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號 心動時刻
陳導雜記
太平洋SOGO百貨 / 陳永和
常駐上海的歷練與十年餘的大陸出差,不僅讓我有機會結識許多大陸友人,也深入瞭解各地的人文風俗,因此如果有大陸的董事、政府單位或銀行等友人來訪,公司皆指派我全程作陪,據說「陳導」這個名號在大陸友人間口語相傳後,頗具人氣指標。今年元月初,某銀行的老總於去年來訪後,再度偕同妻、子來臺自由行,由於去年公務來訪三天,未及深入探索景點,加上妻小都是第一次來臺,因此透過我的推薦,為他們安排八日遊的行程。他們看到同樣是中華民族的同胞、同樣講普通話,吃的也是各省分的菜色,有共同的祖先可以探討,比起香港,臺灣為他們帶來更大的震撼,也使他們除了照片之外,忍不住留下一些澎湃的觀感,以下是他們推派尚在北京就讀大二的長子「天一」所留下的觀察節錄──
若要用一個詞來概括臺北,你可能會說「繁華」,他也許認為是「秩序」,我則覺得是「童心」。臺北是一座有極富童心的城市,誠品書店前,有大大的兔子雕塑;公車上畫著可愛的熊,細看是臺北國立科學教育館的廣告;故宮裡設有兒童遊覽區;101大廈裡,冰冷的風阻尼系統也被卡通化成「風阻尼寶寶」,作為該景點的一大招牌。童心不是幼稚,是整個城市的人文關懷。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臺北火車站內的計程車排隊等候處,白牆上畫著一排排小黃車(臺北出租)卡通畫,用賣萌的字體寫著「人們排著隊,小黃車把他們一個個接走,送去家的方向」之類的詩句。用大陸文風來說,「嚴禁插隊,依次乘車,違者罰款」即是。
此外,這八天來,臺灣的服務業人員,我們前後接觸過二、三十來位。司機的歷史觀總是出奇的好,酒店裡準備早餐的阿姨總是會來搭訕,賣場的服務員總是像偶像劇般說著「謝謝」和「不會」……他們和大陸一些極其有骨氣的服務業人員其實差別不大,只是前者似乎更清楚「服務」的概念而已——就算是問個廁所,也要微笑相待,客戶體驗總是第一位的。令我不解的是,大家好像對於自己的職業都很滿意,讓人不禁懷疑是這裡的醫保高?還是物價低?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的遊覽車車身都標註駕駛員的姓名,以便事故或投訴時確認責任人,汽車也幾乎都安裝行車記錄儀;我們在鼎泰豐SOGO店吃小籠包時,排了很久的隊,雖然同行中有該商城的領導,卻沒有優先就餐的特權;街頭有些學生舉著小牌子,向行人募捐發票作慈善用途;在故宮參觀時,我的導覽器耳機有些故障,工作人員見狀,馬上專程送來新的耳機,儘管當時周遭人山人海……
臺灣絕對是中華文化遺產一部份,比起香港的殖民地文化,臺灣有更多源於中國的文化傳承,除了觀光景點,深入的探索人文也很有趣。臺灣民間似乎很少受到政治更迭的影響,許多老品牌、文物、風俗、建築……等,得以在這幾十年中完好保存,少有拆了建、建了拆的迴圈。有人說,在名古屋廟宇間漫步,會有夢回唐朝的感覺,而在臺灣滿街的繁體漢字間淺行散步,也會有一種屬於民族的歸屬感。中華文化總是在其本土以外的地方生根傳承,足見其蓬勃的生命力。
從重慶去臺灣的飛機上,人們總是試圖把鄉音說得像普通話,而坐在身邊的老人,卻努力把普通話說得帶些鄉音。老人是1948年從大陸前往臺灣的——並不是百萬雄師過大江的那一年。他從師範院校畢業,被自己的國家派去臺灣進行國語教學,沒想到一年後,總統來了,自己卻再也回不去。
飛機在兩種社會制度交接的上空顛簸了一下,臺灣海峽剛被我們甩在身後。除了鳳梨酥,什麼也沒帶走,除了好話,什麼也沒留下。臺灣的缺點,留給當地人拆穿就好,我們在七星潭吹了海風、長了體重,足矣。
