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22年12月號 生活情報

「偏頭痛」需要做腦波檢查嗎?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 / 賴資賢醫師
播放语音

  許多人都曾經有過偏頭痛的經驗,不少人也會到門診徵詢醫師是否需要深入檢查。然而,偏頭痛的病因、症狀牽涉十分廣泛,本文將從「特定的頭痛」和「特定的檢查」切入,帶領大家了解難纏的「偏頭痛」。


20221242

何謂偏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已知的特定疾病,疼痛部位不一定在頭的側邊,可能是中間或兩邊,甚至在臉上。國際頭痛醫學會將偏頭痛分類為「原發性頭痛」與「次發性頭痛」,「原發性」的概念比較不容易解釋,但可從相對的「次發性」來著手。「次發性頭痛」是指病人因罹患某種疾病(例如腦瘤)而造成頭痛,換言之,「原發性頭痛」則是頭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

偏頭痛的成因

  偏頭痛的成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很可能是大腦出現「擴散性抑制」(spreading depression)造成。這是正常大腦都存在的現象,只是每個人敏感度不同;一般人要在很大的刺激下(例如:車禍、中風)才會出現,但偏頭痛患者只要輕微的刺激(例如:睡眠不足、月經)就會產生,有些甚至小到病人感覺不到(例如:排卵時的荷爾蒙變化)。所以,偏頭痛的病人有時會覺得頭痛是在某些情況下發生,有時卻又無緣無故、毫無徵兆。

  大腦對於「擴散性抑制」的敏感度不同,可能是先天(基因遺傳)和後天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而這種基因遺傳,很可能是「多基因遺傳」,很難確定父母會遺傳哪一部份的基因給孩子。其實多基因、先天和後天交互作用的情形很常見,舉身高為例,父母的身高和小孩的身高絕對有關係(父母高,小孩通常比較高),但又不是絕對的(有些很高的父母會生出很矮的小孩,反之亦然),它會受到睡眠、運動、營養等因素影響。不過,從統計學來分析,可以很清楚發現偏頭痛的遺傳性是存在的。

如何診斷偏頭痛?

  根據國際頭痛學會發佈的國際頭痛診斷分類第三版,偏頭痛的診斷標準如下:

  A. 至少有5次發作符合基準B~D

  B. 頭痛發作持續4~72 小時

  C. 頭痛至少具備下列4 項特徵的其中2項:單側、搏動性、疼痛程度中或重度、日常活動會使頭痛加劇或避免此類活動(例如:走路或爬樓梯)

  D. 頭痛發作時,至少有下列1 項:噁心及(或)嘔吐、畏光及怕吵

  E. 沒有其他更合適的ICHD-3診斷

偏頭痛應做什麼檢查?

  如果確定是偏頭痛,理論上不需要做任何檢查,因為檢查也不會發現任何異常。問題是,即便病人的頭痛特徵都符合上述診斷要件,還是不能百分之百認定為偏頭痛。如果有必要,醫師可能安排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等檢查,至於腦電波檢查主要是針對癲癎,或狂牛症、肝性腦病變等特殊疾病,但對於頭痛,要檢查出腦瘤或中風等問題,準確性實在太低。

偏頭痛的治療

  止痛藥可分為一般止痛藥和偏頭痛專用止痛藥(例如:翠普登類藥物)。除非不得已,不建議使用鴉片類或巴比妥類藥物來止痛,因為這些藥物的成癮性比較高,若過於頻繁使用止痛藥,可能造成頭痛進一步惡化。

偏頭痛的預防

  1.生活中預防:首先要找出誘發因子,從而預防之。比較常見的原因包括:月經、壓力、睡眠、生病、天氣變化…等,也有些食物容易引發偏頭痛,例如:巧克力、起司、柑橘類水果等,但單一食物引發的比例比較低(<10%),且每個人的引發因子不同,不需要一視同仁地避免。以上述各項因子來說,有些能避免,有些不太可能調整;此外,有時儘管沒有明顯引發因子,還是會發生偏頭痛,所以需要利用藥物來預防。

  2.用藥預防:預防藥物有很多種,但一般都要持續服藥一陣子才會有效果,所以通常是頻繁發作或對止痛藥效果不佳的病人才會使用。如果真的需要預防,但不喜歡每天吃藥,也可以選擇注射藥劑(肉毒桿菌素和CGRP拮抗劑),可以每月或三個月一次,但這些注射藥劑的健保給付條件很嚴格,有些甚至沒有納入健保給付。

結論

  由此可知,偏頭痛的患者不需要做腦波檢查,因為檢查也看不出異常。美國神經醫學會的建議是:無須對單純性的頭痛,進行常規性的腦波檢查。但問題是,病人很難判斷自己的頭痛是否單純,所以,頭痛還是應該就醫。如果醫師判斷為單純性的頭痛,就不需要檢查;過多的檢查不但無法促進健康,甚至可能有害,也會增加健保的負擔、浪費病人的時間和金錢。但如果醫師認為頭痛可能不單純,通常會安排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檢查(實際項目依臨床狀況而定),以排除腦部病變的可能性。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