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號 心動時刻
白霧深深 雲海茫茫
遠東聯(揚州) / 陳燕
蘇軾有云:「一年好景君需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秋風颯爽,桂花飄香的十月,遠東聯的同事們睿智選擇於此佳季登高望遠,十四壯士攻頂團吹起了攀登黃山之衝鋒號,期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將秋日成熟豐收之美盡收眼底。
眾人懷揣著崇敬的心抵達山腳,企盼立即感受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希望「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讚美詞名實不虛。在大自然面前,遊人渺小的像假山上的一隻螞蟻,乘坐索道至半山腰後,接下來的一切都得「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了。
路途中,山風起處,松濤轟鳴,峰巒遠近,巨壑深谷,霧色繚繞,不知前方道路幾何?如果沒有貴人指路,迷失在這茫茫霧海乃必然也。攻抵黃山之巔「光明頂」時,大霧彌漫,殊不知已身處雲海中;霎時的撥雲見日,竟為眼前的偉岸驚得凝噎無語,只見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卷緩緩舒展,這樣的鋪陳,只應天上有,要不錯愕是非人。滿目之間,是接天連壤的白,都說「水靈動、山沉穩」,這一刻山也不甘寂寞,在迷霧中搖曳,若隱若現。一層層白色紗幔籠罩著,大山像是蓋著白紗的新娘,委婉的輕撥面紗探望,又害羞的縮身嬌蔵,「猶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撥弄著遊客的心,好個若即若離,即使「神筆馬良」復活,也無法將這份縹緲的美形諸筆墨,普羅大眾就更不用說了,就算絞盡腦汁,也找不出任何溢美的文字來抒發此刻的震撼,在大自然面前,「人間煙火」式的讚美,已顯得蒼白無力了。
黃山的霧色,賦予了它靈動多變的視角,更加添了它的神秘與朦朧。正如清代詩人金照所描述:「黃山變態自天空,移步看看又改容」,黃山的巍峨因忽濃又淡,時遠還近之「霧」的元素,而創造了剛中帶柔的靈氣,一靜一動彼此映襯,相互交融,那一份「白」,籠罩在每一寸能到達的空間,厚薄變換,肆意張揚,無拘無束。俯視雲海茫茫,身處白霧深深,浮沉在這一片白色的雲海霧帳裡,清新、雅致之情感油然而生,轉個身卻又悵想興起、迷網羅織,讓人思想飄渺、思緒紛沓。
霧氣凝成的水滴潮濕了衣裳,遊人不約而同穿起了五顏六色的雨衣,整個山頭無預警的,被點綴的色彩斑爛,這邊各彩點點閃動,那邊單色長龍緩移。夕陽謝幕,暮色不知不覺襲來,天光卻仍湛藍如洗,漫天的星辰像墜入大海的寶石,擠眉弄眼,月光溫柔的輕撫黛青色的山嵐,一顆顆筆直的奇松精神煥發,在夜色中枝幹輕搖,微風刷過松針,傳來窸窣細語。萬籟俱靜的山上,遠山枕著棉花似的雲海睡熟了,頑皮了一天的霧氣回家了,遊人如我也帶著一身的疲憊就寢了,夢裡卻是悸動反側的,先睹了明日的黃山一絕──日出雲海。
淩晨四點,旅館內已有動靜,不一會兒就人聲鼎沸了,大夥兒全副武裝、包裹嚴實地準備搶佔看日出的最佳山頭。等我們一行人出門眺望,只見一片黑壓壓的人頭攢動。努力塞進人群中的我已被淹沒,多希望可以擁有姚明一樣的身高,好讓我在浩浩蕩蕩的人群中輕鬆盡飽眼福,然而,此刻也只能盡量踮起腳尖,高舉相機,和眾人一起抓拍「白雲倒海忽平鋪,三十六峰連吞屠」的奇觀。
