造更多的美好」。(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