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號 熱門話題
「遠東人開講」:捍衛食安大作戰
遠東人月刊 / 編輯室輯
近來食安問題連環爆,相信許多人對於坊間販售的食品、食材都充滿擔憂和疑慮,您是屬於外食族還是DIY一族呢?快來看看海內外的遠東人如何為自己的食品安全把關!
【一】
為了吃得健康,我有一套SOP提供大家參考:
1. 食材的取得:多利用假日上市場採購當季食材,不僅價格優惠,也新鮮好吃。同時,少買加工後的食品,吃的東西愈自然愈好。
2. 食材的處理與保存:為了避免農藥殘留,青菜水果需視食材性質予以沖洗、浸泡並濾乾;同時,冰箱是食材的保鮮超市而非儲藏室,久置易造成過期發霉,相當浪費。
3. 食材的烹調:在家烹調可以少油、少鹽、少油炸,充分享受食材的原味,長久下來,亦可減少對於調味品的依賴。(遠傳電信/廖翊淇)
【二】
民生食品,充滿黑心。毒害全民,舉國震驚。廢棄油品,賤價買進。良心未醒,賺錢要緊。
都說受害,都説嘸知。任憑主宰,通通落海。金字招牌,品管拜拜。心態不改,危機仍再。
若不改善,群起反抗。政府必管,經濟賠慘。捍衛食安,全民作戰。拒買所產,還我健康。
(遠東新世紀湖口廠/蘇進福)
【三】
近年食安問題連連爆發,就連食品大廠也不能相信,每回在賣場選擇品牌時,總要天人交戰許久。畢竟自己做菜時,總希望能用健康無毒的食材,因此,我常透過熟識的朋友,分享親戚種的農產品,或是直接從產地向小農訂貨、向朋友購買自榨的油品,婆婆也推薦遠百進口的橄欖油……等等,讓我採買時放心不少。
無須驚訝我為何又回到早期靠口碑或信任關係的購買模式,如果食品業者再不拿出良心來,像我這樣的消費族群只會越來越多。(裕勤科技/林靜茹)
【四】
近來接連爆發食安問題,如何吃得健康,再度引起大家重視,以下提供幾點方法供各位參考:
1.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大多含有防腐劑、人工甘味劑、食用色素、固形劑、發泡劑等物質,容易危害健康,建議採買時,務必留意食品標示,尤其有些麵條其實不是純麵粉做的,內含很多添加物,需多留意。
2.儘量少油、少塩:避免煎、炒、炸,因為高溫易致癌,最好能以水煮或清蒸的方式。
3.少喝含糖飲料:含糖飲料大多添加果糖(玉米糖漿)或果寡糖,熱量過高,喝多了容易有脂肪肝,建議多喝白開水,省錢又健康。
4.多吃「高纖、排毒強」的蔬果:例如洋蔥、蕃茄、牛蒡、竹筍、地瓜、絲瓜、鳳梨、香蕉、蘋果……等。(亞東證券/吳菊元)
【五】
我曾是個重度外食,對於珍珠奶茶這類飲料極度喜愛的饕客,因此,這些年接二連三的食安問題,對我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於是我決定,自己的食物自己救!為此,過去鮮少下廚的我,開始在家開伙,這一兩年下來,也慢慢有了新體會,原來不需要砂糖或味精,用蔬菜也能熬出可口香甜的湯底;原來枸杞就能代替糖精,讓菜餚有甜味且有益眼睛;更重要的是,我越來越懂得欣賞食物的真滋味。不過,對於飲料,我還是捨不得放棄,只好一星期解放一次,並且儘量選用有合格證明的飲料店。
最近還有一項意外收穫,因為塑化劑風暴,女兒決定買書學習自製果汁,我這個老媽因此能翹著二郎腿,享用女兒的孝心,而女兒也因為我們的稱讚,越做越起勁。多一點DIY,免擔心食安風暴,大家都歡喜,真是一舉數得呀!(遠傳電信/宋子喬)
