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7年06月號 领航者的话

嘿!台湾,你要往哪里去? ——徐旭东董事长於「经济50大论坛」专题演讲

远东人月刊 / 编辑室采访整理

  很高兴参加经济日报50周年论坛,希望藉由这些资讯的分享,让各位对於国家发展方向有新的启发。因此,除了分析台湾近年的发展状况之外,也将以其他国家的发展作为参考,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台湾未来会更好。


  从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首都阿布达比、阿国最大的城市杜拜、卡达的首都杜哈这几个城市的天际线不难发现,即使在气候不佳的沙漠地区,只要妥善规划,依然能发展经济和观光产业,甚至阿联酋航空A380 客机还提供创新的机上淋浴服务,让商务旅客能在飞机降落前,先行梳洗完毕,下飞机之後就能立即上班。相较之下,台湾拥有更好的先天条件,发展的机会绝对更大、更多。

  不只是面积辽阔的阿拉伯联合大公国,昔年与台湾并列「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香港,如今城市的现代化与快速发展,似乎也让台湾望尘莫及。以人均GDP来说,新加坡52,888美元、香港42,390美元,台湾只有22,288美元;而在IMD世界竞争力排名,61个受评比国家当中,香港排名第1、新加坡第4,台湾则是第14。

  回顾台湾产业发展历经四个阶段:1950年代的进口替代、1970年代的出口导向、1980年代电子产业逐步带动工业升级,直到1990年代推行金融与电信自由化,也带动产业结构的多元性。一路走来,从劳力密集、资本密集,再到技术密集,如今进入知识密集时代,我们的知识水平并不比邻国差,经济成长率却逐年下降,归究其因,是因为缺乏整体策略。以基础建设为例,近期各县市积极争取「前瞻计划」的预算,争议不断,如果政府能更全面的衡量各地需求,安排出合适的配比,就能避免太多纷争。目前各国都积极布建大型经济区,中国也利用五座超级大城市,串连起更大的经济力量,台湾应可以参考类似做法。

  另一方面,联合国「2016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全球FDI增至1.76兆美元,大增38%,但台湾的外资投资金额却连年衰退。相较之下,中国、香港、新加坡、越南都持续上扬。在世界银行「2017经商环境报告」中,台湾的经商便利度全球排名第11,於亚洲四小龙中敬陪末座。根据台北美国商会发布的《2017商业景气调查》,受访美商认为,影响在台营运的关键因素分别是:政府行政体制、台海两岸关系,以及劳基法的不确定性。而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的「高阶主管意见调查」结果,外资在台湾经商面临最大的问题在於:政策不确定性、创新力缺乏、税赋制度,以及政府行政体制。这些都是外界对我们的看法,如果台湾不改弦易辙,未来很难继续吸引投资者。

  反观邻国新加坡,WEF对於其竞争力评比,在政府法规法制、基础建设、技术创新能量等面向,新加坡都有卓越的表现。因此,探讨台湾未来如何前进之际,也许不妨参考新加坡的经验。

1.金融政策与金融科技
  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经商环境指数」、「全球创新指数」,综合评比全球21个金融中心的科技发展现况,新加坡名列第2,究其原因,首先是提供简便的流程,解除新创公司无法轻易融资的困境。其次,对於FinTech的发展,新加坡持续在设计的沙盒法规(sandbox act)中,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台湾的金融政策若能松绑,积极投入金融科技的创新,将有助於提昇获利,带动经济发展。

  当然,对於国家财政来说,「开源」很重要,不少亚洲国家设立非资源型主权基金,投资国内外各项标的,挹注国家财政收入。以新加坡GIC、Temasek两个主权基金为例,成立至今,ROE至少都有4%~15%。台湾的四大基金(退抚、劳保、劳退及邮政储金)合计约3500亿美金,规模虽然不如其他国家的主权基金,但是近几年台湾央行资产报酬率只有2%左右,如果能积极投资,提升绩效,或许有助於解决争议许久的年金改革或其他社会福利议题。

  此外,台湾的资金充沛,超额储蓄约美金800亿元,储蓄固然很好,但缺乏管理运用十分可惜,政府如果能够鼓励积极投资,对於活络市场将有很大的帮助,才能发挥金流的力量,做更多事。

2.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用蒸气为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到现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整合实体生产线与虚拟资料,达到智慧制造,不但产业必须思考,如何从机械化到智慧制造,以提升效率、速度与灵活性;国家更应该审思,如何以更开放、整合的心态,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提出的远景是,让新加坡成为智能国家,透过数位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由政府扮演领头羊,在政策上提供政策优惠鼓励新创,让创业生态系统持续正向循环。在智能国家的平台中,人民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也会有更好的商业机会,整个社会的发展更强健。

