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20年01月號 封面故事

放眼2020 全球企業永續發展新趨勢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永續發展服務部門、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 / 李宜樺主持會計師、林敬恩協理

  20189月,全球暖化造成阿爾卑斯山脈冰川消融,瑞士民眾穿著黑衣爬上海拔近3000公尺的皮措爾山(Pizol),為逝去的冰川舉行「送葬儀式」。今年8月,全世界最大雨林、有「地球之肺」美名、面積相當於美國國土面積一半的亞馬遜雨林,野火肆虐蔓延更甚於往年,連美國太空總署的衛星圖像都看得一清二楚,引發各國政府疾呼採取行動,並抨擊巴西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毫無積極作為。11月至今,澳洲東南部野火不斷延燒,其中,民眾搶救被大火燒燙傷,卻依然爬回樹上、欲和棲地共存亡的無尾熊,這段新聞更在全世界瘋傳,令人不忍!


  2019年是地球最遭罪的一年,以上這些令人怵目驚心的場景,看似離我們很遙遠,與企業營運更不相干,但真是如此嗎?

  英國牛津字典去年12月選定「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為2019年度代表字,但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份於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資誠全球永續會議上,這個詞已是與會者熱議的焦點,換言之,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已不足以形容全球環境面臨的處境,我們需要立即採取行動,才能減緩氣候變遷,避免造成不可逆的環境傷害緊急狀態。

  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更已點出,「極端氣候」和「氣候變遷」是當前人類經濟的最大風險。國際碳揭露專案(CDP)報告亦指出,許多企業仍低估氣候變遷的風險,並公佈全球200多家大型上市公司預測氣候變遷將會造成合計近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損失,且接下來5年就會深受其害!對企業而言,在認知態度、實際執行、具體呈現上,究竟該如何回應這些看似遙遠,其實迫在眉睫的火線議題?

一、氣候緊急狀態影響企業營運,企業轉型永續模式勢在必行
  隨著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廣受全球重視,現今企業經營不只是極大化股東收益、追求EPS,也需要追求企業社會責任CSR,從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參與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著手,並且全面反應企業的價值與影響力。

  「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而言,從過去只是「奢侈品」般,額外成立基金會、捐贈做慈善的概念,如今已然變成消費者、員工、社會、甚至是投資人,用以評鑑一家企業的「放大鏡」,CSR不狹隘地等於做慈善、做公益,而「永續」也不是只講環境面的永續;廣義而言,國際上與其講CSR,更寧願談「永續發展」,融入企業的產品設計、生產流程、市場布局,甚至是永續營運規劃策略。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在ESG方面管理良好的企業,在市場上表現既穩定又優異。因此,未來企業對永續發展抱持正確認知,並轉型永續營運模式,已是大勢所趨。

二、循環經濟將大行其道,並體現在供應鏈管理上,亞洲市場更加顯著
  根據麥肯錫一項報告顯示,高達9成的Z世代消費者希望企業負起保護環境與社會的責任,這波勢力不容小覷。據統計,美國光是Z世代的消費力道就高達3,500億美元,預估2020年將佔全球消費力的40%,未來Z世代的永續倡議行動將更加蓬勃發展,企業若想和消費者站在一起、獲得消費者認同,就不得不重視這個趨勢。

  不只Z世代,隨著全體消費者的減碳意識越來越強烈,企業製造產品不能只採取「眼不見為淨」(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的模式,而必須積極把永續的概念注入產品與服務設計上,從設計、生產、包裝到銷售,負起對環境與社會的責任。因此企業將更有意識地導入「循環經濟」,採用更能減少廢棄物,甚至回收再利用的循環生產與銷售模式,國際上也早已視「循環經濟」為最重要的趨勢和策略。

  例如:雀巢開始採用再生包裝,搶攻Z世代的口袋;加拿大造紙大廠Rolland成功使用沼氣當能源,或利用回收水以減少廢棄物;國外有洗髮精業者發起「續瓶」企劃,設置「洗髮精填充站」,消費者拿舊瓶裝新洗髮精可享折扣優惠,宣示其力求減少廢棄物的精神。

  根據非營利組織Forum For The Future調查,未來亞洲將是循環經濟的發展重鎮,原因有三:
1. 至2030年為止,亞洲的中產階級消費力道將達59%,這些人口大多是千禧世代的消費者,將更有意識地選擇零汙染的產品,也將影響業者的作為。
2. 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在亞洲相當盛行,要確保家族企業屹立不搖,就要更注意企業社會責任。
3. 拜網路科技與物流技術進步所賜,稍一不甚就會惡名傳千里,影響企業營利和聲譽。

