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3年06月號 生活情報

漫談江浙菜──松鼠魚

豫章工商 / 陳文靜
  江浙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其中,「江」指江蘇南部(蘇州、無錫、上海一帶),而「浙」則是太湖流域(嘉興、湖州、杭州一帶)。因其地理位置及人文環境不同,一般又可分為杭州菜、揚州菜、蘇州菜、寧波菜、上海菜等五大菜別。其中,「杭州菜」比較重視選料,且注重原味,講究菜餚之色澤與外型,烹調時以大火快炒為主,以爆、炒、燴、炸見長,清淡、新鮮、脆爽為其特點。「揚州菜」亦注重食材的選擇,非常重視刀工、火候,且強調食材之原汁、原味,以煨、燉之慢火菜見長。而「蘇州菜」由於地理位置接近太湖流域,漁獲豐富,因此最擅長海鮮、河鮮之烹調,但口味偏甜。至於「寧波菜」也因地理位置關係,用料以海鮮為主,烹調法著重蒸、烤、燉,鮮嫩軟滑為其特色,口味較重。廣為台灣人熟知的「上海菜」,則是集江浙菜之大成,卻又獨樹一格,相較於其他菜別,味道較適中,烹調也著重在紅燒、煨和蒸。

  江浙菜有所謂四小件、四大件、八小盆、八大盆之菜色,其中,「四小件」係指四樣小點心,常見的包括:蘿蔔絲餅、銀絲捲、春捲、燒賣、蟹殼黃及各類酥餅……等。「四大件」則是分量較多之點心,如八寶飯、豆沙芋泥、酒釀湯圓與炒年糕……等。「八小盆」指八種可以事先預備好之冷菜,例如:烤麩、蔥烤鯽魚、雪菜百頁、油燜筍、醉蟹、水晶肴肉、紹興醉雞……等。而「八大盆」則是八大樣熱菜,也是統稱的主菜(大菜),著名的包括紅燒下巴與紅燒黃魚。

  
本期介紹的「松鼠魚」,亦屬於道地的江浙菜,融合了大廚精湛之刀工,再加上深受台灣人喜愛的糖醋風味,據說也是清朝乾隆皇帝最喜歡的菜色之一。其製作手法是將魚肉切成菱格狀,再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由於成品外型貌似松鼠而得名。現在,就讓我們來試試吧!
  
【材料】
  鱸魚1尾、薑3~4片、青蔥1支、青椒1/4片、紅椒1/4片、黃椒1/4片、洋蔥1/4個

【調味料】
  番茄醬4大匙、白醋4大匙、米酒1大匙、糖4大匙

【做法】
1. 鱸魚去除魚鱗、內臟,清洗乾淨後,先切下魚頭,將魚頭剖開。魚身切開後攤平,切下兩側魚肉,剔除大骨,再將魚肉直切成菱格紋狀,且每一刀都必須深入魚肉,但不要全部切斷,讓魚皮保持完整。

2. 將薑切成片狀,蔥切成段狀,混合米酒後,抹在魚身上以去腥。醃漬約15分鐘後,再將地瓜粉均勻抹在魚身(切口處都要沾上地瓜粉)

3. 起一油鍋,將油燒熱至160℃後,先將魚頭炸至呈金黃色,再抓住魚尾,將整尾魚倒提,使魚肉散開,放入油鍋中油炸定型,再略為翻動,炸至呈淡金黃色時,開大火逼油,使之金黃酥脆後,再撈起瀝乾油汁備用。

4. 將洋蔥、青椒、紅椒、黃椒切成菱形片,過油備用。

5. 將鍋燒乾後,放入油燒熱,再將番茄醬炒香炒亮,加入糖,炒出糖色,再將洋蔥、紅椒、黃椒放入鍋中拌炒,之後加入白醋與米酒,用少許太白粉芶芡後,拌入青椒。起鍋前再加入些許香油,並將煮好的醬汁淋在炸好的魚上。

【補充:魚類的選購與保存】
1. 選購魚貨時,應留意魚身完整、魚肉結實且有彈性,魚鱗需緊實附著在魚身上,表面沒有黏液、血水,魚身帶有海藻味,而非腥臭味。魚鰓呈鮮紅色,嘴巴與魚鰓密合緊閉,魚眼則澄清透明,魚腹不能有凹陷。

2. 魚貨買回家後,需先除去魚鱗、內臟、魚鰓等,洗淨後放入冰箱冷藏。若是預備隔日烹調,則需放入冷凍庫保存。

3. 魚類的保鮮十分重要,且鮮度只能保存,無法恢復。因此,海鮮食品買回家後應儘快食用完畢,才可品嚐到其鮮度與美味。若是到餐廳食用海鮮,最好選擇清蒸烹調法,最能吃出海鮮的鮮甜。

*********************************************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