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號 领航者的话
从全球行动支付趋势看台湾市场发展
远传电信总经理 / 李彬
台湾行动支付第一部专法於2015年通过,相关业者纷纷抢进此领域,2016年也因此被称为「台湾行动支付元年」。本文将与大家分享对於国际和台湾行动支付发展的观察,虽然台湾开放的脚步较其他市场慢,但随着政府与业界的共同努力,相信必能急起直追,达成「2020年电子支付使用率倍增」的目标。
全球行动支付市场趋势
谈到行动支付,必须先了解有哪些可能的使用者。目前全球人口约73亿,网路的使用者大约34亿人,其中较活跃的使用者约有23亿;至於手机的使用人口则已超越半数,约38亿,活跃使用者约20亿,这正是Google不断努力扩大网路覆盖范围的原因,希望能增加更多上网的人口。
台湾目前手机普及率已达到82%,加上HCE、NFC……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当有利於推广行动支付。以下简单将行动支付分为三个类别:
一、 行动商务(C2B Payments):主要是个人的网路购物行为,透过行动载具或APP完成支付,包括:微信支付、Apple Pay等,也是大众最耳熟能详的领域,尤其中国行动/电子支付的比例相当高,有位同仁因为到大陆出差9天,就改变了原有使用现金的习惯,转为只带手机出门,由此可知,行动支付在不同环境、不同国家,普及程度差异很大。
二、 个人对个人转帐(P2P Payments):例如「微信红包」的推出,让民众过年时可以透过P2P Payment,透过手机发放现金红包,带起了P2P交易的浪潮。
三、 近端支付(Proximity Payments):也就是所谓的「哔经济」,举凡:手机悠游卡、HappyCash,或是打开APP以QR Code/条码扫描付费(如星巴客APP绑定会员卡),都属於此范畴。
一般而言,电子支付包含实体的卡片消费,这是与行动支付最大的不同,以下将以广义的电子支付来探讨其成长趋势。
综观全球市场,成长最快的是「近端支付」,但是「网路商务交易」目前仍是金额最大的一类。预估整体市场从2014至2019年,将成长14.5倍,其中,C2B交易占比将从71.6%降到62.7%;P2P交易由21.4%略升至24.5%;近端支付则从6.7%成长至12.8%,而我认为,台湾的发展将不会和全球相差太远。另外,在交易金额上,全球也呈快速成长的曲线,预估主要市场总交易金额将从2014年的586亿美元,成长至2019年的815.58亿美元,主要成长来源为西欧、大洋洲、东亚/东南亚、北美等地。
其中,北欧的挪威、瑞典、丹麦等国,积极朝无现金社会迈进,行动支付比例很高,例如:丹麦政府宣布,2016年1月推动无纸钞的全国数位付款,560万人中有200万人使用行动支付;挪威和瑞典在2016年的现金交易只剩下6%;英国2014年电子支付占52%,2024年将达66%;而中国2016年的行动支付比例也达到50%。正巧我前阵子前往瑞典参访,发现当地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使用行动支付,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外,实体银行经营成本日益升高也是主因之一,尤其电子支付交易具高安全性,银行可省下大量的保全费用,抢案的发生率也逐年下降,综合商业利益、社会利益等因素,电子支付在北欧市场发展非常快速。另一方面,印度也全面打造电子支付系统;菲律宾的手机付款市场也很成熟。其中值得关注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即将进入印度市场,相信未来电子支付在整个东南亚市场会有更快速的进展。
行动支付发展大致可归纳出以下四大趋势:
一、 简单化、数位化、行动化:这也是促使民众从现金支付转为行动支付的重要条件。目前许多行动支付在介面设计上仍不够简单,造成使用过程不够顺畅,影响民众使用意愿。此外,我们也应检视企业内部、前端行动支付收银体系、转帐体系、认证体系……等,是否都已在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数位化,如此一来,整个生态系统才能快速发展。而由於行动载具在台湾已经相当普及,因此对台湾而言,行动支付的推动不会是太大挑战。
二、 跨界消费:进入行动支付的场域,非常强调生态系,目前微信支付堪称是市场上做得最完整的生态体系,几乎涵盖了每个生活面向。这其实并不容易,因为需要号召所有商家加入这个体系,甚至是竞争对手共同合作,才能将市场做大,不过,相信在行动支付发展的过程中,跨界消费的趋势会愈来愈明显。
三、 虚实整合:Amazon在西雅图开了第一个Amazon Go实体商店;阿里巴巴2016年也在天津开办第一家实体店,虚实整合将会从过去的「量变」转为「质变」。
四、 聪明消费:过去消费模式是B2C的概念,由商家推出商品或服务供消费者购买,但随着社群力量、资讯力量兴起,消费模式渐渐朝C2B的方向逆转,亦即由消费者提出需求,而商家则必须快速满足需求。
