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號 生活情報
骨填補產品知多少?
亞東醫院 / 張至宏主任、許元銘博士&亞東創新發展公司
高樓大廈之所以能聳立不倒,是因為有鋼筋棟樑給予支撐,而骨骼對人體來說,即扮演著同樣的角色。一般成人的身體由206塊大大小小的骨組織架構而成,這些「鋼筋」必須承受生活中所有身體活動造成的應力,輕如坐在電腦桌前的挺腰,重如運動時的跑與跳,雖然看似強而有力,但骨折或骨骼缺損的情況還是十分常見,大致可分以下三大主因──
一、承受身體無法負荷之嚴重撞擊:如車禍或運動傷害等,通常此類情況由於瞬間力道過大,很容易造成開放性或粉碎性等嚴重症狀。
二、老年化造成的骨質疏鬆:隨著年紀增長,新生骨骼的產生往往彌補不了老化骨骼的代謝,導致骨骼密度下降,其中以女性為好發族群,由於停經後的副甲狀腺素降低,容易影響鈣質吸收,約20%的女性皆有此情況。當骨骼密度日趨降低時,原本健康骨骼可負荷的輕微應力都可能造成骨裂或骨折,如脊椎及髖關節退化等。
三、疾病及健康狀況不良所造成:如缺血性骨骼壞死、甲狀腺機能失調、類固醇過度服用……等,均容易造成骨質流失,只是好發族群不一定為年長者。由於現代人生活與飲食習慣的改變,許多人都有挑食、過度減肥導致營養不均、大量飲用碳酸飲料,或是熬夜晚睡、缺乏運動……等問題,使骨質疏鬆發生率的平均年齡逐年下降,根據統計,二十歲左右的女性已有超過18%出現骨質疏鬆的前期症狀。
骨骼保健的觀念的確重要,但若發生骨折情況,又該如何診療呢?其實健康骨骼具有自行修復的能力,一般民眾若是輕微骨裂,只要以輔具(如石膏)固定即可,三到六個月即足夠使小面積的骨骼缺損完全復原,唯過程中必須特別注意,避免劇烈撞擊施壓造成二度傷害。
但若骨骼缺損症狀較為嚴重,人體無法自行修復時,體內纖維母細胞會搶先形成軟組織,以填滿缺損部位。此為人體較次級的修復方式,雖然生長快速,卻無法顧及原始之外型及功能。以骨缺損為例,軟組織的填補將無法提供骨骼原有強度,且容易形成不正常突起,進而影響外觀。故當骨缺損過大時,建議患者需額外搭配骨科填補物,以有效減少軟組織的形成。
目前骨科填補物的產品主要可分三大類──
一、 壓克力系骨水泥:此類產品主要成份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通常包含粉劑與液劑,使用時需均勻混合,由於產品會在5~10分鐘內固化,並於固化過程中釋出高達90~100℃之高溫,容易對週邊組織造成傷害,故近年來漸改採低溫骨水泥治療,目前最低溫度可降至50~70℃。
壓克力系骨水泥常用於脊椎等人體主要支撐部位,且因其固化時略帶黏性,故亦常用於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可填補人工關節與正常組織之間隙,一方面加強其黏著力,另方面亦可避免產生空腔。
儘管此類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難聞氣味,且其高溫往往造成周邊組織的傷害,植入後亦常發生化學物質殘留等副作用,但由於骨骼常需支撐莫大的瞬間壓力,若僅具備硬度,很容易脆裂,故理想的骨骼填補物除了提供硬度之外,需兼備韌性,而壓克力系骨水泥的性質正符合此需求,因此幾十年間一直無法被取代。
二、 生物骨燒結物:此類產品為自然骨骼經高溫燒結而成,成份大致可分異體骨(死去的人骨)、異種骨(通常為牛骨)兩種。雖然生物體骨架有個體上的差異,但仍具有部分結構共通性,可提高骨骼細胞對於材料的喜好,進而加速癒合的時間,效果十分優越。然而,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疾病傳染及倫理道德等疑慮,使用上仍有爭議。
三、 鈣磷鹽類骨填補物:鈣磷鹽類為骨骼主要成分之一,近年常被大量應用於骨骼缺損之修補,常見的如氫氧基磷灰石、磷酸三鈣等,此外,硫酸鈣鹽類(如石膏)也常用來搭配使用。此類原料皆具有良好的生物親和性,不但不易出現排斥反應,在治癒過程中也會逐漸被吸收,最終可完全為人體自有組織取代。
此類填補物常用於顏面、手腕等無需支撐高度應力的部位,依其操作方式又可分為注射型和燒結型兩種。前者如壓克力骨水泥,操作時需進行粉液劑的混合,且植入後會漸漸固化,雖然過程中不會放熱,但強度僅約壓克力骨水泥的三分之一。至於後者通常經過900℃以上的高溫處理,且需具備開放性孔洞,讓骨細胞遷移生長,外型可依患部需求進行變化,常見的有顆粒、條狀等型態。
