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9年03月號 生活情報

這裡痠、那裡痛! 類風溼性關節炎找上門了嗎?

亞東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 / 張婷惠醫師

  「醫師,我常常這裡痠、那裡痛,是不是得了風溼啊?」其實關節痠痛是常見的症狀,有些只是關節退化,有些卻是更嚴重的「類風溼性關節炎」,究竟該如何辨識?本期「保健網」有請專業醫師來解答。


何謂「類風溼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的多發性關節炎,所謂的「慢性」,就是需要長期吃藥控制,然而大部分病人在發病初期,往往難以相信與接受,關節炎也是需要長期吃藥的疾病。

  診斷類風溼性關節炎最重要的依據,是關節附近滑膜軟組織因為發炎造成的腫脹,而非單純的疼痛。患者通常關節反覆腫痛了一、兩個月,才輾轉來到風溼科就醫。類風溼性關節炎侵犯的關節部位,也許一開始比較少,最後常達到五個關節以上,診斷時,以手部關節評估為主,手指、手掌、手腕有七成以上,也會侵犯肩膀、膝蓋腳踝等關節。雖然可能發生在男女老少身上,但以中年女性為多,若是沒有積極就診或用藥,除了影響工作和生活外,更可能進展到破壞骨頭、關節變形,甚至殘障。

如何診斷類風溼性關節炎?
  為了及早遏止病情,並有效治療,美國風溼病醫學會和歐洲風溼病聯盟於2010年提出新的分類標準(詳見表一),評估「受侵犯之關節」、「血清學」、「急性發炎指標」、「症狀出現多久」等四個項目所得到的綜合分數,以診斷哪些病人將發展成類風溼性關節炎,若積分達到6分以上,即可診斷為類風溼關節炎。原則上,小關節發炎的數目愈多、類風溼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陽性或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CP)陽性、發炎指標升高或症狀持續超過六週,就愈符合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診斷。至於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如:乾燥症、紅斑性狼瘡或者手部的退化性關節炎等,也可能以慢性好發於手的關節炎表現,尤其是手部的退化性關節炎,通常侵犯手部最遠端的指間關節,雖然常會變形,然而不太會有軟組織的腫脹,一般而言,觸診只有皮包骨的感覺,因此要特別注意與類風溼性關節炎區分。診斷時,除了關節的觸診以外,在臨床上如有疑慮,也會抽血檢驗,應注意類風溼因子有時會出現假陽性,須配合關節症狀由醫師判讀。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
  確立類風溼性關節炎診斷後,及早接受藥物治療,是阻止關節破壞變形的不二法門。醫師通常會視關節炎的嚴重度,還有患者是否合併其他慢性病,給予不同的治療,可能包括:消炎止痛藥、類固醇、傳統免疫調節藥物(或稱抗風溼藥物),以及近年新發展的生物製劑(標靶治療)。傳統抗風溼藥物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藥效較慢,常常需要一、兩個月以上才看得出成果;而有些病情嚴重者,就算合用兩三種傳統藥物仍無法有效控制,此時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

  所謂生物製劑是針對發炎反應中異常的免疫機轉,雖然以生物科技製造出來的「標靶治療」效果較迅速,代謝上的副作用也相對較少,但是仍要注意感染的風險。另外,因為生物製劑所費不貲,需使用傳統抗風溼藥物或類固醇一定的時間和劑量以上,健保才會給付。

就醫小叮嚀
  不論使用哪些藥物治療,最重要的還是與醫師配合、討論、掌握自身病情;因為類風溼關節炎目前無法根治,只能控制,因此醫病之間配合追蹤和用藥,才能達到最好的病情控制。此外,亞東醫院的免疫風溼疾病支持團體「豐勉之友」,除了推廣正確的就醫觀念,也提供病友交流的機會。有時病友的現身說法、心情分享,勝過醫師的千言萬語,希望病友們在控制疾病的漫漫長路上,能與醫師及其他病友們互相攜手前進,享受人生。#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