【六】
常年離鄉背井,獨自在外工作的人,也許早已習慣一個便當、一頓速食,偶爾空閒才下廚犒賞自己。可是一想到可怕的食安問題,不得不把老媽在長途電話中的嘮叨,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媽媽常告誡我,盡量減少在外就餐的機會,家常飯的油水及味精,無論如何都比外面少。對於食材、食品添加劑也要拿出火眼金睛,遠離異常發白、包裝過於高級的大米,以及顏色蠟黃的雪菜、木耳、黃花菜、枸杞等,至於醋、醬油若顏色太深、味道太濃,也應慎用,而瓜果含殘留農藥多,應削皮,或用溫水沖洗乾淨。此外,烹飪方式也應升級,少用爆炒、油炸,多用白灼、蒸煮燴燉。若是不得已在外用餐,最好自備餐具,不但衛生,也環保節約。(亞東石化(上海)/梁恩)
【七】
或許是在醫院上班的緣故,我很重視家人的飲食健康,原本就喜歡下廚的我,也愛看烹飪節目,試著變化餐桌新菜色。「油品」對於掌廚的人來說,有一定的影響力,一般我會用以下三種油:煎炸炒用的單一油品、橄欖油,以及芝麻油。因為「單一油品」比「調合油」安全,自從「大統香油」事件後,我已將原本使用的香油,換成100%芝麻油。
「健康、乾淨、看得見」是親手做菜的重要因素,我能確保自己將食材洗淨及煮熟,僅添加簡單的調味料,但無法控制的是,這些食材、油品或調味料,已經國家認證檢驗合格,卻仍然出包,真不知還能相信誰呢!(亞東醫院/王雅麗)
【八】
前陣子餿水油事件,讓食安問題再度亮起紅燈,建議大家盡量少吃外食,改由自己煮食,少油、少鹽、少生食。炒菜、煎魚時,不妨用水代替油,清淡不油膩;即使不得已外食,也建議選擇清淡、少添加醬料的食品,並且認清食品標示、期限,選擇有商譽的店家,不要固定吃單一餐點,以分散風險。(板橋遠百中山店/廖婉君)
*******************************************
【一】
為了吃得健康,我有一套SOP提供大家參考:
1. 食材的取得:多利用假日上市場採購當季食材,不僅價格優惠,也新鮮好吃。同時,少買加工後的食品,吃的東西愈自然愈好。
2. 食材的處理與保存:為了避免農藥殘留,青菜水果需視食材性質予以沖洗、浸泡並濾乾;同時,冰箱是食材的保鮮超市而非儲藏室,久置易造成過期發霉,相當浪費。
3. 食材的烹調:在家烹調可以少油、少鹽、少油炸,充分享受食材的原味,長久下來,亦可減少對於調味品的依賴。(遠傳電信/廖翊淇)
【二】
民生食品,充滿黑心。毒害全民,舉國震驚。廢棄油品,賤價買進。良心未醒,賺錢要緊。
都說受害,都説嘸知。任憑主宰,通通落海。金字招牌,品管拜拜。心態不改,危機仍再。
若不改善,群起反抗。政府必管,經濟賠慘。捍衛食安,全民作戰。拒買所產,還我健康。
(遠東新世紀湖口廠/蘇進福)
【三】
近年食安問題連連爆發,就連食品大廠也不能相信,每回在賣場選擇品牌時,總要天人交戰許久。畢竟自己做菜時,總希望能用健康無毒的食材,因此,我常透過熟識的朋友,分享親戚種的農產品,或是直接從產地向小農訂貨、向朋友購買自榨的油品,婆婆也推薦遠百進口的橄欖油……等等,讓我採買時放心不少。
無須驚訝我為何又回到早期靠口碑或信任關係的購買模式,如果食品業者再不拿出良心來,像我這樣的消費族群只會越來越多。(裕勤科技/林靜茹)
【四】
近來接連爆發食安問題,如何吃得健康,再度引起大家重視,以下提供幾點方法供各位參考:
