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號 樂活職人
創新的基礎在觀念的改變
遠東集團中國事務辦公室 / 劉祖亮
二次大戰時,軍容壯盛的英法聯軍為何兵敗德國閃電戰?新零售時代中,擁有輝煌歷史的大型企業為何慘輸新崛起的電商?本期「上班族必修學分」將帶您以古鑑今,找出企業長保競爭力的硬道理!
二戰初期,納粹德國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全歐,波蘭、瑞典、荷比盧三小國姑且不說,就連陸軍規模號稱歐洲第一的法國,前後也不過抵抗了六週就舉白旗投降,而跨海「遠征」的英軍,一樣被打得卸甲丟盔,勉強在德國裝甲部隊奉命暫停追擊的情況下,放棄了全部裝備,灰頭土臉的逃回英國。這個結果,別說失敗方的英法聯軍始料未及,就連戰勝方的德國也十分意外。
德軍在1941年6月大獲全勝的原因是,完美整合了裝甲部隊、空軍、摩托化步兵,發展出所謂的閃電戰(Blitzkrieg)。有趣的是,戰車本是英國人發明,最早研究裝甲部隊戰術的也是英國,甚至早期戰車運用的理論大師李德哈特(Liddell Hart)還是英國軍人;而且在二次大戰戰前,法國擁有歐陸最多的戰車,戰車的品質也略優於德國,再加上號稱「金城湯池」的馬其諾防線,如此陣勢怎麼會連區區六週都撐不了?回顧22年前的歐戰,光是馬恩河、索姆河一線,法軍就把德國人困了三年多,直到一戰結束,德國人連巴黎的影子也沒看到。
李德哈特在二戰結束後,花了幾年時間訪談德國的高階將領,試圖找出納粹德國初期所向無敵的原因,最終完成「The other side of Hill」一書,點出英法之所以兵敗1940,主因就是「守舊」二字。
事實上,英國在經歷此大敗前,始終懷疑裝甲部隊的能力,因此,當德軍已經擁有六個經過實戰訓練的裝甲師時,英國才成立了兩個實驗性質的裝甲旅。而法國人雖然打造了數量龐大的戰車,可是觀念保守,不同於德軍把裝甲部隊視為獨立作戰的兵種,法國人將戰車當成「能移動的炮塔」,分散配屬到步兵單位,作為步兵的支援單位,而且設計上著重大火炮、厚裝甲,這樣的思維方式,造成戰車的移動速度慢,機動性差。
反觀德國,依據裝甲部隊的特性設計戰術,集中大量的戰車進行單點突破,步兵隨之而上,進行陣地佔領,而戰車則迅速迂迴到敵軍側背完成包圍。英法聯軍在1940年初次遭遇閃電戰時,大批部隊被德國裝甲師包圍分割,別說有組織的抵抗了,連逃命都很勉強。
縱觀德國致勝的原因,不是戰車多或戰車的品質比較好、更不是人數多,而是他們採用創新的戰術、全新的觀念去運用新式的武器。
德國獲勝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大膽採用了與一次大戰截然不同的策略,沒有強攻荷蘭、比利時、法國北部一線,而是以裝甲部隊主力突破英法聯軍認為不適合戰車通過的阿登森林,繞過馬其諾防線,直撲英法聯軍的背後。
鑑往知來,這段歷史給予我們非常多的啟示:
1. 要勇於嘗試新的技術,不要預設立場,更不可用昨日的觀念,衡量今天的科技。
2. 創新是很困難的,過程中難免遭遇阻力,甚至失敗收場,所以企業要追求創新(Innovation),必須先培養內部容忍犯錯的文化,並建立知識管理的機制。唯有將一次次失敗的經驗消化、累積為知識,失敗才能成為成功之母。
3. 新技術必須搭配新觀念、新應用。換言之,要擺脫既有的成見,以全新的思維去運用新的科技,這或許就是徐董事長再三強調的「蛻變(Transform)」。
4. 無堅不摧,唯快不破。德軍的閃電戰之所以厲害,關鍵因素就是「快」。現在企業經營講求的無非也是「快」——在競爭對手之前推出新產品,在競爭對手將要趕上之際,推出更新的產品,讓對手永遠只能由後追趕。而要做到創新快、決策快、行動快、流程順暢,企業的組織與文化必須做相應的調整。相信去年聯席會特別推薦《穀倉效應》(The Silo Effect)與《刷新未來》(Hit Refresh)這兩本書的原因也就在於此。
近十來年,有幾家筆者很熟悉的企業,都不約而同受到電商崛起的劇烈衝擊,導致經營困難。他們都曾經擁有輝煌的過往,也佔據了我許多童年的回憶,他們也曾想要「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經營電子商務,可是觀念守舊,只能把線下經營的那套作業模式套用到線上,這和二戰初期法國人把戰車作為步兵支援武器有什麼兩樣?當有廠商介紹創新的運用觀念時,這些企業共通的反應是「辯駁這樣做有種種困難」,而不是思考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如果做事只囿於困難,不提解決方案,那麼德軍如何能突破阿登森林,創造軍事史上的奇蹟?