台湾行动支付市场状况
台湾的现金交易目前仍高达74%,甚至居亚太主要国家之冠,深究原因可以发现,台湾的金融基础建设相当完善,根据统计,全台ATM多达27,411台、拥有5,945家金融机构、超过10,000家便利超商,民众提领现金十分便利,自然不需要使用行动支付。不过,此现象仍有机会改变,2015年台湾民众使用各式行动支付的总交易金额仅有5亿,电子钱包使用率也只有13%;而截至2016年10月底,行动支付总金额已迅速成长至20.2亿元,显示从2015年通过电子支付机构专法後,已成长超过300%,这与台湾手机普及有很大的关系,其中逾60%已使用行动支付消费者,对行动支付的偏好度高,尤其20~35岁族群,尝试的意愿最高,这是成功的第一步,相信未来台湾有机会可以快速追上国际的脚步。
台湾於2016年5月推出「金融科技发展白皮书」,提出电子支付5年倍增计画,也就是在2020年达到52%的电子支付比例,然而,发展电子支付,在应用面、管理面、资源面、基础面都有许多功课尚待完成,尤其基础面,第一项关键技术为区块链。上一次瑞典之行,我发现瑞典已整合全银行体系来发展区块链技术,此项技术势必将带动未来网路交易生态的改变。另一项是身分认证,能否在安全的前提下,以更简单的方式进行身分认证,是基础建设极为重要的部分,我认为以手机门号做单一认证,应该是目前进入实名制最简单的方式。
台湾电子支付逐渐进入百家争鸣的阶段,除了金融业本来就属於此范畴,第三方支付业者也愈来愈活跃;当然也有网路商务业者因为交易与支付息息相关而有意加入角逐;有趣的还有游戏业者,例如智冠科技的「智付宝」、游戏橘子的「橘子支」都跃跃欲试。另外,包括电信业者、系统服务业者、软体服务业者……等,亦都蓄势待发,因此在资源方面,人才培育更显重要,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意出现。
行动支付发展的挑战
每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问世,都必须从消费者角度思考方能成功,因此,我们也要扪心自问,为什麽消费者要使用行动支付APP?以我个人为例,使用friDay钱包後,可将所有会员卡、信用卡、交通票证,甚至公司门禁卡通通整合在一支手机上,方便性自然不在话下。但是,有这麽多业者抢食这块大饼,要如何与消费者产生最大的黏着性,这是业者必须思考的课题。另一方面,消费者也会面临太多选择,到底哪个才最合适?这也有待业者对消费者行为、不同族群、使用习惯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提供最适切的服务。
至於商家更是有重重阻碍尚待克服,首先,台湾仍未整合所有支付系统,因此常看到商家结帐柜台摆满各式的POS机,甚至有许多小店家,根本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和资金为了每一种支付去修改POS,除了机器之外,还有手续费及营业税问题,若是没有更大的诱因去吸引商家改变,就无法为消费者创造使用场景,这将形成恶性循环。
总结而言,国内行动支付发展的挑战,在消费者端包括:安全性仍有疑虑、使用体验和方便性仍不足、可使用商家不普及、国人消费以现金为主、手机支援度不高等问题。商家方面,欠缺吸引客户使用诱因、额外效益不明显、客户使用度不高、需负担额外金流成本、需负担POS修改成本、收银台设备繁多、销售人员教育训练等,也是实际问题。对支付业者而言,市场过度竞争、技术及营运成本、智能的POS及便利的身分认证、行销差异化不高、有效能的风险管控、跨产业的合作与整合……等,都是一大挑战。
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开创良好的商业模式之外,法令的开放更是关键,例如前述的北欧国家宣布迈向无现金社会,就连邻近的南韩也预计2020年不再发行硬币,代表许多行为的改变要靠政府政策和业者一起努力,才能快速达到目标。目前台湾法令有几点值得再深入探讨,包括:身分认证手续严格、交易限额/储值限制、整体行动支付或数位金融产业政策仍未有通盘考量,也无法一体适用;另外,人才及专利技术需要更加重视,才能启发更多创新。
唯有打造完整的行动支付生态体系,才能真正把支付完整连结大众的生活。尤其交通支付是非常重要的场景,就连不支援NFC的APPLE,为了打入日本市场,也不得不开放支援 FeliCa,以满足支付在交通上的需求。远传也与远东关系企业积极合作,从集团内各个场域开始并结合票证金融业的合作夥伴,扩大所有通路与使用范围,积极打造台湾最完整的生态圈。希望消费者每天一起床,就能透过friDay钱包完成生活所需,让支付更多元、生活更丰富、消费更聪明、娱乐更方便,我们希望以「简单生活,轻松消费」做为发展行动支付的终极目标,相信若能达到简单、轻松两大指标,台湾必定能在2020年完成行动支付使用率倍增的愿景,甚至再超越!(本文汇整李彬总经理於「2016经济日报创新论坛」专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