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號 心動時刻
緬甸的佛光
豫章工商 / 王振良
緬甸的佛光一直都在。西元1956年,日本人以「緬甸的豎琴」影片,描述二戰末期,日本和英國在緬甸土地上進行了一場不屬於緬甸人民的大戰。戰火無情且荒謬的蹂躪了緬甸的土地,卻不能改變緬甸人民善良的本性與佛陀的教化,無論入侵者是誰,緬甸還是緬甸。
仰光-瑞達光大金塔
因為這部影片,當飛機緩緩降落仰光機場時,我的心情一下子和滑輪下的土地親近了起來。這次的旅程將從仰光開始,北上蒲甘平原,再轉往文化古都曼德勒,在緬甸繞一圈後,回到仰光,經由越南河內轉機回臺。
從仰光市任何一個角落都能仰望到98公尺高,被虔誠的緬甸人民貼滿金箔的瑞達光大金塔。白色大理石鋪地廣場圍繞著金塔,向四周綿延出六十幾座大小不一、造型互異的塔、寺,西元前588年至今,各個年代的國王不斷增建,莊嚴宏偉的塔林佛寺、佛像、壁畫與雕刻,隨著時光的軌跡在廣場周圍散布。巨大的金塔塔頂裝飾了數量繁多的各色寶石,最大的巨鑽重達76克拉,據說即使是陽光並不耀眼的清晨依然清晰可見。
按照緬甸人的習俗,進入大金塔之前必須先脫下鞋襪。不過,由於中午過後,地板經過陽光半天的曝曬,熱燙的高溫已不適合赤腳行走,因此,通常在上午時段,大金塔就會聚集了大量人潮,多半是虔誠禮佛的緬甸人,伏地禮拜或合掌齊聲誦經,空氣中不時傳來低沉的祈福鐘聲,每一個細微小節都顯露著幽微的佛光。
蒲甘-千年佛塔
仰光市區的大金塔一片金碧輝煌,蒲甘的佛塔則由紅磚推砌而成,古樸自然。蒲甘王朝滅亡後,遺留下數千個佛塔,星羅棋布的分散於蒲甘平原。登上制高點,就能看見東南亞三大佛教遺跡之一,蒲甘千年佛塔群像天上的繁星,點綴在樹海之間。
從仰光坐上舒適的JJ夜間巴士,中間下車休息兩次,再醒來時,黝黑的夜幕裡,已出現一座打著金色夜燈的佛塔,意味著蒲甘已經到了。
蒲甘分為新城區、舊城區、娘烏,我預定的旅館位於娘烏巴士站旁,距離塔群最近。出國前做過功課,據說巴士站會有許多馬車伕們堵在車門邊拉客,只要議好車價,即可先將行李送往旅館寄放,再趕在日出之前登頂「瑞山督佛塔」,迎接知名的蒲甘日出。
只是,這一兩年緬甸的變化很快,巴士只開到新城區的new bus station,離娘烏還有一段距離,計畫中的馬車也未出現,只有一群計程車司機圍了上來。漆黑的夜色裡,一輪明月掛在天邊,空氣冷冽,四周一片黑暗,無法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緬甸的文字總是畫著圓圈圈與下彎的弧線,像是池塘裡群聚的蝌蚪,在夜色裡,我完全不認識牠們。不得已,我只好支付超出行情的車資,直接前往旅館。旅館裡,一個值夜的緬甸員工,不懂英語,也不能check in,直到天光大亮,我依舊握著由路邊崗哨賣出的二十美金蒲甘套票,坐在飯店櫃臺旁,啃食著前一天買的吐司。
所幸,早晨的蒲甘純樸清新,旅館的大門口陸續有馬車經過,雖然錯過了日出,但能坐著馬車穿梭林間、漫遊佛塔,也快速療癒了前一晚的挫敗感。
蒲甘的佛塔大小不一,原是為了祈福、許願、贖罪或修法的感應……等不同理由而興建。大型佛塔內部方正,東西南北向各供奉一尊巨佛,經由塔壁開窗,引入天光與微風。穿越挑高、繞塔一周的迴廊,蒲甘平原白天30幾度的高溫便被阻隔於塔外了。更大的佛塔則會有兩道迴廊,廊壁闢有大小不一的佛龕數十座,內供小尊坐佛,走在廊道裡,宛如進入小型的迷宮。可以想像古代緬甸人點亮了供佛的燭光,天光、燭光交互輝映著,塔內殊勝的誦經、持咒、修法,就在一片光海中祈請與佛陀相應。
在緬甸自助旅行,並不如媒體報導的不便。即使因為電力不穩,夜間照明不足,但身處人民普遍信仰佛教的國度,夜晚外出並不會有任何壓迫感或不安。仰光專營外國旅客生意的翁山市場,約末下午五點就關閉了,不過唐人街夜市仍會亮起一盞盞小燈泡,做起生意。蒲甘的「餐廳一條街」在太陽下山後,就只剩下每一家店門口閃爍的招牌和LED,燈映照著安靜幽暗的馬路。在這種鄉下地方,心情上反而多了幾分返璞歸真的自然,可以想像再過幾年,大量生意人湧入緬甸,高度的開發反而會讓最初的緬甸風景消失在旅人眼前。