  台湾也应该摒弃单一案子的推动,重新整体规划。例如ETC,除了能方便用路人不需停靠收费站之外,也可以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构上做更多贡献。

3.新加坡如何营造新创事业生态圈
  新加坡在全球新创事业生态圈排名第12,而在人才取得的项目排名第1。反观台湾,优秀人才纷纷外流,甚至很难吸引外来人才。担心引入太多外劳影响本地劳工工作权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如果劳力不足,对於劳力密集的厂区来说,势将成为难题。

4. 经济与永续的平衡
  台湾与新加坡都是以电子、资通讯及机械产品为主,不过,石化产业其实也是新加坡的核心产业之一。石化业对於产业上下游的关联度很大,对於投资与就业亦有很大的影响。台湾曾是东南亚地区石化业最强的国家之一,时至今日,新加坡竟也拥有三百万吨的乙烯产量,与我们不相上下。希望各界思考环保策略之余,也不能牺牲了工业的发展。

5. 观光会展产业的发展
  新加坡政府将观光产业分为三个部份,分别是:一般观光、医疗观光,以及会展观光,尤其会展观光,新加坡每年举办约3,200场大型会议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商务客为当地带来极大的商业产值。未来台湾发展观光产业时,也应该思考,如何更全面性的推动观光产值。

6. 人口与移民
  少子化与高龄化是台湾与新加坡同样面临的问题,这样的趋势也衍生出社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减少,以及相关照护的需求。为此,新加坡政府规划,藉由每年输入新公民、鼓励外籍人士永久居留,以强化人口结构,希望2030年外来移民人口占比能达到45%,当然,引入外来人口的同时,也必须准备住宅、养育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7. 教育与人才
  对於教育,新加坡与德国都有非常明确的政策。台湾的面积不算大,却拥有150所大学,高教育水平固然是好事,但是我们对於人力规划需要重新检视。毕竟技术是国家产业发展的根基,因此未来必须更加强调技职教育、产学合作,降低技能不符的问题,让就学与就业能够良好衔接。

8. 住宅政策
  新加坡政府严格管制土地资源,主导住屋的开发与建设,透过住者有其屋及住宅补贴等政策,稳定房屋价格。台湾也可以思考,如何增加公有土地兴建国宅,以增加供给,平抑房价。

9. 资源政策
  新加坡缺乏水资源,因此积极推动再生水与海水淡化。《经济学人》杂志说,「没有一个国家比新加坡更擅长管理水资源。」台湾虽然水资源来源丰沛,但流失也十分严重,导致经常缺水,未来应积极做好水资源的控管。

  而在电资源政策方面,新加坡致力推动洁净能源,其天然气发电占整体供应量95%,废物再生发电也是积极推动的项目。台湾应该思考,倡导废除核能之外,如何寻求乾净的替代能源?毕竟工业要前进、民生要发展,都需要电资源的支持。

结论
  联合国提出17项的永续发展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经济成长类,包括可负担能源、就业与经济成长。二为社会进步类,强调消除贫穷、追求健康福祉、教育品质、性别平等、减少不平等及和平正义的制度。三为环境保护类,保护海洋与陆地生态、气候及净水。上述项目都必须兼顾,不能有所偏废。例如,环保固然重要,却不能因此全面禁止水泥的开发,毕竟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不生产水泥,更何况采矿所用的矿石,只占整座山的一小部份。

  而在上述17个项目中,个人认为「教育品质」很重要,台湾的学生数量逐年减少,教育经费不断增加,却没有因此拥有更好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品质?此外,「永续城市」也是未来应该努力的目标。今年世界移动大会(GSMA)对於智能城市提出八个面向,分别是:运输、安全、健康照护、观光、环境、公共设施、政府,以及商业活动等。我们应该努力让台湾各城市智能化、整个国家智慧化。但是这些数位转型发展,需要领导和机构的合作,以及可行的政策与法规,加上有品质的基础建设。

  最後,提出几个议题请大家深思。首先,南向政策是不是目前最好的发展?毕竟南向的市场规模不到大陆的五个省份,且部份市场的发展甚至已经超越台湾;其次,政策沟通只有群众抗争一条路吗?政党政治的政策沟通,执政与在野只能对立吗?当然,税赋制度的稳定很重要,稳定的制度才能吸引外商投资,此外,人口政策的开放也值得重视,目前聘请国外技师来台手续困难重重,影响产业发展;至於国防武器采购与实际需求、两岸关系与九二共识、高龄化长照需求的资源规划等,也都是必须研究的课题。

  诚如莎士比亚所说,「口头的推测不过是一些悬空的希望,实际的行动才能够产生决定的结果。」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让我们一起努力,给国人一个友善且良好的生活环境。#

回上一页  回单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会喜欢的Recommend

活动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