決策動作慢、流程冗長則是這些企業的另一個致命傷,如同現代戰爭首重機動性,現代企業的決策也必須要快,不僅決策快,隨機應變、機動調節的速度更必須快,同時兼具大企業的資源、中小企業的敏捷機動,才能「無堅不摧」。而導致這些企業行動遲緩的癥結就是內部林立的「穀倉」。所以,這些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與觀念上的創新,還需要組織文化上的變革。
這些企業儘管被電商打得節節敗退、欲振乏力,在觀念上依然抱殘守缺,尤其輸多了,膽量也變小了,即使是一點點小投資、小嘗試,也變得瞻前顧後、舉棋不定。而且,各單位為了撇清責任,原本的「穀倉」更加固成「碉堡」,不僅資訊難透通,單位間的防衛心更讓人瞠目咋舌!
一間企業再大、再有歷史,一旦走入這樣的負向循環,結束營業將只是早晚問題。反之,若能全盤想通,推翻既有的成見,再造組織,以全新的觀念放手一搏,反敗為勝並非夢想。
當代企業經營者的壓力遠勝以往,每一項新科技的推出,往往顛覆行之有年的產業版圖,例如 iPhone 的出現改變整個手機業、數位相機的出現終結了傳統的沖印業。企業要與時俱進,長保競爭力,唯一不變的硬道理就是不斷地改變,想來這也正是集團近年不斷強調「創新(Innovation)」、「轉型(Transformation)」,以及「再造(Restructure)」的原因。#
二戰初期,納粹德國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全歐,波蘭、瑞典、荷比盧三小國姑且不說,就連陸軍規模號稱歐洲第一的法國,前後也不過抵抗了六週就舉白旗投降,而跨海「遠征」的英軍,一樣被打得卸甲丟盔,勉強在德國裝甲部隊奉命暫停追擊的情況下,放棄了全部裝備,灰頭土臉的逃回英國。這個結果,別說失敗方的英法聯軍始料未及,就連戰勝方的德國也十分意外。
德軍在1941年6月大獲全勝的原因是,完美整合了裝甲部隊、空軍、摩托化步兵,發展出所謂的閃電戰(Blitzkrieg)。有趣的是,戰車本是英國人發明,最早研究裝甲部隊戰術的也是英國,甚至早期戰車運用的理論大師李德哈特(Liddell Hart)還是英國軍人;而且在二次大戰戰前,法國擁有歐陸最多的戰車,戰車的品質也略優於德國,再加上號稱「金城湯池」的馬其諾防線,如此陣勢怎麼會連區區六週都撐不了?回顧22年前的歐戰,光是馬恩河、索姆河一線,法軍就把德國人困了三年多,直到一戰結束,德國人連巴黎的影子也沒看到。
李德哈特在二戰結束後,花了幾年時間訪談德國的高階將領,試圖找出納粹德國初期所向無敵的原因,最終完成「The other side of Hill」一書,點出英法之所以兵敗1940,主因就是「守舊」二字。
事實上,英國在經歷此大敗前,始終懷疑裝甲部隊的能力,因此,當德軍已經擁有六個經過實戰訓練的裝甲師時,英國才成立了兩個實驗性質的裝甲旅。而法國人雖然打造了數量龐大的戰車,可是觀念保守,不同於德軍把裝甲部隊視為獨立作戰的兵種,法國人將戰車當成「能移動的炮塔」,分散配屬到步兵單位,作為步兵的支援單位,而且設計上著重大火炮、厚裝甲,這樣的思維方式,造成戰車的移動速度慢,機動性差。
反觀德國,依據裝甲部隊的特性設計戰術,集中大量的戰車進行單點突破,步兵隨之而上,進行陣地佔領,而戰車則迅速迂迴到敵軍側背完成包圍。英法聯軍在1940年初次遭遇閃電戰時,大批部隊被德國裝甲師包圍分割,別說有組織的抵抗了,連逃命都很勉強。
縱觀德國致勝的原因,不是戰車多或戰車的品質比較好、更不是人數多,而是他們採用創新的戰術、全新的觀念去運用新式的武器。
