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20年04月號 領航者的話

世代迭替 你不能不認識的「我世代」

集團綜效暨零售規劃總部 / 李靜芳執行長

  過去可能很多人直到出社會後才首次接觸電腦,現代人則是一出生就有網路行動裝置當保母,世代之間成長背景的巨大差距,也讓彼此的生活態度、價值觀、購買偏好迥異。這群出生於1980~2009年間,被媒體稱為集體自戀、凡事以自己為主的「我世代」,已成為往後十年全球經濟中堅主力的世代,經營管理者必須掌握其對商業模式與品牌管理所造成的影響。


「我世代」的六大特質
  1980年後出生的「我世代」,在臺灣已佔近四成人口,在自媒體當道下,敢秀也愛秀,根據DDG方策顧問於2019年7月所做的研究,歸納出六大特質:
1. 碎片化閱聽,追求視覺快感多於文章內涵
  網路原生的「我世代」,有更多元的接收資訊方式,在多螢多屏間游刃有餘,比起靜態的文字,更偏好感官衝擊的影片、圖像,且慣於接受雪片般碎片的訊息,以隨時與世界保持連結。

2. 相信分享的力量,重視用戶評價與真實性
  「我世代」的DNA即存有網路「開放」與「分享」特性,不重視擁有、擁抱共享,相信真實用戶的評價遠甚於過往品牌單向權威型的傳達方式。

3. 勇敢表現社會價值觀,身體力行個人理念
  有別於上一輩避談政治、社會議題等觀念,「我世代」不僅更關注社會議題,也勇於表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4. 視健康為生活風格,用行動實踐身份認同
  對比因身體警訊才注重健康的長者,「我世代」將健康視為一種生活風格,從運動風潮盛行、有機消費年齡層下降等趨勢,可看出年輕的他們傾向以行動、購買等方式表態生活。

5. 追求稀缺體驗,勝過於消費名牌產品
  出生於相對寬裕世代的這群人,購買不再只是消費外在的符碼(名牌、身份),過程中所獲得的獨特「體驗」將更具意義,從體驗平臺的崛起、追求自製的生活電器熱賣均可見一斑。

6. 教養態度開放,在仿傚與學習中摸索前進
  比起上一代的直升機父母,「我世代」的父母更偏向「無人機父母」 ("Drone" parenting ,Time, 2015),父母雖然盤旋在孩子的頭頂,但更注重給孩子空間,像朋友般互動,而非指導他們,教養態度更彈性。

  天生喜愛追求新事物的「我世代」,不僅喜好更為流動難測,且敢於挑戰權威,樂於嚐試用不同方式來定義自我,更願意為價值認同買單,品牌須能秉持開放、透明、分享、會說故事等特質,才能成為「我世代」的心頭好。

「我世代」崛起,新營銷模式翻轉未來
  2018 World Data Lab指出,「我世代」2018年整體年收入正式超越其他世代,已高達12.88兆美元(約新臺幣400兆),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消費主力。面對我世代的崛起,傳統營銷模式受到挑戰,需重新思考新的商業與銷售模式:
1. 傳統行銷的AIDMA已轉為 AISAS,重構消費心理模式
  過去的廣告營銷,遵循著AIDMA的法則,從吸引消費者目光(Attention注意→Interest產生興趣→Desire激發慾望→Memory強化記憶→Action購買行動),到通路的促動購買。但近幾年隨著多媒體與互聯網發展,日本電通公司認為,在商品認知階段,消息來源雖仍以媒體廣告為主,卻在理解、比較商品和決定購買的階段,改以網路及口碑相傳作為主要決策依據,因而提出AISAS模式(Attention注意→Interest產生興趣→Search搜尋→Action購買行動→Share分享)。網路原生、熱衷分享的「我世代」則成為AISAS歷程的加速器,故品牌需更加關注自身評價,才能在茫茫網海中,獲取「我世代」的青睞,並產生良好的口碑正循環。

