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號 領航者的話
臺灣人才充沛 以科技立足世界
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提供 /
今年成立70年的遠東集團,不但是臺灣多角化經營的典範,更長期致力於回饋社會,將公益資源投入多項領域。其中在科技方面,連續舉辦17年的「有庠科技獎」,成為肯定臺灣科學人才,鼓舞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為了緬懷遠東集團創辦人 徐有庠先生畢生的貢獻,發揚其「深耕工業、播種公益」的重要理念,由遠東關係企業、徐氏家族以及友人,共同創辦了「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成為科技部下轄第一家民間科技基金會,舉辦的「有庠科技獎」,是臺灣科技界年度盛事。
「有庠科技獎」今年邁入第17屆,順應全球科研趨勢,聚焦重點新興科技,獎勵類別從早期的奈米、通訊、光電開始,逐步擴大到生醫、綠色科技等領域。徐旭東表示:「舉辦一個獎項,並不是單純給獎而已,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機制。」從獎勵類別選擇、審查制度建立等細節,都是關乎一個獎項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有庠科技獎」舉辦至今,申請案件年年增長,代表臺灣學術界對於這個獎項的支持與推崇。「有庠科技獎是一個啟發,希望政府與民間一起投入資源在臺灣的科技發展,因為科技是當前國家發展的關鍵力量。」徐旭東如此說。
中美貿易戰 科技角力的縮影
經常走訪世界各國,關心時事發展的徐旭東,談到近期國際重點議題「中美貿易戰」,他認為這不僅只是經貿方面的競爭,背後更是科技發展的較量。因為現代科技不是單單著眼在民間企業、科技產業的商業競爭,更要從國家領導決策的角度來衡量。
臺灣在半導體產業上舉世聞名,這是集結政府、企業、學術各界的力量所共同成就的,然而在這些基礎科技產業之上,有很多新科技領域快速起飛,以驚人的速度改變我們的世界。徐有庠基金會也看到這樣的變化趨勢,未來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應用上,將投入更多心力。「這些科技都是一系列的,臺灣需要一系列人才,基金會必須要鼓勵。」徐旭東說。
AI人工智慧領域將納入
徐有庠基金會長期關注科研發展,認為臺灣必須要在新世代的科技巨浪中,找到一個突破點,加快投入以搶得先機,進而提升臺灣的全球競爭力。根據基金會評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全球科技焦點,非常值得投入資源來鼓勵臺灣科學家從事相關研究,因此「有庠科技獎」將預備增加人工智慧領域的獎項。
而重視環保的徐旭東,也思考要擴展「綠色科技」的獎勵範圍,他說:「綠色科技目前著重在清潔能源、減少污染等項目上,而全世界都在談Reduce(減少使用)、Reuse(重複使用)、Recycle(循環再造)的『環保3R』,這些都是未來『有庠科技獎』規劃獎勵的重點。」
重視教育扎根 扮演青年科學家搖籃
為了向下推動科學教育發展,徐有庠基金會與臺師大物理系合作舉辦「徐有庠盃——臺灣青年學生物理辯論賽」,這是以全英文進行的辯論競賽,對高中生而言極具挑戰性。徐旭東觀察到,臺灣新一代年輕人都能用流利的英文做科學答辯,缺少的僅是機會與舞臺。因此,基金會每年在國內比賽過後,還會挑選出頂尖學生,組成臺灣代表隊參加IYPT國際賽,讓臺灣年輕人走出去,與世界各國優秀隊伍競賽,擴大國際視野。
基金會同時也打造跨世代交流平臺,舉辦「有庠創新論壇」,邀請有庠科技講座得主與社會青年、在學學生對談,透過與國內頂尖學者互動,激發年輕人學習向上的動力。徐旭東非常重視人才培育,也鼓勵臺灣年輕人多朝向科技發展,「臺灣教育體系擁有近8成的大學畢業生,在世界上算很高比例,但是這些大學生能否符合科技時代需要,是值得思考的。」
徐旭東談起他最近參加許多國際會議,大家都憂心跟不上科技時代,但從過去歷史來看,工業革命、資訊革命也都經過這些轉型,現在也是一樣,重點是如何順應趨勢,去調整自己的腳步。他建議年輕人要擁抱科技,多投入AI、雲端等新興領域,將來在數位時代會很有發展性。
遠東70 公益仍要繼續前行
今年適逢遠東集團70周年,徐旭東認為,70年是一個回顧,也是未來的起步。對於集團而言,公益投入不會間斷,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加強,檢視完之後再繼續向前走。目前徐有庠基金會在「有庠科技獎」、「徐有庠盃——臺灣青年學生物理辯論競賽」及「有庠創新論壇」等活動已展現成效,但基金會持續思考有哪些範疇可以延伸、哪些領域可以深入,提出創新方案,希望幫助臺灣培育更多優秀人才,為科技種下一株株堅韌的樹苗,為國家厚植競爭未來的硬實力。(本文轉載自「科學人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