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號 封面故事
低碳營運、數位升級 富民重新定義物流
遠東人月刊 / 編輯室採訪整理
新經濟時代,貨運業正面臨一場綠色革命與智慧風暴,原本冒著黑煙的卡車隊伍,逐步汰換為高效環保車與新式安全裝備;以往勞力密集的管理方式,更漸漸被遠端連線和串接平臺取代。未來還將出現什麼樣的改變?本期「封面故事」帶您一起來探索!
一、高科技 管理事半功倍
一整面的電視牆上,輪播著數百部車輛的GPS、胎溫、胎壓數據,以及駕駛艙影像,突然間,一陣急速的警示音響起,畫面隨即跳出某部車輛行駛路線偏移的訊息,後勤管理人員見狀,立即拿起手機聯繫駕駛員…
這是富民運輸今年在臺中氣體營業所新設立的行控中心,整合了GPS、DVR行車影像紀錄器、防追撞等管理系統,透過設置異常參數,可即時掌握車輛狀況及駕駛行為,一旦發生狀況,系統自動示警,實現24小時即時管理。何介信資深經理說明,「如果駕駛員在三分鐘之內頻繁閉眼或是打哈欠,監控人員可立即提醒。未來除了臺中,各營業處也將陸續規劃區域性行控中心,總部亦將成立大型行控中心,以確保行車安全。」
智能化的車隊管理,讓管理人員不需到現場,也能做好安全管控,並且騰出時間做更多的規劃。何資深經理舉例,「胎溫、胎壓、油耗等數據不只和安全有關,也和成本息息相關,透過統計和追蹤,可協助駕駛找出耗油或是輪胎快速磨耗的原因(例如急加油、急煞車),搭配訓練課程與獎勵措施,就能提升輪胎和油品的耐用度,延長使用里程數。」
身為臺灣大型貨運公司,富民擁有330部自有聯結車頭,每天南來北往高達上千車趟,領航的許萬得總經理很早就定調,必須串連尖端科技,才能提升管理效能。尤其近年車價不斷上漲,維修、保養成本節節攀升,加上勞動市場的人口越來越少、人事成本增加,但運費卻因市場競爭而較難調漲,如何精控成本成為管理上的一大考驗。
一般人可能認為,精控成本就是減省各項投資與開支,處處與員工爭利,富民卻反其道而行,在安全、節能與員工福利政策上持續加碼。一方面基於對行車安全的堅持,加裝各項安全配備與管控措施、進行相關培訓,另方面也規劃完善的福利政策,舉辦健康檢查、聘請駐點醫師,各營業所更設置駕駛休息室,冬天提供暖暖包、薑茶等,夏天則供應檸檬水、烏梅汁,因為富民深知,唯有讓同仁感受到公司的體貼關懷,才能留住人才;也唯有重視安全,才能避免意外事故帶來更大的損失。
二、重環保 打造節能車隊
除了卓越的管理品質,「高效環保」亦是富民能一路披荊斬棘的利器。富民斥資將車輛逐步汰換為六期車,大幅減少排碳汙染,油耗也可節省12%,未來更規劃配合電動車的發展進程,陸續引進電動大型拖車。此外,尾車在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選用輕量化材質打造,輪胎則採用高品質鋁圈,同時也視承運貨品及作業模式,機動搭配合適的尾車,以提昇運輸效益。對於清潔保養,富民同樣不馬虎,使用通過認證的環保洗劑,並自設保養廠,培訓技師維修技能,不僅省去外出維修的路程與等待成本,也因了解車輛性能與使用狀況,更能徹底執行保養,而按件計酬的維修方式,亦能增加技師的收入、提升保養及維修效率。其他如:廢棄的輪胎、零件或機油等耗材,則交由專業回收場處理,避免造成環境污染。
為了進一步提升卸貨效率,並減少噪音和排碳,富民也煞費苦心,自費為水泥預拌客戶加裝地面空壓機,以電力作為動力來源,讓駕駛員卸貨時,不需再發動引擎,並可縮短卸貨時間,避免場內車多堵塞;另考量PTA粉狀槽卸貨時,必須藉由氮氣將槽內PTA粉加壓輸送,富民使用傾卸式PTA槽車,並在地面設置傾卸馬達,除節省每輛車需安裝傾卸裝置費用外,也增加車輛調度彈性,不但大幅減少卸貨與引擎持續發動的時間,也省下購置氮氣的成本。至於車室內加裝的駐車冷氣,則能讓車輛在熄火的狀態下,啟動冷氣循環,維持駕駛空間的舒適性。
針對車體配件、卸貨操作…等環節積極節能之外,富民也成立ESG小組,精進水資源、溫室氣體減碳等議題之管理,並推動電子公文簽核流程,減少表單列印,當車輛需要驗車或保養時,車輛維修系統亦會即時推播,通知後勤管理人員和駕駛員。吳國順協理補充,「未來我們計劃進一步導入運務系統,方便管理人員利用手機或平板指派任務,駕駛員收到信息後,按照表單規定,在出車前完成例行檢查,並於系統中回報。待任務結束,再到系統完成紀錄。如此可節省手寫表單的時間與紙張的耗材,也避免因為未能及時填寫,造成帳務的延遲或疏漏,日後再串接到薪資系統,還能自動完成薪資統計,讓帳務處理更及時,駕駛員亦能及時掌握每趟任務的收入。」
三、新基地 拓展物流版圖
熙來攘往的臺北港區附近,各種聯結車、貨櫃車忙碌的穿梭其間,而在距離碼頭不遠處,一座建案已近完工,這裡正是富民運輸的新總部。吳協理介紹,「新總部預計7月底完工,10月正式營運,基地內包括:辦公區、倉儲區、貨櫃置放區、修洗櫃區、冷凍櫃區、貨車停放區,承襲我們一貫的環保精神,屋頂部份與旭天能源合作,設置太陽能板,並由遠揚營造進駐施工,未來將申請綠建築標章。場區也會設置充電樁,方便公務車和同仁使用。」
事實上,這裡也是富民開創下一個業務高峰的重要基地,他們計劃利用倉庫結合貨櫃運輸服務,改變現行運輸模式,為客戶節省成本。吳協理指出,「例如,客戶生產的酯粒,以往打包後,需先移運至廠區倉庫,累積到一定數量再由富民統一運送至港口。過程中不但需要打包、裝卸貨、移運,而且如果沒有及時運出,將佔據廠內的倉儲空間,影響後續的生產調度。若改由富民以貨櫃協助運出產品,就能解決廠區倉庫容量不足的問題,對於富民而言,由於自有空櫃場緊鄰臺北港貨櫃碼頭公司,有地利之便,尖峰時段貨櫃可暫存此處,待離峰時段再運往港口,避免塞港時的排隊等候,同時也可節能減碳。」
不只是出口業務,這樣的經營模式也能應用在貨物進口的倉儲調控,以一條龍式的服務,讓客戶「以櫃代倉」,而發展多元業務亦能為富民開闢新的戰場,降低景氣循環對營運的衝擊,強化經營韌性。
歷經數年的景氣低谷,今年開始,景氣燈號終於由藍轉紅黃,而富民團隊也將在此時啟用新總部,以廠辦合一的新面貌,應用先進技術和創新思惟,實現更高效的物流管理,提供更多元優質的服務,為經濟發展活絡命脈,也為企業永續打通任督二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