德國獲勝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大膽採用了與一次大戰截然不同的策略,沒有強攻荷蘭、比利時、法國北部一線,而是以裝甲部隊主力突破英法聯軍認為不適合戰車通過的阿登森林,繞過馬其諾防線,直撲英法聯軍的背後。
鑑往知來,這段歷史給予我們非常多的啟示:
1. 要勇於嘗試新的技術,不要預設立場,更不可用昨日的觀念,衡量今天的科技。
2. 創新是很困難的,過程中難免遭遇阻力,甚至失敗收場,所以企業要追求創新(Innovation),必須先培養內部容忍犯錯的文化,並建立知識管理的機制。唯有將一次次失敗的經驗消化、累積為知識,失敗才能成為成功之母。
3. 新技術必須搭配新觀念、新應用。換言之,要擺脫既有的成見,以全新的思維去運用新的科技,這或許就是徐董事長再三強調的「蛻變(Transform)」。
4. 無堅不摧,唯快不破。德軍的閃電戰之所以厲害,關鍵因素就是「快」。現在企業經營講求的無非也是「快」——在競爭對手之前推出新產品,在競爭對手將要趕上之際,推出更新的產品,讓對手永遠只能由後追趕。而要做到創新快、決策快、行動快、流程順暢,企業的組織與文化必須做相應的調整。相信去年聯席會特別推薦《穀倉效應》(The Silo Effect)與《刷新未來》(Hit Refresh)這兩本書的原因也就在於此。
近十來年,有幾家筆者很熟悉的企業,都不約而同受到電商崛起的劇烈衝擊,導致經營困難。他們都曾經擁有輝煌的過往,也佔據了我許多童年的回憶,他們也曾想要「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經營電子商務,可是觀念守舊,只能把線下經營的那套作業模式套用到線上,這和二戰初期法國人把戰車作為步兵支援武器有什麼兩樣?當有廠商介紹創新的運用觀念時,這些企業共通的反應是「辯駁這樣做有種種困難」,而不是思考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如果做事只囿於困難,不提解決方案,那麼德軍如何能突破阿登森林,創造軍事史上的奇蹟?
決策動作慢、流程冗長則是這些企業的另一個致命傷,如同現代戰爭首重機動性,現代企業的決策也必須要快,不僅決策快,隨機應變、機動調節的速度更必須快,同時兼具大企業的資源、中小企業的敏捷機動,才能「無堅不摧」。而導致這些企業行動遲緩的癥結就是內部林立的「穀倉」。所以,這些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與觀念上的創新,還需要組織文化上的變革。
這些企業儘管被電商打得節節敗退、欲振乏力,在觀念上依然抱殘守缺,尤其輸多了,膽量也變小了,即使是一點點小投資、小嘗試,也變得瞻前顧後、舉棋不定。而且,各單位為了撇清責任,原本的「穀倉」更加固成「碉堡」,不僅資訊難透通,單位間的防衛心更讓人瞠目咋舌!
一間企業再大、再有歷史,一旦走入這樣的負向循環,結束營業將只是早晚問題。反之,若能全盤想通,推翻既有的成見,再造組織,以全新的觀念放手一搏,反敗為勝並非夢想。
當代企業經營者的壓力遠勝以往,每一項新科技的推出,往往顛覆行之有年的產業版圖,例如 iPhone 的出現改變整個手機業、數位相機的出現終結了傳統的沖印業。企業要與時俱進,長保競爭力,唯一不變的硬道理就是不斷地改變,想來這也正是集團近年不斷強調「創新(Innovation)」、「轉型(Transformation)」,以及「再造(Restructure)」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