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號 封面故事
以永續發展為藍圖 台北遠東通訊園區躍升生態社區
遠東資源開發 / 廖佳珮
工業革命帶動全球經濟發展,引爆自然資源與生態系統的破壞,人類面臨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威脅。自1997年制定京都協議書後,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降低都市熱島效應,已成為都市開發、建築設計、空間規劃的熱議焦點。
減碳既是目標,隱含其中的具體行動就是在當地經濟發展下,進行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復育、都市空間結構的檢討與調整、交通行為的改變、水循環與綠色能源的使用,強調生態、節能、減廢、循環、安全、健康的永續發展思潮,透過跨領域整合,改變傳統工程導向的觀念與作法,例如:傳統上視為單項工程的雨水排水系統,經由永續發展的觀點設計,將雨水排水系統與再生能源、綠色經濟、微氣候、綠建築設計、生物多樣性等環環相扣,各新興城市也開始透過創新思維,修正治水、防洪作法。
創新城市中的河流空間
德國佔地1.3公頃的波茲坦廣場即是其中一例,承載著東西德分裂的歷史傷痕,透過生態價值觀下的水利基礎設施,發展可持續性水循環概念,重新找回向前邁進的新動力,展現出城市中的河流景觀,創造動植物自然休憩點,成為柏林著名的旅遊場所,並獲得2011年「DGNB可持續性城市區域設計」銀獎。
從紡織廠轉變為適合居住、工作的生態園區
1996年聯合國在「伊斯坦堡宣言」中,揭示都市生態化發展的訴求,全球開始進行各種實驗和示範計畫,歐盟理事會積極推動生態城市發展實驗,架構整體都市空間環境、都市空間結構、交通運輸、能源與材料、社會經濟等五大核心概念,並驗證地理與城市文化差異,營造出不同的生態城市風格。遠東紡織板橋總廠的舊址轉型成「台北遠東通訊園區Tpark」,亦是從這五大核心概念規劃出的特有生態社區願景。
「台北遠東通訊園區Tpark」依都市計畫變更為通訊數位產業園區,60%土地做為產業用地,陸續投入研發辦公大樓、住宅專區、商業展售空間的建設,希望搭起科技創新平臺,扮演未來臺灣新經濟推手,並創造在地就業機會。而為平衡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設計團隊從場域開發規劃、動植物群落設計、人文歷史空間、暴雨管理、景觀型態等多面向,發展出綠色公共空間、生態水管理系統、綠色街道結構、人行與自行車流動系統的各項策略,在開放空間展現水岸綠地的「中央公園」、以人行為核心活動的「林蔭大道」、呼應紡織廠歷史的「織紋廣場」、關懷老樹的「琉球松廣場」、舒適寬敞的「人行道與自行道」系統,以及雨水再利用的水循環管理,打造園區特有文化價值、環境藝術、人本交通、減碳節能的生態社區願景。
值得一提的是,為配合臺灣氣候、降雨特色與當地水文現象,設計團隊結合綠屋頂、雨水滲透帶、生態滯洪池,建構完整的暴雨管理系統,創造基地保水、治洪防災、景觀水景的宜人環境,更被內政部營建署視為國內低衝擊開發案例(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
藉由遠資、遠東建經在園區開發的經驗,結合遠揚營造的通力合作,今年2月完成園區北公園建置。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各團隊密集溝通,基於對生態保育與友善環境的堅持,盡可能採用天然材料,包含利用原土層地表設置草溝與由石頭壘砌的砌石溝來收集地表逕流等,並且以多樣性植栽,塑造出多樣性的生態環境,創造對人、環境、生物的友善空間,讓舊廠房空間重生為生命律動的生態公園。
此外,團隊也以多種類喬木群、中央水體區、水撲滿、水質生態淨化區、微型圖書館、遠東紡織舊廠房、落葉堆置區等設計,呼應園區的生態社區願景。
1.多種類喬木群:以園區既有榕樹架構綠色空間,搭配常綠喬木與開花喬木,形成多種類的喬木群,提供鳥類與昆蟲覓食、休憩、生育所需空間。
2.中央水體區:主要目的為雨水收集、處理和再利用,平時則做為植栽澆灌、候鳥飲用水、氣候蒸散等用途,暴雨時,則以調節水位高低的滯洪機制,減輕公共排水系統的負擔。
3.水撲滿:運用「地下滯洪池」的概念,在公園走道下挖置水撲滿,以收集儲存雨水,待有需要時再抽取利用。
4.水質生態淨化區:利用幫浦,將水抽到生態淨化區,由水生植物淨化、過濾水質後,以高低差、重力流讓水自然流動,減少耗能設備的使用,達到水體淨化。
5.微型圖書館:配合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設置戶外微型圖書館,提供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6.遠東紡織舊廠房:保留老煙囪與舊建物,打造遠東紡織廠走過臺灣紡織榮景與創造地方經濟繁榮的人文歷史意象。
7.落葉堆置區:收集、處理公園內落葉,轉化成土壤改良劑和有機肥料,讓資源回歸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