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號 封面故事
中國大陸水泥產業概況與挑戰
遠東人月刊 / 編輯室輯
過去的一年,對水泥產業來說,是極為嚴峻的一年,供過於求的市況,不但大幅壓縮企業獲利,也考驗著經營者的策略彈性。面對新的2013年,經營環境又將有哪些機會與挑戰?本期將透過亞泥(中國)張才雄副董事長的深入剖析,帶您了解大陸水泥產業的整體概況。 |
全球水泥產銷分布概況
2011年,世界水泥產量為34.63億噸,銷售量為33.74億噸。其中,不論生產或銷售均排名第一的中國,擁有20.63億噸的產量、20.22億噸的銷量,佔全球產銷量60%;排名第二的印度,年產水泥量為2.1億噸、銷售量為2.06億噸,幾乎與第一名落差十倍;至於排名第三的美國,年產6,800萬噸,也與第一名落差30倍左右,足見中國大陸水泥產量與消耗量之大。
張副董事長回憶道:「2000年中國的產量只有5.85億噸,2012年卻已達22億噸,短短十二年間,成長相當驚人。」儘管如此,從中國大陸水泥產量的成長軌跡看來,2012年的7%成長,也只在歷年排名倒數第二,這顯示產量雖仍持續成長,但相較於過去十年,幅度已經開始趨緩。
水泥業者的挑戰
【挑戰一】產量供過於求
對製造業而言,產量的巨幅成長未必是好事,還必須與市場需求達成平衡。「2012年由於經濟成長趨緩,政府資金減縮,加上房地產調控政策、基礎建設投資成長不足,水泥用量成長幅度減少。」張副董事長分析:「此外,多雨天氣影響工地工程進度,且溫州火車意外事故,也造成部分興建中的鐵路工程停工,又逢中國十八大換屆期間,許多計畫延緩實施,連帶影響水泥需求減緩。」
消耗量銳減的情況下,供給面卻持續攀升。2012年中國大陸原本預計淘汰2.75億噸落後水泥產能,但執行效果並不理想,實際僅淘汰了約1億噸左右,而新產線增加的速度又太快,「2011年建設的171條熟料生產線、2.05億噸熟料產能,全數於2012年釋放。」張副董事長指出:「加上2012年又增加124條熟料生產線、熟料產能1.6億噸,合計兩年共增加3.65億噸的產量。」其中,四川512地震後新增的1億噸產能,由於災後復原工程已經完成,造成供給過剩;此外,海螺水泥也在安徽省新增加1,683萬噸產能,嚴重衝擊長江中下游市場的水泥行情。
市場需求成長幅度低於產能增加幅度,加上淘汰落後產能的成效不佳,使水泥產業出現價格暴跌及利潤下滑的危機。張副董事長表示:「雖然同業之間為配合中國大陸政府節能減碳政策,陸續展開停窯計畫,但市場上仍供過於求。」2012年底,大陸水泥產能約30億噸,實際產量21.81億噸,產能利用率只有72.7%,產能過剩情況嚴重,企業無奈只好削價競爭,壓縮獲利空間。2012年水泥行業利潤總額約人民幣560億元,較2011年下降約50%,直至2012年第四季,延宕的工程陸續開始進行,盈利才逐漸回升。
【挑戰二】發展受政策控制
「產銷失衡的問題之外,水泥業的發展也深受政府政策牽動。」張副董事長觀察到,以中國大陸而言,政策上鼓勵大企業以併購的方式持續擴大,不過,根據統計,2012年前十大水泥集團的產能總計達全國總產能25%,其中82%皆為公營企業,顯示中國大陸水泥行業多屬政府投資,受政府支持及控管,並在政府支持下,持續併購民營企業,以擴大成長。「隨著政府控制量逐漸增加,未來中國大陸的水泥業也將更集中由政府掌控。」此外,各項重點工程也受政府控制及政策影響,在水泥及混凝土的供應上,公營企業較一般民營企業略佔優勢。
水泥產業前景預測
根據IMF估計,中國大陸未來五年經濟成長率大約為7.8%~8.5%,通膨指數約為3.4%,顯示經濟發展仍有榮景,且大陸官方公佈的十二五期間重點投資計劃所列之工程,在基礎建設方面,包括:鐵路、公路、機場等計畫,預計可帶動8.3億噸之水泥需求;「保障性住房」政策,預計將帶動3.6億噸之水泥需求;加上水利建設投資可帶動1億噸之水泥需求,以及加快「城鎮化」速度等等一連串的利多,讓張副董事長樂觀預估:「隨著中國大陸政府加大建設的投資力度,未來數年水泥需求預期仍有成長空間,假使新增產能的速度能獲得控制、淘汰落後產能的目標能落實,將可有效減少供需差距,產業景氣將可望好轉,企業將可獲得合理的利潤。」
2013年,中國大陸預計將新增水泥產能1.65億噸,淘汰落後水泥產能0.8億噸,整體水泥產能達30.85億噸,水泥產量約23.2億噸,產能利用率為75.2%,較2012年有所提升。
