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號 集團簡訊
低碳城市進行式 亞泥登歐盟論壇掀綠色浪潮
亞洲水泥 / 顏嘉璐


面對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發展智慧零碳城市已是全球共識。元智大學與歐盟EAI(歐洲聯盟創新協會)3月24日共同舉辦「SmartZero City 2025 智慧零碳城市論壇」,廣邀全球專家學者與企業領袖探討創新科技與永續策略,打造低碳韌性城市。亞洲水泥受邀擔任與談嘉賓,深入剖析水泥與混凝土在淨零轉型中的角色,並分享減碳成果,為城市永續提供產業觀點。
水泥與混凝土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建材,也是推進智慧零碳城市的重要支柱。亞泥花蓮廠陳志賢首席副廠長指出,水泥和混凝土因高強度、耐久性及可塑性,對於基礎建設、交通網路與綠色建築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其中,基礎設施(永續發展目標第九項,SDG 9)更影響72%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進展,足見水泥混凝土材料為實現永續願景的關鍵。
亞泥參考GCCA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協會、CEMBUREAU歐洲水泥協會及PCA美國卜特蘭水泥協會的指引,提出淨零排放路徑圖,推動「5C+1C減碳策略」,涵蓋熟料(Clinker)、水泥(Cement)、混凝土(Concrete)的減碳技術,加上建築設計優化(Construction & design)及再碳酸化反應技術(re-Carbonation),結合循環經濟、改善製程、導入再生能源及生產低碳水泥,成功降低碳排放和產品碳足跡。此外,亞泥也投入碳捕捉與再利用(CCU)技術研發,為產業淨零開創全新可能。陳志賢首席副廠長表示,亞泥是少數SBTi減碳年年達標的企業,2024年已提前完成2025年第一階段目標,並計畫於2035年減碳45.7%、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
亞泥布局循環經濟領域,大量回收包括光電業、鋼鐵業、石化業等臺灣十大產業和地方政府的資源化產品,藉由水泥窯協同處理技術,轉為水泥生產過程的替代原料和燃料,不但減少天然資源消耗,更有效降低環境負擔。根據近三年統計,亞泥花蓮廠已累計使用103千噸替代燃料、1,148千噸替代原料,相當於減少36萬噸CO2溫室氣體排放。
憑藉在循環經濟領域的卓越表現,亞泥3月3日榮獲第五屆《臺灣循環經濟獎》創新服務獎之年度典範獎。建構智慧零碳城市除了仰賴創新技術,更需要產業間的合作與資源整合,亞泥的綠色解方將有助大幅降低建築、基礎建設等領域的碳排放,提供核心動能加速全球邁向淨零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