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號 心動時刻
大生活,有味道
亞東石化(上海) / 景蘅
為什麼我們會由衷地喜歡一篇文章、一個故事、一部電影?那是因為它把我們說不清、道不明的切身感受,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引發我們強烈的共鳴。最近看的一部電視連續劇《大生活》正是如此,讓我產生很多感觸。我想,只有把生活感受得深,才能把人生體悟得透。
近年來,看了不少連續劇,其中以反映現實生活的居多,也帶給我很多衝擊。《國家幹部》反映了幹部選拔考核的弊端;《雙面膠》中婆媳的矛盾,讓我體會現實的無奈;雖然這兩部戲劇都能發人省思,但看過以後,總有一些莫名的失落和感傷。而《大生活》則不然,觀看的過程,心靈彷彿接受了一次洗禮、一個擁抱,清新又溫暖。
《大生活》讓我最感動的部份是,原來,生活中還是以好人居多。柳東自然不必多說,樸實、善良、正直、情商高、責任心強、知恩圖報,洪雨更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為了兒子,甚至願意屈身弱智,同時,富貴而不忘糟糠之友。至於劉戶籍,為了魚兒跑上跑下、資助兩名孤兒,還為了柳東涉嫌誘供,更是一個好人;此外,劇中的丁大貴、邱玉香、王鵬舉、趙主任、郭大媽、張修竹……等,亦都是樸實而平凡的人們,卻帶給觀眾無限的感動。
為什麼在原著作者、電視劇導演的眼裡,世上還是好人居多呢?我們能不能也有一雙善於發現真善美的眼睛呢?其實,如果能仔細想想,在我們所熟悉的人當中,包括:父母、妻兒、親戚、同學、老鄉、同事、朋友、鄰居,大部份還是以好人為多。至於一般的陌生人,由於我們不瞭解其為人、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單憑片面之詞或一個結果,是很難論斷人的好壞。即使有些看似自私、貪婪的人,如果能更貼近去觀察,也不難發現他的優點,端看我們能否細細體會、慢慢發現。
看《大生活》還有另一個感動,就是電視裡似曾相識的生活方式,勾起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例如:獨家小院、在院子裡擺上桌子吃飯、有事情親戚一起來幫忙……等,這些曾經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生活,現在卻已漸漸遠離。想想,從內地來上海已經10年了,閒暇之時,總免不了懷念家鄉的生活,家鄉的菜好吃、便宜,家鄉的人樸實、善良,家鄉的生活緩慢、簡單……故鄉的風土人情,始終是遊子心裡的一片樂土。對我來說,以前在家裡的日子,有父母遮風擋雨,除了學習,沒有太大的壓力;出門在外就不一樣了,工作、婚姻、住房、小孩,真正領會到了「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即使現在再回到家鄉住一段時間,恐怕也找不回兒時那種感覺了,那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和故鄉,都只剩在夢裡。
而今身為人母,對孩子總是比較敏感。《大生活》裡的魚兒是個可人的小天使,從一出現就牽動著我的心。為了不想被送進孤兒院,她曾苦苦哀求著,願意每天只吃半包速食麵,以換取留在家中。那種懇求、無奈、絕望的眼神,讓人十分揪心。想想自己的孩子,我們就是他們的全部,當我們生氣時,孩子又何嘗不是這樣看我們的臉色、懇求我們呢?誠如柳東告訴自己女兒的:「我天生就是來幫助妳的。」是的,所有父母的天責,就是來幫助自己孩子的,既然如此,我們在幫助的過程中,就不該有負面的情緒。
猶記得讀過一篇文章《也許上輩子我是你的孩子》,作者是一位初為人母的媽媽,為小傢伙累得精疲力盡,她忍不住問,「我上輩子是不是欠了你的?」但轉念一想,如果上輩子真的欠了他,究竟要欠多大的情,才需要這輩子這樣全心全意、無怨無悔地報答呢?思來想去,只有一個結論,「也許上輩子我是你的孩子,這輩子只有當你的父母,才能報答這份恩情吧!」所以,下回生氣時,不妨冷靜下來,用正向的態度想想,也許,我們是來報恩的!
