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3年08月號 生活情報

脊椎骨折不可輕忽──認識椎體整型術

亞東醫院骨科&亞東創新發展公司 / 張至宏主任、許元銘博士
  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然而,若是老人家因脊椎骨折造成行動不便,多少會對家庭帶來負擔。根據台灣骨質疏鬆症相關調查報告指出,年逾65歲的女性約19.5%、男性約12.5%,曾因跌倒或病灶發生單節或更多節脊椎骨折,而骨質疏鬆症正是肇因根源。脊椎椎體為疏鬆性骨折的好發部位,台灣平均每天幾乎有超過百例病例發生。

  所謂脊椎壓迫性骨折,是指脊椎體受壓變形,不一定有斷裂處,部分症狀輕微的患者,可能根本不知道骨折。臨床上可感受到的病徵,通常包括:持續性的腰部酸痛、緊繃、無力,由於挺不起腰,漸漸變得彎腰駝背。若不積極治療,可能會演變成脊椎側彎或變形、身高變矮,甚至癱瘓、長期臥床、漸漸喪失生活自理的能力,對老年人的身體及心理健康造成不小威脅。

  脊椎骨折病例於門診中,大部分是年紀大且罹患骨質疏鬆症的病人,通常只是彎腰閃到或輕微跌坐,即造成突發性的腰背部疼痛,經診斷確診為脊椎壓迫性骨折。過去這類病患多半採臥床休息、服用止痛藥,或是以背架支撐等保守療法來緩解,需時數月,卻常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且長期臥床反而會加速骨質流失,導致更嚴重的骨質疏鬆性骨折。根據統計指出,發生脊椎骨折的婦女若未接受積極治療,一年內會有20%的病患出現新的骨折。

  臨床上若是合併有兩腿酸、麻、無力等壓迫神經的症狀,傳統外科手術會以神經減壓術合併脊椎固定術進行治療。對於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患者而言,由於骨頭質地空洞化,在執行上述手術時,容易發生鋼釘脫位或癒合變形,且這些患者通常年齡較大,身體較虛弱,為了避免術後併發症,手術時會考量一次到位的治療方式,因此運用人工骨水泥進行椎體整型術,即成為治療骨質疏鬆患者脊椎骨折的首選。

  「骨水泥」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成分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PMMA),其實就是一種「壓克力」材料,由於生物相容性佳且容易操作,近十幾年來已廣泛使用於椎體填充上,一般分為液態相與粉末相,均勻混合後,經過一段時間會硬化,過程就像蓋房子用的水泥一樣,也因此得名。壓克力骨水泥硬化後,可形成具有強大支撐效果的硬塊,用於填補骨折縫隙並強化脊椎體強度效果奇佳,由於硬化之前仍具備流動性,因此手術時可採經皮注射,讓病人呈俯臥姿,施以局部麻醉後,以電腦斷層或X光監視與導引定位,將鋼針經由背部皮膚扎入受傷的脊椎體內,再緩慢地將骨水泥注入骨折的椎體。術後傷口不需縫合,待十分鐘後骨水泥完全硬化,經過短暫壓迫止血,病人即可回到病房休息。平均每一節脊椎的手術時間為一小時,同一天內可以進行多節手術。如狀況穩定,手術當日或隔日,即可下床活動或出院。臨床研究顯示,經骨水泥注射治療後,椎體骨折病患可減輕約80%的疼痛感,短時間內即可站立行走,生活品質大幅提高,因此,「脊椎整型術」的發明可謂是脊椎壓迫性骨折患者的一大福音。

  雖然椎體整型術的傷口小、安全性高、效果好,不過,偶爾也會發生併發症,例如:充填物外漏壓迫神經,造成肺部血管栓塞,或病患不耐骨水泥聚合高溫,產生術中劇烈灼燒感等。台灣因骨質疏鬆患者普遍,脊椎骨折發生率也較歐美地區頻繁,骨水泥產品的使用量不小,目前醫院內流通多為進口產品,由於具有低溫、高黏度不易外漏等特性,價格十分昂貴,病患往往只能選擇一般產品。遠東新世紀生醫研發中心近期正積極推動相關低溫、高黏度的產品上市,期許在第一個MIT的骨水泥產品誕生的同時,也能讓台灣,甚至全亞洲地區脊椎骨折病患以合理的價格取得較高的醫療品質。

  凡家中有年長者的家庭,都不可輕忽脊椎骨折的病徵,若是老人家出現因跌倒或閃到腰,導致腰背部疼痛不止的症狀,建議儘速至骨科門診就診。確認病因後,積極接受醫師提供的相關診治方案,避免因延誤治療造成全家人的遺憾。

*********************************************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