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號 樂活職人
鍾山龍蟠,石城虎踞 紫金山下群英會
遠東集團中國事務辦公室 / 劉祖亮
十一月上旬,臺灣仍是一件薄夾克就足以保暖的時節;而南京,入夜後的氣溫已經是個位數了。僅管寒冷,仍難掩白天的熱鬧,因為一連兩個大型活動都在南京舉行,分別是冠蓋雲集的「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以及為慶祝兩岸重啟交流30年特別舉辦的「臺資企業產銷展」。
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從2008年首屆舉辦開始,迄今已十個年頭。本次出席的兩岸知名企業家、工商團體負責人、中小企業代表、青年創業者,以及專家學者共700多人,包括: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臺灣前副總統蕭萬長、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等人皆出席盛會,足見紫金山峰會已經是兩岸重要的交流平臺,特別是今年峰會舉辦的時機正值中共十九大之後,又逢兩岸開啟交流30周年之際,其政治意涵與象徵意義不言可喻。
總結來說,兩天的峰會達成以下共識:
1. 倡導兩岸企業優勢互補、互利雙贏,共同面對嶄新的全球産業和市場競爭態勢。
2. 利用「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研究臺灣企業參與的路徑與方式,以開拓兩岸産業合作的新市場。
3. 打造良好有序的經商環境,鼓勵臺商在大陸永續經營和擴大投資。
4. 了解臺商在大陸轉型升級和企業營運上面臨的困難與問題,並通過給予臺商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逐步推廣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放寬投資領域和股比限制,加快提高投資便利化程度,改進施工許可、電力供給、用地審批、跨境貿易等領域存在的問題,切實給予臺資公平透明、平等適用的産業支持政策。
5. 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更要積極發揮以兩岸企業家峰會作為兩岸民間企業界最高層次之交流平臺的作用,建立多種溝通協調機制,協助兩岸的企業家解決在大陸和臺灣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對於遠東集團來說,共識的第四點完全切中集團在中國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過去在中國進行產業升級、擴大投資時,難免遇上用地審批、施工許可等方面的困難,未來如何順勢而為,加強與大陸中央及地方的溝通,是必須嚴肅思考的議題。此外,峰會不僅是了解大陸產業政策方向的場所,亦不失為對中國政府表達訴求的發聲管道。2017年中國事務辦公室邵瑞蕙董事長是上海臺商獲邀參加此峰會的三位代表之一,由此可見遠東集團在上海的實力,期望在2018年的峰會,遠東集團不僅有代表出席大會,且能爭取到發言權,在峰會中與大陸官民代表建立更多的關係與互動,將是中國事務辦公室未來努力的目標。
較紫金山峰會遲一天開始的「臺資企業產銷展」,則是這段期間的另一個重頭戲。為慶祝兩岸交流30年,協助臺資企業推廣服務與產品,大陸國臺辦、商務部臺港澳司、江蘇省臺辦、南京市政府、全國臺聯等單位籌辦本次展會。11月7日~9日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展會,吸引近700家臺商參展,除了遠東集團,台塑、富士康、聯發科、華碩、旺旺集團等著名臺企也都參與了,大陸國臺辦副主任鄭柵潔、江蘇省長吳政隆等人亦曾蒞會指導。
由於邵董事長的主動爭取,遠東集團不只參展,更分配到5號展館中極佳的位置。在胡正隆總經理的支持下,我們的展場規劃以打造企業整體形象為目標,訴求中國當前最重視的環保與綠能。因此,遠東新展示透過回收海洋廢棄塑料再製的海洋回收紗,還有無水、無溶劑的染色加工製程、無氟易去污的纖維,以及透過這些技術產製的智慧衣、海洋回收紗跑鞋、環保材料……等,強調集團對於環保的重視與實際作為。亞泥的區塊則介紹廠區採用最優質的設備(旋窯,而且是短窯),打造最乾淨環保的水泥廠,同時也展示了以洋房牌水泥所建築的指標性建物,如:長江大橋、雙流機場、武漢高鐵站等,以佐證亞泥的產品廣泛用於重大工程建設。遠百的攤位則以介紹新零售與電商的理念與實現為主題,強調遠百正積極進行實體零售與線上電商的整合。
綜觀峰會的數點「共識」,以及臺商產銷會對「兩岸一家親」的訴求,兩岸企業優勢互補、提供臺商准國民待遇、鼓勵兩岸青年交流、輔導,並支持臺籍青年在中國創業等目標,是中國大陸當前對臺的主要政策。大陸當局計畫從年輕人著手,化解兩岸因分治多年造成的隔閡,意圖透過企業合作,創造華裔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並藉由給予臺商准國民待遇,以鼓勵臺資企業落地生根。那麼,遠東集團該如何順勢而為呢?
在筆者看來,中國政府鼓勵兩岸青年交流,而集團旗下設有學校,若能借力使力推動所屬院校的兩岸青年交流,既可藉由活動推廣的過程,和國、省、市各級臺辦建立良好關係,也可以儲備未來外派到中國關係企業服務的人員。再者,大陸當局鼓勵兩岸企業優勢互補,而現在的產業趨勢就是全球分工,集團或許可以在中國多找些策略合作夥伴,將目前與陸企間單純的買賣方關係,擴展為共同面對中國、甚至國際市場的戰略夥伴關係。如此一來,在政策情報的蒐集上將有更多管道,遭遇土地取得、招工等問題時,也可以經由不同的渠道來反應。
傳說諸葛亮銜劉備之令前往東吳說服孫權共同抗曹時曾言:「鐘阜龍蟠,石城虎踞,乃帝王之宅也。」南京古名石頭城,其城背倚鍾山,而東吳孫家在此經營了三代,根基甚厚,故能稱霸一方。在中國歷史上,南京曾經作為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初、南明、太平天國,以及遷臺前國民政府的首都,之所以如此廣受青睞,和南京易守難攻、龍蟠虎踞的天然地勢有關。這些先天條件若是比擬到企業,或許可以稱為資金、人才、產品……等。
然而,儘管已是金城湯池,在南京立國的王朝,除了東晉,竟沒有延續超過百年的!之所以無法國祚永續,是因為立國於南京的多數政權,往往看重南京易守難攻的特性,或想割據一方、或想偏安一隅,因而欠缺進取之心。然而,中外歷史都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帝國或王朝可以只求偷安一時而不覆滅的,企業也是如此,唯有不斷創新與自我突破,才能維持活水與動力。
南京參展五日,看鍾山巍巍,聽長江濤濤,思古往今來政權起落,浪花洶盡英雄,深感企業的經營亦如王朝的治理,只有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順勢而為,才能長保企業的活力與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