door to door 的在地交通
從蒲甘轉乘「OK巴士」,必須經過五小時的車程,才能到達古都曼德勒。不過,由於OK巴士提供door to door的服務,能將我從蒲甘住宿的旅館接走,再送到指定的旅館門口,讓我這個異國旅客覺得很方便,因此,感覺上曼德勒並不算太遙遠。正因為door to door的服務,這種搭載十餘人的小型巴士會沿途接客,在公路與每個小鎮的街巷之間隨意穿梭,停停走走,不過,也由於乘客和行李相當擁擠,沒預訂座位或短程下車的當地人,只能坐在巴士走道上的塑膠板凳。有時候,隨車服務人員還會跑下車買點心,或者暫時丟下整車乘客去辦事,隨興的穿越馬路,再吐著受到來車驚嚇的舌頭跑回來。
隨著OK巴士在小鎮進出,我看見了當地單純自在的生活方式,外面世界的紛紛擾擾,跟緬甸的人民並不相干。很多緬甸女人臉上都會塗著白白的防曬聖品「德納卡」,這是一種產自緬甸蒙玉瓦的樹粉。女人們習慣把貨物、食品頂在頭頂上,兩手則放空悠閒的行走於街道上。男人喜歡穿著看起來很像裙子的「龍基」,這是緬甸的傳統民族服飾。一大塊布料簡單的縫合兩邊,將下半身套進寬大、圓筒狀的成品,腰間兩邊再拉到中間打個結,把結往內折就能出門。
緬甸的鏡宮
西元1859年,緬甸的貢榜王朝建都於曼德勒,伊洛瓦底江從旁悠悠流過。整座城市以正方形的皇城和皇宮為中心點,向四周展開棋盤似的道路,縱橫交錯的道路都以數字依序命名,不管從城市的哪個角落出發,很容易遇見寬十幾米,方方正正、大器圍繞皇城的護城河。在這個城市旅行,不容易迷路。
全柚木建造的皇宮,以紅色和金色為主基調,顯現皇族貴氣;佔地廣大的宮殿,霸氣宏偉。曼德勒山座落於皇城東北角,從山頂可以俯視城市的樣貌,緬甸風味的樓房、格子窗、溫暖鮮明的外牆塗漆,以及不可或缺的金色佛塔,遼闊的平原從山腳下一大片又一大片的向遠方無限展開,整個曼德勒浮現在眼前。從仙境俯視人間,應該就是這樣氛圍吧!
我曾經在印度的琥珀堡也看過類似的鏡宮,由於印度、孟加拉、緬甸國土相連,從前亦同屬英國南亞的殖民地,因此鏡宮的建築風格出現在緬甸,並不意外。相較之下,琥珀堡的鏡宮構圖細膩繁複,瀰漫著浪漫絕美的印度風格,雖然時光的流淌斑駁了明鏡的光彩,卻仍然是印度舉世聞名的帝王遺跡;相對的,曼德勒山的鏡宮卻是宗教聖地,多彩的明鏡一塊塊拼貼出線條多變的幾何圖案,與其說曼得勒山的鏡宮與緬甸傳統佛寺尖塔、飛簷的造型迥異,不如說多重拱門、迴廊的緬甸鏡宮有印度建築的影子。也許,曼德勒山的鏡宮背後也有一段關於印度的故事。
旅行的印記
每次旅行,總習慣從不同國家帶回一件工藝品,以記錄走過的痕跡,在往後的生活裡,串連起異國旅行的回憶。不過,說是一件,最終還是買了柚木獅子、緬甸佛像,以及三串緬甸玉佛珠。曼德勒玉市是全球最大的緬甸玉原石與工藝品交易市場,攤商與生意人萬頭鑽動,單是朝拜玉石交易的盛況就很值得。
離開緬甸的飛機起飛了,我感覺機翼下的紅土似乎泛起了般若佛光。這趟緬甸行,顛覆了昔日的刻板印象,過往的歷史、旅遊書籍的解說,都不足以描述今日欣欣向榮的緬甸。我在仰光住宿的旅館,溫文儒雅的小老闆來自浙江;在曼德勒獨立經營簡餐與漢堡速食店的夫婦則是雲南人,他們都是三十出頭、熱誠客氣的年輕人;聽說還有不少臺灣人也來緬甸闖天下,似乎大家都發現了緬甸的前景無窮。我相信,終有一天,緬甸的人民會驕傲地站上全球的舞臺。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女士曾經被外媒詢問:「緬甸人民的春天何時到來?」當時她回答:「緬甸只有乾季和雨季,緬甸的人民會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季節。」在緬甸的旅程,我看到了屬於緬甸人民的季節已經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