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6年05月號 封面故事

少子化時代 高教競爭的新思維

元智大學 / 吳志揚校長

  臺灣近年來的人口結構,因為出生率逐年降低而產生少子化趨勢。在少子化趨勢影響下,首當其衝的就是教育問題。學生人數驟降,迫使許多學校面臨經營的困難,包括:招生不足、減班超額、裁併廢校、經費不足……等,但其實少子化的影響不單只是教育問題,還影響到未來國家整體的發展,已成為國安層級的問題。


  面對少子化,許多學校恐怕難以避免招生與倒閉的嚴重衝擊,政府於2011年起,首度開放招收陸生,以提升教育國際化與多元化。陸生招生人數從100學年度2,141名,截至104學年,在臺就學陸生合計已達7,813人。很多學校將之視為解決少子化開發財源的不二方法,希望政府開放更多誘因,例如:獎學金、打工,以及在臺工作……等,以吸引陸生的就讀意願。

  元智大學這些年,對於陸生的交流與招生,著力極深且耕耘成效良好,不只是大陸各高校、福建沿海之中學校,甚至香港、澳門等中學校也是招生重點。然因陸生的招生名額與政策,主導權控制在大陸官方,加上中國大陸經常以政治考量為前提,政策走向詭譎多變,我們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應有分散風險之準備,因此,我個人認為,臺灣應該抱持更開放的心態,讓全世界華人,尤其是優秀的華人,在臺灣落地生根,培育下一代。臺灣的人口本來就比別人少,創造各種就業機會,讓世界優秀的人才來到臺灣、留在臺灣,才是最明智的作法。以美國為例,之所以能維持世界強國的地位,是因為他們每個時間點,都有世界優秀人才駐留在美國,她擁有全球最多一流的大學,每年吸引各國無數的學生赴美留學,創造領先全球的尖端研究,許多優異的人才畢業後繼續留在該國奉獻所長,成為推動美國進步的主要動力。

  依照人口比例原則,大陸是臺灣的60倍,即使臺灣教育相當成功,可以1個人當3個人用,也還是20比1,況且臺灣的聰明才智不可能超越世界強國。以三國歷史為例,蜀漢、東吳與曹魏,剛開始三強鼎立時,英雄好漢來自四方,人才是流動的,但各自建國後,人才只在自己本國內,沒有流動,其中,蜀漢分配到十分之一的人才,東吳分配到十分之三,曹魏分配到十分之六,因此蜀國最快被消滅。由此可見,政策開放,人才流動,才能吸引人才,而且愈是困難的時刻,愈要開放,逆境時如果選擇緊縮,恐怕就只有坐以待斃了。

  除了陸生招生之外,元智未來還將布局「三東」。所謂的「三東」,即東歐、東南亞,以及中東。這些地區不論科技或教育,我們都可以提供協助,且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臺灣的學費低廉,這些區域的人民較負擔得起,相對更有意願來臺灣留學。對於東南亞國家(如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的學生而言,元智大學以雙語大學著稱,至少三分之一專業課程採英語教學,語言上應不是問題。況且除了管理學院原有的英語專班之外,元智正著手規劃各學院的英語專班,以吸引更多外籍生及僑生的就讀;中東地區因為全世界反恐因素,人潮也開始往亞洲跑,歐洲則因為難民潮,迫使東歐積極與亞洲接觸,或許現階段仍無法大幅提升「三東」學生的比例,卻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值得把握。此外,元智的教學方式可引導學生多方思考,東西方文化的兼容並蓄,跨學院以及跨領域的學習學程、大三以上的海內外專業實習……等,都是我們得以對外開疆闢土,尋求新的契機與發展的良好條件,加上臺灣的生活環境良好,科技水準優良,對外籍生來說,相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除了積極招收陸生、外籍生與僑生,經營本國的學生還是最重要的根本。元智不只在本科專業教學嚴謹,更積極培育學生的第二專長或多專長的學習,讓學生能有效利用時間,培養更多專長,未來就業也將更有彈性與機會;而為落實「學用合一」的精神,培養學生實作能力是很重要的,元智未來將在各學院設創客教室,開設創客專題,例如:向老師募集閒置手機,供學生專題課程練習拆解,了解機體構造與常見問題,進而尋求解決方式,或許還可協助學生創業。

  再者,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鼓勵回流教育;開發學生跨領域學習,讓知識與時成長更新,再進一步拓展至非傳統學生,開拓生源,甚至與社區結合,辦理社區人士進修,加強推廣服務……等,都將是提升大學競爭力之可行做法。 



******************************************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