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7年03月號 封面故事

深耕特色 豫章人才培育再升級

遠東人月刊 / 編輯室採訪整理

  臺灣地區「少子女化」問題日益嚴重,從早期每年40多萬名新生兒,到2016年僅剩20萬8千名,其影響已從小學、國中、高中,逐漸朝大學端鋪天蓋地襲來。面對此一衝擊,各級學校無不積極強化體質,開拓生源,期能克服困境,贏在藍海。本期「封面故事」將透過豫章工商黃文煜校長的介紹,帶您了解技職學校如何發展特色,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走進豫章校園,公佈欄上,貼滿了學生近期的得獎照片和訊息,一張張青春自信的笑臉,寫著對未來職涯的期待。

  熟知技職體系的人都知道,這些年來,豫章工商的學生們可說是大小競技場上的常勝軍,無論是全國第一名的電機科室內配線、三連霸金手獎的電腦軟體設計及其他商業類科、餐飲科等技藝競賽,還是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豫章學子們總是能抱得大獎歸,不僅如此,豫章工商的儀隊、國術隊更經常受邀至各大活動演出。

  除了在技藝方面具有職業水準,豫章的升學率也連年上升,畢業生經由推甄或考試進入臺灣科技大學、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商業大學……等公私立技專院校就讀者不在少數。能夠有此佳績,是校方多年來戮力提升教學品質、多元適性揚才的成果。

推動校務4.0 學習面向更廣更深
  儘管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豫章仍持續尋找成長的動力。黃文煜校長透露,學校正準備啟動「校務4.0計畫」,「首先,在校內進行群科整合,例如:餐飲科與商科、廣告設計科跨科課程整合,將廣設科的廣告設計美感,融入餐飲科的產品製作,再佐以商業類科的門市行銷管理,發展出強大的綜效;另外,資訊科的『大數據後端硬體程式設備』也可與資處科的『前端資料分析文書作業系統』整合成『電子商務平臺』。整體而言,透過群科整合,不但能大幅提升課程的深度與廣度,也可提升學生們的競爭力。」

  「校務4.0計畫」的另一個方向則是「務實致用產學一條龍」政策之體現,黃校長表示,「豫章工商除了長期與集團各關係企業產學合作,給予學生更多的實習機會,並且提供企業最需要的基層人力資源之外,近期更大力推動『校校企』合作方案,將大學、高中、企業結合,諸如:『豫章工商、臺北商大、遠百、SOGO產學合作』、『豫章工商、健行科大、GOHAPPY產學合作』、『豫章工商、黎明技術學院、和信電機產學合作』,希望能進一步保障學生的升學與就業。」

強化國際移動力 迎戰全球化時代
  提到就業,黃校長認為,「在世界地球村的趨勢下,未來國人的就業職場將不限於臺灣,擁有文化適應力與國際競合力的人,才能在競爭中求勝。」為此,豫章試辦了為期一年的國際交換學生計畫,「四位分別來自巴西、墨西哥、波蘭及美國的外籍學生,為校園注入了新活水,藉由來自不同國家的文化,帶給本國學生不同的體驗,也拓展了他們的視野及國際觀。」

  除了文化認知,多語能力也是國際競爭的基本配備。黃校長指出,「未來在國際共通的語言──英語之外,如果能多掌握一種語言,就能取得更多海外就業的契機。」有鑒於東協正是目前經貿發展最快的區域,適逢教育局在105年暑假推動「新住民二代培力昂揚計畫」,甄選高中職學生到東協國家進行文化體驗與企業見習,期能激勵新住民二代發揮本身雙語言與跨文化特質的優勢,提早為進入職場做準備。豫章有兩位學生獲選參加,回國後均表示收獲良多,因此,黃校長也將持續鼓勵學生多參與類似活動,「透過出國見習,讓學生正視國際移動能力的重要性,進而拓展國際視野的寬度與廣度。」

  除此之外,校方也正積極規劃與集團相關企業及亞東技術學院……等科技大學合作,推動「東南亞產業專班」,以建教班模式招收16~22歲之僑生,保障其升學與就業,同時也為本國學生帶來多元文化學習交流的機會,另一方面,更能協助補足集團在海外投資的人力缺口,創造三贏。

  豫章工商雖然校園腹地有限,仍努力以現有條件銳意改革,展現亮點,迎接挑戰,相信必能在產業界人力短少、人才奇缺的未來,為集團及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