亞泥(中國)的發展策略
亞泥(中國)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唯有不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強化競爭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以江西亞東水泥公司為例,除了增加自有礦山黏土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外,更積極進行製程的改善,現已將砂岩與石灰石分開研磨,使兩者更易結合、均化,不但改善生料品質,更有效提高生料的易燒性及旋窯的生產效率。
「不僅是原料的研發改善,我們也隨時在強化設備更新,藉以提高效率、節省能源。」張副董事長表示:例如「武漢亞鑫水泥公司整改工程」即包括改造生料磨、更換新式冷卻機及新建水泥立磨,整改後旋窯熟料日產量由2,800噸增加為3,100噸;而目前進行中的「江西亞東水泥公司五、六號窯新建工程」,則採用世界新式推棒冷卻機,以及熱效率更優異的六級預熱機,有效提高生產效率,並與大陸國內廠商合作,改良、優化其設備,以降低成本。
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亞泥(中國)在能耗方面的表現也極為出色,甚至優於國際先進指標。江西亞東水泥公司即延續了四川亞東水泥公司的成功經驗,在礦山下坡輸送帶裝設發電設備,既節能又環保。另也在陸續更新變頻馬達及優化自動控制系統。且由於新建工程中,提高了國產設備的使用比例,也有效節約15%~20%的投資成本。江西亞東五、六號窯預計分別在2013年第二季末、第四季竣工投產,屆時全廠熟料年總產能可達1,100萬噸,若以各型水泥計則可達1,400萬噸,將成為江西省最大的水泥生產基地,單廠規模在全中國,甚至全世界都可名列前茅。
不止如此,四川亞東水泥公司目前也正規劃進行石灰石長皮帶延伸工程,「早期為配合中央政策進行水壩建設工程,造成無法使用地方鐵路運送原料,我們於是改在礦山至關口轉運站,建造長達12.6公里的曲線輸送帶,至於後段關口到廠區的部分則規劃由鐵路運輸。」然而,鐵路運輸畢竟成本較高,加上行車噪音可能影響附近居民,相較之下,曲線輸送帶雖然施工困難,投資金額龐大,但運輸成本卻最低廉,也更能自主掌控運輸能力,提高運輸效率,確保生產用量。因此經過審慎評估,現已決定將長皮帶延伸13.6公里連結到廠區。「石灰石是水泥業的生命線,一定要確保原料能穩定送達。」張副董事長堅定的表示。
此外,雖然整體水泥市場供過於求,但針對各不同區域市場的需求,亞泥(中國)除了規劃自建新生產線之外,也考慮以併購方式持續擴大規模。不過,張副董事長堅持:「區域需求、戰略地位及原料、產品品質均十分重要,整併後必須能提升公司營運水平及績效,而非一味追求『量』的成長,例如武漢亞鑫水泥公司就是很成功的範例,不但2011年創下極佳的盈餘,2012年在不景氣的環境下,仍有1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獲利。」
有良好的生產效率,也必須具備強大的銷售能力,才能使公司獲利。亞泥(中國)水泥廠分布在長江沿岸,形成「T」字形的戰略布局,張副董事長規劃充分利用水運優勢,設置中轉站,「我們計畫在江蘇省泰州設立中轉站,利用長江下水運費低廉的優勢,除了增加當地及沿海的水泥市場外,也打開了外銷通路,這是確保亞泥(中國)能全產全銷重要的一環。」另外,混凝土及製品業務也是亞泥(中國)未來加強發展的重點,除了尋找合適地點擴充新建攪拌站之外,也將積極尋求與國營建設公司合作的機會,確保下游通路。初期爭取達到使用10%自產水泥(約300萬噸)之目標,未來將逐步增加。
未來,亞泥(中國)將繼續積極因應市場變化,及時調整銷售策略和市場布局,積極增加所在區域市場之銷售量,提高市佔率,並採取有效措施嚴控生產成本,堅持「高品質、高效率、高環保、低成本」及「全產全銷」的一貫政策,憑藉現有區域市場領先地位及市場競爭力,營運表現可望持續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