三、永續金融推升全球永續發展,帶動企業量化風險與價值
  去年11月底的「全球企業永續論壇」(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Forum),資誠特別舉辦「國際永續評比與永續金融」(DJSI x Sustainable Finance)場次,邀請執行全球DJSI道瓊永續指數評比的瑞士RobecoSAM AG總監Edorado Gai、PwC澳洲永續部門總監Helen Schuler、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台達電子等國際永續領域專家與國內產業先進,一同探討永續金融如何驅動企業的永續作為。

  為什麼要關注永續金融?因為全球永續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也就是永續金融的落實,唯有資金擁有者 (包含股票債券市場、銀行、保險業、信託基金、私募基金、家族基金等),能夠真正將資金挹注到永續領域、支持企業永續發展,所謂的再生能源開發使用、節能生產與產品、智能創新與研發、資源有效使用循環等低碳經濟、共享經濟或循環經濟等議題才能被實踐,全球永續發展也才有真切的續航力。

  企業要回應永續金融的趨勢、吸引機構投資人的青睞,如何在氣候變遷的課題下,將營運及財務上無形的風險、機會、社會價值予以量化,是無可避免的功課。以下為幾個值得注意的新趨勢:
1.永續會計準則SASB(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有效整合揭露財務及非財務績效
  企業透過以國際報導框架如GRI編纂的CSR報告書,涵蓋ESG重大議題,有助於自我盤點、體檢永續發展成果。但為了使企業更有效率地回應國際機構投資人,目前國際上出現最新的報導框架SASB永續會計準則(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依據不同產業,規範企業在財報之外,必須揭露的永續重點項目,讓投資人一目了然地看到企業永續發展的目標設定與重點成效,整合揭露財務及非財務績效。

2.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強化揭露氣候變遷相關財務風險
  國際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 TCFD)已於2017年6月發布企業對應氣候變遷財務資訊揭露的架構與指引,可協助企業說明在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財務衝擊,以提供投資人更多參考資訊。目前國際各永續評比機構如DJSI,也已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納為評比要點。

  多家臺灣企業永續發展指標型企業已與資誠合作導入TCFD,例如台達電子與元大金控便將氣候變遷引發之風險與機會的財務影響予以量化,優化公司的管理決策,並供金融體系將氣候議題反應至其訂價基礎。其中,台達電子率先在2017年的年報中,依TCFD架構進行氣候變遷資訊揭露,元大金控也導入TCFD,將其方法學融入營運與金融商品服務的設計與管理。

3.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遠傳電信善用貨幣化工具,讓CSR看得到Input,更算得出Impact
  去年12月「社會價值國際研討會」(Social Valu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9)首次移師亞洲,並於臺灣舉行,由推動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方法學的英國「社會價值國際Social Value International」與「台灣社會影響力研究院」主辦,身為會員的資誠永續亦主持「SROI 導入最新趨勢與案例分享」圓桌會議,解析臺灣近兩年企業導入SROI的最新趨勢。

  資誠永續統計,由臺灣發布、經認證且公開的SROI報告書,數量為全球第二(僅次於英國)、亞洲第一(佔 72 %),其中高達77%的SROI報告書為資誠所執行。SROI可將無形的企業社會參與、CSR公益專案成效予以貨幣化,作為企業在公益投資、內部決策、CSR策略佈局時的重要參考依據,進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社會影響力。DJSI於2017年新增「衝擊量測與評價(Impact Measurement & Valuation)」題組,就是為了滿足投資人需求,詢問企業是否量化社會影響力。

  2017年遠傳電信在資誠協助下,完成並發表全球第一本正體中文版的「預測型」SROI報告書,針對年度「寶衛地球 讓愛遠傳」環境教育專案,算出每投入新臺幣1元,可創造3.17元的價值,並成為決策的重要參考指標,及時優化專案執行方法,2018年再度進行「評估型」SROI報告,提高專案後續的社會價值,成為全臺第一家針對同一專案以SROI方法學進行管理並發布預測型及評估型SROI報告書的企業,充分展現遠傳永續管理的遠見。

  SROI讓CSR不只看得到Input,更能計算出Impact,成為企業和公益組織管理公益活動的參考指標,協助企業衡量(Measure)、管理(Manage),並且極大化(Maximize)公益活動創造的影響力價值。
結語
  放眼全球,投資人持續關注企業如何整合揭露財務與非財務績效,因此,企業對內須評估ESG面向可能遭遇之風險與機會,藉由系統化及貨幣化工具進行揭露,回應外部要求與挑戰,才能在日趨嚴峻的氣候及市場環境下洞察永續先機。在這關鍵時刻,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已經不夠真切,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才是我們的真實處境。這些企業必然面對的火線議題,您,準備好了嗎?#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