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4年06月號 封面故事

技術創新 水泥大吹環保風

遠東人月刊 / 編輯室輯

  提到水泥業,相信許多人的腦中不是出現灰濛濛的煙塵,就是光禿禿的礦山。然而,自從亞洲水泥在花蓮落地生根後,引進許多先進設備與工法,並進行礦山植生綠化,甚至造出一座生態園區,完全顛覆水泥產業高污染的形象。此外,亞泥在節能減碳上的努力也獲得各界肯定,除獲頒第一張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認證證書外,更三度榮獲經濟部工業局頒發「產業溫室氣體自願減量績優廠商獎」,以及連續三年得到企業環保獎之殊榮,就連澳洲政府也將亞泥經驗列入「礦業永續發展」一書,列為永續發展之典範。

  現在,隨著亞泥的版圖擴張,這項「臺灣經驗」也延伸至中國,透過更多先進設備與創新製程,讓水泥產業的綠色種子遍地開花。


設備更新 效率第一
  「三高一低」(高效率、高品質、高環保、低能耗),向來是亞洲水泥的核心競爭力,無論熟料單位煤耗或水泥單位電耗等指標,皆大幅領先同業,其關鍵之一就在於機器設備的持續更新。以花蓮廠為例,2013年成功改造二號窯,接著將陸續進行三號窯與一號窯的改造,達成目標效能,並落實節能減碳。新竹廠則因為已有54年歷史,計劃重建設備效能以降低成本,不僅要能跟上全球環保的腳步,更要發揮地利優勢,成為最具競爭優勢的工廠。

  前進到中國大陸的亞泥(中國)自然也不例外,江西亞東水泥新啟用的五、六號窯是亞泥(中國)在大陸自建的第11、12條全新旋窯,選用德國KHD公司最新六段預熱預煅式短窯系統,相較於先前的系統更加節能,其中,五號窯預熱機排氣溫度僅為260℃,較五段式290 ℃及四段式320 ℃更低,也表示系統熱效率高。此外,亞泥(中國)也採用世界新式推棒冷卻機,選購國產優化設備,搭配礦山下坡輸送帶發電設備、變頻馬達及優化自動控制系統,以及雙向曲線輸送帶,同時運輸出廠熟料和進廠煤炭,透過多項尖端設備,提高運轉率,節省成本,降低能耗,目前十一套窯超產率已由19%提升至25%,真正達到物盡其用。

  另外,為符合中國政府新制定之氮氧化物排放標準,中國水泥廠皆須配置煙氣脫硝系統,由於此系統專業技術門檻高,一開始四川亞東水泥一號線委由挪威雅苒(Yara)公司承包建置,並於2012年底完成,但因二號、三號線煙氣脫硝系統的建置投資費用偏高,四川亞東技術團隊於是決定參考1號線系統自行開發,並進行技術改良,不僅自製噴槍,更將現場控制模組併入公司內部生產線控制系統。自建系統完成後,運行相當穩定,煙氣NOX濃度可降至240 mg/m3以下,也獲得四川省環保部門認定為「省級環保先進技術示範推廣項目」。目前江西亞東水泥、武漢亞鑫水泥等公司均已利用四川亞東公司的自有智慧財產權,完成SNCR的脫硝裝置,全面降低產業對於環境之衝擊。


製程突破 節能進步
  除了硬體上的改善,亞泥的技術軟實力也讓節能工作不斷進化,尤其去年亞泥(中國)轄下工廠進行的多項專案,成效十分顯著。江西亞東水泥首創「分磨砂岩粉與石灰石粉配製水泥生料」的新技術,主要是因為江西亞東水泥自有的花屋砂岩礦山屬於硬砂岩,較難研磨,且生料易燒性較差,導致熟料單位產量與強度偏低。為突破此生產限制,研發團隊自行研發分磨砂岩粉與石灰石粉以配製水泥生料,經過一年的反覆試驗,終於完成生料磨系統改造,使生料的易燒性獲得大幅提升,且旋窯熟料燒成和預熱機結料情況也有明顯改善,同時減少能源耗用,因此獲得江西省政府授予「江西省節能減排科技示範專案」,目前江西亞東三、四、五號窯皆已改用砂岩分磨方式生產,對於產量提升、熟料品質與節能減碳皆有極大的幫助。

  武漢亞東水泥同樣有創新製程研發,過去武漢亞東水泥2號礦渣粉磨僅用於生產礦渣粉,但近年來原料上漲,加上同業競爭激烈,其競爭力日益下滑,為提高經營效益,武漢亞東水泥運用創新思維,改以摻配粉代替礦渣粉配製水泥。值得一提的是,此專案在不增加設備及資金的原則下,以調整原材料組合並開發新原料為研發方向,經過不斷試驗,終於掌握最佳比例,將2號磨研磨碎屑加上有色金屬灰渣,製成摻配粉,再與1號磨生產之熟料粉配製成PO42.5水泥,除了降低生產成本及維持穩定品質外,更有助於節能減碳。由於碎屑和有色金屬灰渣水份較少,生產摻配粉時,不需噴水,可較原本生產礦渣粉節約50%的烘乾用煤炭,同時耗電降低4度/噸,使PO42.5水泥生產成本節約9.13元/噸,是一舉數得的研發典範。

運輸改進 友善環境
  石灰石是水泥主要原料,其運輸環節至關重要,亞泥(中國)除了考量運輸效率的提升,也一直思考如何在過程中減輕環境負擔。以四川亞東水泥為例,因礦區距離廠區約30公里,最早規劃利用現有鐵路改造後運輸石灰石,後來因為當地水庫建設及地震等因素,改採輸送帶方式運送,現已建成12.6公里長之1號輸送帶,由礦區至關口裝車站,蜿蜒綿延的輸送帶,猶如臥龍般穿梭於田林山野間,十分壯觀。

  原先石灰石運至關口裝車站後,採用汽車轉運至廠區,但為了降低汽車運輸對公路的衝擊,並進一步保護周邊環境,四川亞東水泥決定繼續建造一條13.6公里長的2號輸送帶,由關口裝車站直達廠區。另外,亞泥(中國)也積極實行「礦山自有粘土利用計畫」,不但可減少外購成本,亦可降低對運輸的需求,減少環境干擾。

  另一方面,在臺灣的亞洲水泥也持續致力於提升儲運效能,近年積極改善水泥船設備,包括亞泥二號、亞泥三號均已改造完成,卸貨速率由350噸/時,提升至600噸/時,目前亞泥五號亦正進行改造中。而在碼頭裝卸部分,基隆儲運站已完成岸電改善工程,目前亞泥一號卸貨速率已由220噸/時,提升至460噸/時,並可節省油耗。

  透過一連串的改善專案,亞泥不僅在營運上交出好成績,節能環保的成效更是有目共睹。揮別高污染產業的刻板印象,亞泥在產業與環境間,努力達成和諧共生、永續發展的目標,持續朝綠色之路前行。


******************************************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