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3年11月號 生活情報

惱人酷酷嗽 小心慢性肺阻塞

亞東醫院胸腔內科 / 王秉槐醫師
  天氣轉涼,辦公室或家中可能又開始出現咳嗽聲。很多人以為,「常常酷酷嗽」是因為氣管不好,但其實可能罹患了「慢性阻塞性肺病」而不自知。依世界衛生組織估算,199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尚佔主要疾病的第十二位,2000年時,全球死於慢性阻塞性肺病已有274萬人,預估到2020年時,慢性阻塞性肺病將上升至全球主要疾病的第五位。至於台灣,慢性阻塞性肺病在1999年為第十一大死因,2010年時已上升為第七大死因,成長之快速,十分值得警惕。

何謂慢性阻塞性肺病?
  究竟何謂「慢性阻塞性肺病」?通常是因為長期吸菸或環境污染等,吸入污染物,引起氣管及肺泡之慢性發炎。由於氣管慢性發炎會造成氣道阻塞,而肺泡慢性發炎則會造成肺氣腫,使得氣泡過度膨大,擠壓氣管,同樣也會導致氣道阻塞。每個人影響部位的嚴重程度不一,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了「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兩種疾病。對於肺功能的傷害,通常是緩慢且隨著時間逐漸惡化,一旦造成傷害,幾乎無法恢復。此外,肺功能不佳,容易影響運動能力,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質、威脅其性命。除了對肺部造成影響之外,近年來的研究更顯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所造成的慢性發炎會擴及全身,造成營養狀況不佳、加速動脈硬化,進而增加感染或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如何判斷是否罹病?
  當患者有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時,應懷疑是否為慢性阻塞性肺病;首先要確認是否長期曝露於有害的氣體下,除了吸菸之外,室內或室外的空氣污染,例如過度曝露於職業場所的粉末和化學物質下,或曝露於烹飪產生的煙霧下,都會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由於許多疾病也會出現類似症狀,因此需要透過胸部光片及肺功能檢查來區分。

  很多病友知道,久咳不癒或呼吸不順時,必須照攝胸部X光片,然而,慢性阻塞性肺病初期,X光檢查大多正常,很多人因此誤以為自己氣管不好,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等到發現罹病,通常已有相當程度的肺功能受損,治療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胸腔醫學會呼籲,抽菸超過10年以上或40歲以上者,每年健檢時,都應進行肺功能檢測,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吸菸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最主要的原因,研究證明,任何年齡或菸齡的病人,戒菸後都可有效減緩肺功能(FEV1)下降和病情惡化的速度,因此,若能及早戒菸,將會是最正面有效的解決辦法。畢竟吸菸除了會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之外,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甚鉅,包括:罹癌機會大增、加速動脈硬化,導致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等;此外,旁人吸入二手菸後,也容易出現呼吸道症狀和罹患慢性阻塞性肺部,可謂害人害己。所幸目前戒菸藥物已有新進展,不僅是各式尼古丁替代物,更有從腦部抑制抽菸欲望的藥物,大大增加了戒菸成功的機會。

生病了,能治癒嗎?
  一般而言,支氣管擴張劑是主要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藥物,其中包括:口服及吸入型的支氣管擴張劑,以及這些藥物的混合治療。藉由支氣管擴張劑,可讓狹窄的支氣管擴張,改善病患的症狀。雖然國人對於吸入型藥物,初次接受度都不高,但吸入型藥物可直接進入氣管,發揮效用,身體吸收的比例很少,因此可以將全身性副作用降到最低。近年來發現,支氣管擴張劑與類固醇混合吸入治療,對於改善肺功能、減少急性惡化,會有些許幫助。至於許多人擔心類固醇的副作用,例如:發胖、水腫、皮膚變薄、骨質疏鬆……等,也無需多慮,因為吸入性的劑量僅口服的千分之一,且直接進入氣管,所以這些副作用都不會發生。不過,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吸入器,正確地使用吸入器十分重要。

  至於非藥物治療方面,建議活動時會喘的患者,不妨參與肺部復健運動,以改善活動能力。而在運動的選擇上,最好能運用到大肌肉群,且能模仿日常生活的動作,例如:散步、舉手運動等。一般而言,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使用上肢動作比只用下肢動作更費力,因此,適當進行上肢運動訓練的肺部復健課程,可減緩病患日常生活的氣喘狀況。頻率方面,以每週三~五天,每次30分鐘為宜。另外,呼吸訓練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包括:腹式呼吸與噘嘴呼吸,以減少呼吸頻率和增加吸氣量。呼吸訓練隨時可以練習,每天至少三次,一次至少十分鐘。若出現缺氧、腳部水腫的患者,長期使用氧氣(每天給與予超過15小時)亦可延長壽命,改善水腫及活動能力。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可以透過早期發現,及早治療的,只要遠除菸害,出現慢性咳嗽、呼吸不順時及早就醫,配合醫生指示用藥,並積極參與肺部運動復健,就能讓這個疾病對健康的影響降到最低。

*********************************************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