骨骼為形成人體架構的重要器官,除了應盡量避免從事高風險動作之外,平日若妥善保養,減緩其老化速度,即可大大降低受損機率。但若不幸造成傷害,目前市面上已有上述多款不同種類的產品可供治療,亦無需過度煩惱。
*********************************************
一、承受身體無法負荷之嚴重撞擊:如車禍或運動傷害等,通常此類情況由於瞬間力道過大,很容易造成開放性或粉碎性等嚴重症狀。
二、老年化造成的骨質疏鬆:隨著年紀增長,新生骨骼的產生往往彌補不了老化骨骼的代謝,導致骨骼密度下降,其中以女性為好發族群,由於停經後的副甲狀腺素降低,容易影響鈣質吸收,約20%的女性皆有此情況。當骨骼密度日趨降低時,原本健康骨骼可負荷的輕微應力都可能造成骨裂或骨折,如脊椎及髖關節退化等。
三、疾病及健康狀況不良所造成:如缺血性骨骼壞死、甲狀腺機能失調、類固醇過度服用……等,均容易造成骨質流失,只是好發族群不一定為年長者。由於現代人生活與飲食習慣的改變,許多人都有挑食、過度減肥導致營養不均、大量飲用碳酸飲料,或是熬夜晚睡、缺乏運動……等問題,使骨質疏鬆發生率的平均年齡逐年下降,根據統計,二十歲左右的女性已有超過18%出現骨質疏鬆的前期症狀。
骨骼保健的觀念的確重要,但若發生骨折情況,又該如何診療呢?其實健康骨骼具有自行修復的能力,一般民眾若是輕微骨裂,只要以輔具(如石膏)固定即可,三到六個月即足夠使小面積的骨骼缺損完全復原,唯過程中必須特別注意,避免劇烈撞擊施壓造成二度傷害。
但若骨骼缺損症狀較為嚴重,人體無法自行修復時,體內纖維母細胞會搶先形成軟組織,以填滿缺損部位。此為人體較次級的修復方式,雖然生長快速,卻無法顧及原始之外型及功能。以骨缺損為例,軟組織的填補將無法提供骨骼原有強度,且容易形成不正常突起,進而影響外觀。故當骨缺損過大時,建議患者需額外搭配骨科填補物,以有效減少軟組織的形成。
目前骨科填補物的產品主要可分三大類──
一、 壓克力系骨水泥:此類產品主要成份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通常包含粉劑與液劑,使用時需均勻混合,由於產品會在5~10分鐘內固化,並於固化過程中釋出高達90~100℃之高溫,容易對週邊組織造成傷害,故近年來漸改採低溫骨水泥治療,目前最低溫度可降至50~70℃。
壓克力系骨水泥常用於脊椎等人體主要支撐部位,且因其固化時略帶黏性,故亦常用於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可填補人工關節與正常組織之間隙,一方面加強其黏著力,另方面亦可避免產生空腔。
儘管此類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難聞氣味,且其高溫往往造成周邊組織的傷害,植入後亦常發生化學物質殘留等副作用,但由於骨骼常需支撐莫大的瞬間壓力,若僅具備硬度,很容易脆裂,故理想的骨骼填補物除了提供硬度之外,需兼備韌性,而壓克力系骨水泥的性質正符合此需求,因此幾十年間一直無法被取代。
二、 生物骨燒結物:此類產品為自然骨骼經高溫燒結而成,成份大致可分異體骨(死去的人骨)、異種骨(通常為牛骨)兩種。雖然生物體骨架有個體上的差異,但仍具有部分結構共通性,可提高骨骼細胞對於材料的喜好,進而加速癒合的時間,效果十分優越。然而,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疾病傳染及倫理道德等疑慮,使用上仍有爭議。
三、 鈣磷鹽類骨填補物:鈣磷鹽類為骨骼主要成分之一,近年常被大量應用於骨骼缺損之修補,常見的如氫氧基磷灰石、磷酸三鈣等,此外,硫酸鈣鹽類(如石膏)也常用來搭配使用。此類原料皆具有良好的生物親和性,不但不易出現排斥反應,在治癒過程中也會逐漸被吸收,最終可完全為人體自有組織取代。
此類填補物常用於顏面、手腕等無需支撐高度應力的部位,依其操作方式又可分為注射型和燒結型兩種。前者如壓克力骨水泥,操作時需進行粉液劑的混合,且植入後會漸漸固化,雖然過程中不會放熱,但強度僅約壓克力骨水泥的三分之一。至於後者通常經過900℃以上的高溫處理,且需具備開放性孔洞,讓骨細胞遷移生長,外型可依患部需求進行變化,常見的有顆粒、條狀等型態。
骨骼為形成人體架構的重要器官,除了應盡量避免從事高風險動作之外,平日若妥善保養,減緩其老化速度,即可大大降低受損機率。但若不幸造成傷害,目前市面上已有上述多款不同種類的產品可供治療,亦無需過度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