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3年11月號 生活情報

看見,亦是一種抵達──《看見》讀後感

遠東聯石化揚州 / 陳燕


作者:柴靜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柴靜——火柴的柴,安靜的靜,如果一個人的姓名與她的性格有著必然聯繫的話,就不難理解這個外表溫婉,氣質恬淡的文藝女子,為何會有一種從骨子裡迸發出的倔強與堅強。她始終站在離新聞最近的地方,以她的犀利敏銳、堅定與堅持,歷練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

  十年之間,從非典(SARS)、汶川地震,到家庭暴力、藥家鑫事件,再到環境污染、徵地,以及華南虎照等剛性的調查報導,作為一個引導觀眾直擊事實與現場的記者,她真誠直白的記錄了淹沒在熱點話題背後的動人細節。人性的善惡、內心的掙扎,都通過她的採訪讓我們看見,也讓我們看見了這十年她在工作中的成長與歷練。

  《看見》這本書記錄了新聞裡的人,一章就是一個專題採訪,帶給我們的有感動、有憤恨,也有沉重與深思。柴靜表示,她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只是選擇留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誠如她所說:「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職就是不安。」此書的辭藻沒有浮誇華麗的粉飾,更不會矯揉造作,無病呻吟,她將感性與理性的比例調和得近乎完美。這樣的報導讀起來即使潸然淚下,也不會覺得有失公允。

  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三段故事:
1.「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故事中描述的是非典(SARS)時期的事。「沒有人叫我做這個節目,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來、能不能播。但我不管那麼多,心裡就剩了一個念頭──我必須知道。」柴靜的這段話充分展示了她作為一個記者的職業素質,她的勇氣與執著令人欽佩。白色口罩、白色隔離服、白色病床單,何止北京,當時整個中國都籠罩在白色恐懼之中,日常生活完全癱瘓,隨著疑似病例日復一日的劇增,恐懼像馬蜂群般散開,盯住了人們。明明是最樸實的文字,卻讓我們感受到生命之重。

2.「沉默在尖叫」:這個單元提供了我們直視「家庭」這個最小社會單元的機會。門吱呀一聲關上後,裡面上演著怎樣的驚心動魄?一直隱忍、逆來順受的女性,如何拯救自己?話題既抑鬱又沉重。柴靜描述:「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當受害女性選擇殺死暴力的根源,並確實令家暴者死亡的那一刻,這一切彷彿得到終結。可是,母親殺死了父親,父親入土,母親入獄,最終可憐的還是無辜的孩子。這樣的事實發人深省,除了同情,我們是不是能做得更多一些?人的一生,要被自己的弱點綁架多少次?道德不是沒有弱點,只是我們必須看清它,然後抑制它。

3.「藥家鑫開車撞人/殺人事件」:這是從一件交通事故反映的社會現象,深層折射出現在家庭的教育問題。此篇報導附上了一張藥家鑫雙手彈琴的照片,同樣的一雙手,可以彈奏高雅的音樂,也可以兇殘的將尖刀刺入已被自己撞傷的受害者的胸膛,矛盾中帶著些許諷刺。是他錯了?還是他父母的家庭教育錯了?我們要拿什麼拯救孩子?拿什麼拯救教育?本案苦主張妙死了,藥家鑫死了,但如果這一切隨著生命的結束而消失,他們就白白的死了。所以,一個事件的產生,它背後衍生的問題要多思多想。

  此書中,多數採訪報導直揭事實的背後,剝絲抽繭的褪去一層層偽飾的布幔,孰是孰非的標籤變得難以界定,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的內心與大海一樣深不可測,善良邪惡之念都在瞬息萬變中一觸即發。人們追逐幸福的初衷是一致的,但在邁向幸福的路途中,總會被塵世所羈絆,導致內心忿恨扭曲,做出傷人不利己之事。人格毀滅的背後,不單是為了利益或報復,而與他所處客觀的大環境與主觀的內心世界息息相關。很多熱門話題爆出後,我們總是習慣性的站在受害者這邊,痛斥為非作歹之人,但再進一步報導他為什麼扭曲至此、造成彌天大禍時,又會情不自禁的滋生出同情及無奈的歎息,哀其不幸,痛其不爭。這本採訪書稿讓我瞭解,是非對錯並非表面呈現,更不可人云亦云,柴靜說的很對:「要在清水裡嗆嗆,血水裡泡泡,鹹水裡滾滾」再做定論。對於已發生的事情,不要只當作是非題來討論,要用解析的方式層層漸進,感性的瞭解,理性的判斷,就像剝洋蔥,剛開始時只會有些刺鼻,剝至最後,或許你已淚流滿面。

  愛倫堡曾說過:「石頭就在那兒,我不僅要讓人看見它,還要讓人感覺到它。」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不過,軟並不表示脆弱,而是韌性。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盲人摸象」的故事,我們不能只接觸事物的邊角,就急於下定論,因為,真相常隱藏在涕淚交加之後,我們需要提醒自己,決不能走到探尋真相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我們的眼睛是個容量巨大的流覽器,那是世界上最瑰麗、最奇妙的一雙眼睛,它們也許不大,但時刻都可光彩奇異,盛裝著許多迷人的故事。打開那扇「心靈的窗戶」,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我們不僅要看見,還要抵達。揭開表面的迷糊,還原最真實的事與最真實的人。

*********************************************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