後記:短短八日,我為他們安排臺灣三個城市之遊,也激起他們對於中華文化在臺灣發展的諸多感懷,或許您未必能全然接受他們的想法,但在他們的心中,中國人的根,已深植於這個海島的每一個角落,使他們不但沒有出國的感覺,反而有了回家的安逸感,他們甚至對於故宮的工作人員肅然起敬,感謝這些人為保護老祖宗的遺產做出了貢獻,讓他們得以在寶島領略祖先的文萃。臨走前,他們留下承諾,有機會還要再來臺灣深度旅遊,體驗在大陸無法印證的中華文化。看來我這個「陳導」還得更努力準備功課,以應付未來更多的「文化之旅」。
******************************************
若要用一個詞來概括臺北,你可能會說「繁華」,他也許認為是「秩序」,我則覺得是「童心」。臺北是一座有極富童心的城市,誠品書店前,有大大的兔子雕塑;公車上畫著可愛的熊,細看是臺北國立科學教育館的廣告;故宮裡設有兒童遊覽區;101大廈裡,冰冷的風阻尼系統也被卡通化成「風阻尼寶寶」,作為該景點的一大招牌。童心不是幼稚,是整個城市的人文關懷。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臺北火車站內的計程車排隊等候處,白牆上畫著一排排小黃車(臺北出租)卡通畫,用賣萌的字體寫著「人們排著隊,小黃車把他們一個個接走,送去家的方向」之類的詩句。用大陸文風來說,「嚴禁插隊,依次乘車,違者罰款」即是。
此外,這八天來,臺灣的服務業人員,我們前後接觸過二、三十來位。司機的歷史觀總是出奇的好,酒店裡準備早餐的阿姨總是會來搭訕,賣場的服務員總是像偶像劇般說著「謝謝」和「不會」……他們和大陸一些極其有骨氣的服務業人員其實差別不大,只是前者似乎更清楚「服務」的概念而已——就算是問個廁所,也要微笑相待,客戶體驗總是第一位的。令我不解的是,大家好像對於自己的職業都很滿意,讓人不禁懷疑是這裡的醫保高?還是物價低?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的遊覽車車身都標註駕駛員的姓名,以便事故或投訴時確認責任人,汽車也幾乎都安裝行車記錄儀;我們在鼎泰豐SOGO店吃小籠包時,排了很久的隊,雖然同行中有該商城的領導,卻沒有優先就餐的特權;街頭有些學生舉著小牌子,向行人募捐發票作慈善用途;在故宮參觀時,我的導覽器耳機有些故障,工作人員見狀,馬上專程送來新的耳機,儘管當時周遭人山人海……
臺灣絕對是中華文化遺產一部份,比起香港的殖民地文化,臺灣有更多源於中國的文化傳承,除了觀光景點,深入的探索人文也很有趣。臺灣民間似乎很少受到政治更迭的影響,許多老品牌、文物、風俗、建築……等,得以在這幾十年中完好保存,少有拆了建、建了拆的迴圈。有人說,在名古屋廟宇間漫步,會有夢回唐朝的感覺,而在臺灣滿街的繁體漢字間淺行散步,也會有一種屬於民族的歸屬感。中華文化總是在其本土以外的地方生根傳承,足見其蓬勃的生命力。
從重慶去臺灣的飛機上,人們總是試圖把鄉音說得像普通話,而坐在身邊的老人,卻努力把普通話說得帶些鄉音。老人是1948年從大陸前往臺灣的——並不是百萬雄師過大江的那一年。他從師範院校畢業,被自己的國家派去臺灣進行國語教學,沒想到一年後,總統來了,自己卻再也回不去。
飛機在兩種社會制度交接的上空顛簸了一下,臺灣海峽剛被我們甩在身後。除了鳳梨酥,什麼也沒帶走,除了好話,什麼也沒留下。臺灣的缺點,留給當地人拆穿就好,我們在七星潭吹了海風、長了體重,足矣。
後記:短短八日,我為他們安排臺灣三個城市之遊,也激起他們對於中華文化在臺灣發展的諸多感懷,或許您未必能全然接受他們的想法,但在他們的心中,中國人的根,已深植於這個海島的每一個角落,使他們不但沒有出國的感覺,反而有了回家的安逸感,他們甚至對於故宮的工作人員肅然起敬,感謝這些人為保護老祖宗的遺產做出了貢獻,讓他們得以在寶島領略祖先的文萃。臨走前,他們留下承諾,有機會還要再來臺灣深度旅遊,體驗在大陸無法印證的中華文化。看來我這個「陳導」還得更努力準備功課,以應付未來更多的「文化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