1.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大多含有防腐劑、人工甘味劑、食用色素、固形劑、發泡劑等物質,容易危害健康,建議採買時,務必留意食品標示,尤其有些麵條其實不是純麵粉做的,內含很多添加物,需多留意。
2.儘量少油、少塩:避免煎、炒、炸,因為高溫易致癌,最好能以水煮或清蒸的方式。
3.少喝含糖飲料:含糖飲料大多添加果糖(玉米糖漿)或果寡糖,熱量過高,喝多了容易有脂肪肝,建議多喝白開水,省錢又健康。
4.多吃「高纖、排毒強」的蔬果:例如洋蔥、蕃茄、牛蒡、竹筍、地瓜、絲瓜、鳳梨、香蕉、蘋果……等。(亞東證券/吳菊元)
【五】
我曾是個重度外食,對於珍珠奶茶這類飲料極度喜愛的饕客,因此,這些年接二連三的食安問題,對我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於是我決定,自己的食物自己救!為此,過去鮮少下廚的我,開始在家開伙,這一兩年下來,也慢慢有了新體會,原來不需要砂糖或味精,用蔬菜也能熬出可口香甜的湯底;原來枸杞就能代替糖精,讓菜餚有甜味且有益眼睛;更重要的是,我越來越懂得欣賞食物的真滋味。不過,對於飲料,我還是捨不得放棄,只好一星期解放一次,並且儘量選用有合格證明的飲料店。
最近還有一項意外收穫,因為塑化劑風暴,女兒決定買書學習自製果汁,我這個老媽因此能翹著二郎腿,享用女兒的孝心,而女兒也因為我們的稱讚,越做越起勁。多一點DIY,免擔心食安風暴,大家都歡喜,真是一舉數得呀!(遠傳電信/宋子喬)
【六】
常年離鄉背井,獨自在外工作的人,也許早已習慣一個便當、一頓速食,偶爾空閒才下廚犒賞自己。可是一想到可怕的食安問題,不得不把老媽在長途電話中的嘮叨,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媽媽常告誡我,盡量減少在外就餐的機會,家常飯的油水及味精,無論如何都比外面少。對於食材、食品添加劑也要拿出火眼金睛,遠離異常發白、包裝過於高級的大米,以及顏色蠟黃的雪菜、木耳、黃花菜、枸杞等,至於醋、醬油若顏色太深、味道太濃,也應慎用,而瓜果含殘留農藥多,應削皮,或用溫水沖洗乾淨。此外,烹飪方式也應升級,少用爆炒、油炸,多用白灼、蒸煮燴燉。若是不得已在外用餐,最好自備餐具,不但衛生,也環保節約。(亞東石化(上海)/梁恩)
【七】
或許是在醫院上班的緣故,我很重視家人的飲食健康,原本就喜歡下廚的我,也愛看烹飪節目,試著變化餐桌新菜色。「油品」對於掌廚的人來說,有一定的影響力,一般我會用以下三種油:煎炸炒用的單一油品、橄欖油,以及芝麻油。因為「單一油品」比「調合油」安全,自從「大統香油」事件後,我已將原本使用的香油,換成100%芝麻油。
「健康、乾淨、看得見」是親手做菜的重要因素,我能確保自己將食材洗淨及煮熟,僅添加簡單的調味料,但無法控制的是,這些食材、油品或調味料,已經國家認證檢驗合格,卻仍然出包,真不知還能相信誰呢!(亞東醫院/王雅麗)
【八】
前陣子餿水油事件,讓食安問題再度亮起紅燈,建議大家盡量少吃外食,改由自己煮食,少油、少鹽、少生食。炒菜、煎魚時,不妨用水代替油,清淡不油膩;即使不得已外食,也建議選擇清淡、少添加醬料的食品,並且認清食品標示、期限,選擇有商譽的店家,不要固定吃單一餐點,以分散風險。(板橋遠百中山店/廖婉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