2. 個人化、開放共享,開創4P新商機
  過去企業更關注於「商品的經營」,以生產者為導向的4P行銷組合: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和通路(place)一度被視為經營圭臬,並透過規畫這些可控因子來面對市場,如今遇上一群被高科技及多媒體養大的善變世代時,各品牌的4P策略無不發生質變。

※產品(Product)——客製化重視個人風格、訴諸社會議題
  Sales Force數據指出,60%的「我世代」對於能擁有個人化商品、服務與資訊推播感興趣,高於僅占約40%的嬰兒潮與X世代,因此,透過打造獨特的商品、限定邀請制、客製化內容等方式,能為「我世代」帶來優越感。如Adidas推出「Knit for you」現場客製毛衣;又如Coach的「Coach  Create」服務,從材質、包款到印花配件等都讓消費者自訂。

  調查中亦顯示近90%的年輕世代關注品牌的社會責任意識及商品是否環境友善,並會以購買來支持理念,故各品牌也紛紛在各公眾議題上表態,如H&M推出「Love For All」系列,以彰顯對LGBT的支持;又如澳洲大火,「吃樂天小熊餅乾救無尾熊」的話題,瞬間炒熱帶動銷量,Balenciaga更順勢推出公益上衣協助災後重建等,在在顯示品牌逐漸從社會議題下手,奪回新一代消費者的關注。

※價格(Pricing)——共享的DNA、品牌認同的追求
  「我世代」重視使用權而非擁有權,此觀念挑戰了過往的定價策略,也促使閒置資源再分配、資源使用最大化的共享經濟,在網路社群與行動裝置的助力下,成為當紅炸子雞。揭開CNBC 2019 年全球「顛覆者50強」榜單,目前最具破壞力且能帶來巨變的新創公司,前五大企業如:滴滴打車、Wework(共享辦公室)、Grab(東南亞共享汽車)、Rent the Runway(禮服租借),均是共享經濟下的商業模式。

  近年大夯的訂閱服務,亦是看中「我世代」重視使用權及「為認同而買單」的特性,經由強化品牌形象及產品,讓「我世代」獲得美好的體驗後,建立起長期關係,即使商品成本較昂貴,也可透過訂閱制度攤提成本,如:每月$499喝十杯飲料的大苑子、汽車大廠Benz、各大影音串流平臺(Nexflix等),均提出訂閱制,連IKEA傢俱及Ubereats外送都推出相關對策,提供更自由、便利、獨特的消費體驗,讓食衣住行育樂等各行業掀起訂閱熱潮。

※促銷、通路(Promotion、Place)——OMO虛實整合無縫串接
  隨著科技發展,線上線下的界線早以難分,網路社交媒體的分享力不容小覷。麥肯錫研究指出,網路KOL口碑行銷能創造比傳統廣告多出近兩倍的銷售,以及多出35%的顧客保留率,除了品牌自媒體的經營,善用網紅影響力,有助於強化外部導購,並開發潛在消費者,重構流量池。另外,透過客戶的社交圈影響力,把產品及服務快速擴散的「社交裂變」新思維,如瑞幸咖啡、生鮮電商團購,也都顛覆了傳統的銷售模式。

  曾經以為找個好店面就是成功之母,但追求視覺快感的「我世代」更喜歡直播,從拍賣天王連千毅一分鐘賣出一部千萬保時捷、十分鐘成交億級法拉利遊艇;微軟願花15億臺幣挖角僅28歲的Twitch頂級直播主Ninja;到可以一分鐘賣出上萬隻唇膏,年收超過千萬人民幣的口紅一哥李佳琦,「我世代」無疑在改變舊有的認知及操作手法。

  隨著「我世代」漸成消費主流,全球也進入「VUCA時代」,充滿多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ly)、複雜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科技創新引發產業與生活型態急劇變化,遊戲規則不斷被顛覆,就算是產業龍頭,亦可能一夕間風雲變色,需時刻警惕並向潮流浪尖靠攏,掌握趨勢才能順勢因應,方是企業永續經營之道。

註:本文為李靜芳執行長受臺師大GF-EMBA之邀,參與「大師講座」,分享擁有新價值的「我世代」,如何翻轉舊商業模式。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