*********************************************
近年來,看了不少連續劇,其中以反映現實生活的居多,也帶給我很多衝擊。《國家幹部》反映了幹部選拔考核的弊端;《雙面膠》中婆媳的矛盾,讓我體會現實的無奈;雖然這兩部戲劇都能發人省思,但看過以後,總有一些莫名的失落和感傷。而《大生活》則不然,觀看的過程,心靈彷彿接受了一次洗禮、一個擁抱,清新又溫暖。
《大生活》讓我最感動的部份是,原來,生活中還是以好人居多。柳東自然不必多說,樸實、善良、正直、情商高、責任心強、知恩圖報,洪雨更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為了兒子,甚至願意屈身弱智,同時,富貴而不忘糟糠之友。至於劉戶籍,為了魚兒跑上跑下、資助兩名孤兒,還為了柳東涉嫌誘供,更是一個好人;此外,劇中的丁大貴、邱玉香、王鵬舉、趙主任、郭大媽、張修竹……等,亦都是樸實而平凡的人們,卻帶給觀眾無限的感動。
為什麼在原著作者、電視劇導演的眼裡,世上還是好人居多呢?我們能不能也有一雙善於發現真善美的眼睛呢?其實,如果能仔細想想,在我們所熟悉的人當中,包括:父母、妻兒、親戚、同學、老鄉、同事、朋友、鄰居,大部份還是以好人為多。至於一般的陌生人,由於我們不瞭解其為人、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單憑片面之詞或一個結果,是很難論斷人的好壞。即使有些看似自私、貪婪的人,如果能更貼近去觀察,也不難發現他的優點,端看我們能否細細體會、慢慢發現。
看《大生活》還有另一個感動,就是電視裡似曾相識的生活方式,勾起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例如:獨家小院、在院子裡擺上桌子吃飯、有事情親戚一起來幫忙……等,這些曾經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生活,現在卻已漸漸遠離。想想,從內地來上海已經10年了,閒暇之時,總免不了懷念家鄉的生活,家鄉的菜好吃、便宜,家鄉的人樸實、善良,家鄉的生活緩慢、簡單……故鄉的風土人情,始終是遊子心裡的一片樂土。對我來說,以前在家裡的日子,有父母遮風擋雨,除了學習,沒有太大的壓力;出門在外就不一樣了,工作、婚姻、住房、小孩,真正領會到了「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即使現在再回到家鄉住一段時間,恐怕也找不回兒時那種感覺了,那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和故鄉,都只剩在夢裡。
而今身為人母,對孩子總是比較敏感。《大生活》裡的魚兒是個可人的小天使,從一出現就牽動著我的心。為了不想被送進孤兒院,她曾苦苦哀求著,願意每天只吃半包速食麵,以換取留在家中。那種懇求、無奈、絕望的眼神,讓人十分揪心。想想自己的孩子,我們就是他們的全部,當我們生氣時,孩子又何嘗不是這樣看我們的臉色、懇求我們呢?誠如柳東告訴自己女兒的:「我天生就是來幫助妳的。」是的,所有父母的天責,就是來幫助自己孩子的,既然如此,我們在幫助的過程中,就不該有負面的情緒。
猶記得讀過一篇文章《也許上輩子我是你的孩子》,作者是一位初為人母的媽媽,為小傢伙累得精疲力盡,她忍不住問,「我上輩子是不是欠了你的?」但轉念一想,如果上輩子真的欠了他,究竟要欠多大的情,才需要這輩子這樣全心全意、無怨無悔地報答呢?思來想去,只有一個結論,「也許上輩子我是你的孩子,這輩子只有當你的父母,才能報答這份恩情吧!」所以,下回生氣時,不妨冷靜下來,用正向的態度想想,也許,我們是來報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