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號 生活情報
腎力指數知多少?
亞東醫院腎臟內科 / 徐世平醫師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藉由產生尿液來排泄廢物,並維持體內水分、電解質與酸鹼平衡。當腎功能變差或異常時,會引發相關症狀,甚至需要透過洗腎(透析)或換腎以維持生命。臺灣目前約有12%的民眾有慢性腎病,10萬人正在接受洗腎治療,本期「保健網」提供腎病的基本介紹,提醒大家,察覺身體出現異常,請及早接受診治,避免急症意外,同時也能減緩惡化,延遲進入洗腎的階段。
您知道您的腎力指數嗎?如何評估腎功能的好壞?
腎力的關鍵指數是腎排毒功能與尿蛋白量,腎排毒功能主要依據血液中肌酸酐(creatinine)的濃度判斷。一般成年男性的血中肌酸酐濃度超過1.0(mg/dL)或女性超過0.9(mg/dL),便應留意腎排毒功能是否異常;若高於8~10(mg/dL),可能需要透過洗腎排毒。醫師會將個人的年齡、性別、血中肌酸酐濃度代入公式,推算出「估算的腎絲球過濾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了解腎臟排毒的效率。
一般成年人的eGFR在60(ml/min/1.73m2)以上,腎臟排毒功能即屬正常範圍;若已低於5~10(ml/min/1.73m2),則可能需要接受洗腎治療。腎排毒功能超過3個月未恢復或改善,即為慢性腎病,病程分為五期:
- 第一期:若有蛋白尿、血尿、結石或其他異常,儘管腎絲球過濾率在90 (ml/min/1.73m2)以上,仍屬於第一期。
- 第二期:腎絲球過濾率在60~89(ml/min/1.73m2)。
- 第三期:腎絲球過濾率在30~59(ml/min/1.73m2),可再細分為3A期(45~59)與3B期(30~44)。
- 第四期:腎絲球過濾率在15~29(ml/min/1.73m2)。
- 第五期:腎絲球過濾率低於14(ml/min/1.73m2),或已接受透析治療。
各分期除了可大致歸類腎友的腎臟病嚴重度之外,醫療團隊也依此採取不同的衛教與治療策略來照護腎友。
蛋白尿量是什麼?過低會引發何種影響?
血液通過腎臟時,血中的蛋白質絕大部分不會被過濾出去,但腎臟過濾或回收功能異常時,儘管排毒功能(以血中肌酸酐濃度或腎絲球過濾率評估)可能處在正常範圍內,血中的蛋白質仍會從腎臟流失,並在尿液中驗出,稱為蛋白尿。
血液中的蛋白質,主要為白蛋白與球蛋白,在無特別細分的情況下,蛋白尿量是指流失在尿液中全蛋白質的量。傳統方法是收集24小時尿液,以計算一天的蛋白尿量,目前則大多根據當場採檢尿液樣本中蛋白質與肌酸酐的濃度比做推算。一般成年人一天蛋白尿量不超過0.15公克,如果蛋白尿量超過3.5公克,則血液中的蛋白質濃度會降低,低至白蛋白濃度小於3.0 g/dL(正常值:3.5~5.5 g/dL)時併發水腫,稱為腎病症候群。
有蛋白尿的腎友怎麼辦?
有蛋白尿的腎友,即使尚未出現嚴重的泡泡尿、水腫或腎排毒功能異常,但蛋白尿量愈多愈嚴重,日積月累傷害腎功能的速度也愈快,建議請醫師考量綜合病況後,開立可改善蛋白尿的藥物處方,並定期追蹤。
另一方面,糖尿病引起腎臟病變的主要表現之一,是尿液中出現白蛋白,因此醫療人員多以白蛋白尿(albumin-creatinine ratio, ACR; mg/day或mg/g Cr)為追蹤指標,正常值<30;30~300即是在糖尿病腎病變的微蛋白尿期(microalbuminuria);超過300便進入巨蛋白尿期(macroalbuminuria)。換算成蛋白尿(protein-creatinine ratio, PCR; mg/g Cr)的量,大致對應為<150(正常)、150~500 (中度升高)、>500(重度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持續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肪之外,也需定期追蹤白蛋白尿的變化。
若腎排毒功能愈差、尿蛋白量或白蛋白尿愈嚴重,則腎功能持續惡化,甚至須接受透析或換腎的風險愈高(如表一)。
註:本表引用2012年KDIGO慢性腎病評估臨床指引,以腎絲球過濾率與白蛋白尿分期進行慢性腎臟病預後風險評估。此模式經台灣腎臟病醫學會評估,可適用於臺灣慢性腎臟病患之預後風險評估。(截圖自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健康存摺」數位程式頁面)
結語
早期腎臟病不一定會有症狀,平時宜多留意生活起居與飲食習慣,如果出現泡(尿液泡泡多)、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等五種不明原因的症狀,請務必前往就醫,由腎臟內科醫師進一步安排血液與尿液檢查,評估是否確診腎臟病。此外,有腎臟病家族史、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民眾,更應定期檢驗腎功能,有助於及早掌握腎功能狀況。若想知道自己的腎力指數,亦可利用健保給付的成人健檢,或至腎臟內科門診驗血與驗尿。
*徐世平醫師的專長包括:腎臟疾病、血尿、蛋白尿、急性腎損傷、慢性腎病、末期腎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臟移植、其他內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