憑台遠眺,目之所及,無不是茫茫雲海。紅日未出,遠處幾縷朝霞,染紅了東方。據預測,此日六點零八分是觀日出的最佳時機,時間越接近,緊張的氛圍越濃烈。早起的鳥兒們翹首以盼,可是漫天的雲兒淘氣地成群結對,總是在看到希望曙光之時,又將空中堆起了繚繞的灰色屏障,讓眾人在歡呼雀躍與垂頭喪氣的情緒之中跌宕起伏。浩瀚的雲海與朦朧的霧氣交相輝映,縷縷清煙時起時伏,此刻的山頂已成人間仙境。閉上雙眼,張開臂膀,想像自己在雲海中遨遊,騰雲駕霧,乘風歸去,得道成仙,深深地陶醉在自己的遐想中。遺憾的是,太陽並沒有準點從虛無飄渺的雲海中躍出,一股強勁的山風過後,雲煙四散,整個紅日驀地突破重圍躍入眼簾,剎那間,陽光普照大地,驅散了晨曦的清寒。一切若有若無若、漸行漸遠的景色,忽然變得清晰通透,沐浴山間第一縷陽光的幸福之感,在每位迎霞人的面頰上閃現,寒風中刺骨的等待,原來是如此值得。
黃山就是一幅純淨的中國水墨畫,巍峨連綿的群山,形態萬千,一棵棵奇松破石而出,玉樹臨風,針葉鮮碧。大氣磅礴自是不在話下,然而,讓我流連忘返的卻是仙境似的雲霧深深,大自然這位造型師,為黃山添加了一顰一笑、似靜還動的妝點,妙手幻化出千姿百態,無一日,甚至無一時相同。縱然已自黃山歸來數日,那種夢幻般的美麗,卻已深刻入裡,魂牽夢縈的久散不去。
結尾詩:
白霧深深 萬丈薄紗輕飛揚,
雲海茫茫 柔情繾綣如波漾;
翠松無數 破壁而生訴堅強,
奇峰羅列 爭相競秀意深長。
*********************************************
眾人懷揣著崇敬的心抵達山腳,企盼立即感受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希望「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讚美詞名實不虛。在大自然面前,遊人渺小的像假山上的一隻螞蟻,乘坐索道至半山腰後,接下來的一切都得「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了。
路途中,山風起處,松濤轟鳴,峰巒遠近,巨壑深谷,霧色繚繞,不知前方道路幾何?如果沒有貴人指路,迷失在這茫茫霧海乃必然也。攻抵黃山之巔「光明頂」時,大霧彌漫,殊不知已身處雲海中;霎時的撥雲見日,竟為眼前的偉岸驚得凝噎無語,只見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卷緩緩舒展,這樣的鋪陳,只應天上有,要不錯愕是非人。滿目之間,是接天連壤的白,都說「水靈動、山沉穩」,這一刻山也不甘寂寞,在迷霧中搖曳,若隱若現。一層層白色紗幔籠罩著,大山像是蓋著白紗的新娘,委婉的輕撥面紗探望,又害羞的縮身嬌蔵,「猶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撥弄著遊客的心,好個若即若離,即使「神筆馬良」復活,也無法將這份縹緲的美形諸筆墨,普羅大眾就更不用說了,就算絞盡腦汁,也找不出任何溢美的文字來抒發此刻的震撼,在大自然面前,「人間煙火」式的讚美,已顯得蒼白無力了。
黃山的霧色,賦予了它靈動多變的視角,更加添了它的神秘與朦朧。正如清代詩人金照所描述:「黃山變態自天空,移步看看又改容」,黃山的巍峨因忽濃又淡,時遠還近之「霧」的元素,而創造了剛中帶柔的靈氣,一靜一動彼此映襯,相互交融,那一份「白」,籠罩在每一寸能到達的空間,厚薄變換,肆意張揚,無拘無束。俯視雲海茫茫,身處白霧深深,浮沉在這一片白色的雲海霧帳裡,清新、雅致之情感油然而生,轉個身卻又悵想興起、迷網羅織,讓人思想飄渺、思緒紛沓。
霧氣凝成的水滴潮濕了衣裳,遊人不約而同穿起了五顏六色的雨衣,整個山頭無預警的,被點綴的色彩斑爛,這邊各彩點點閃動,那邊單色長龍緩移。夕陽謝幕,暮色不知不覺襲來,天光卻仍湛藍如洗,漫天的星辰像墜入大海的寶石,擠眉弄眼,月光溫柔的輕撫黛青色的山嵐,一顆顆筆直的奇松精神煥發,在夜色中枝幹輕搖,微風刷過松針,傳來窸窣細語。萬籟俱靜的山上,遠山枕著棉花似的雲海睡熟了,頑皮了一天的霧氣回家了,遊人如我也帶著一身的疲憊就寢了,夢裡卻是悸動反側的,先睹了明日的黃山一絕──日出雲海。
淩晨四點,旅館內已有動靜,不一會兒就人聲鼎沸了,大夥兒全副武裝、包裹嚴實地準備搶佔看日出的最佳山頭。等我們一行人出門眺望,只見一片黑壓壓的人頭攢動。努力塞進人群中的我已被淹沒,多希望可以擁有姚明一樣的身高,好讓我在浩浩蕩蕩的人群中輕鬆盡飽眼福,然而,此刻也只能盡量踮起腳尖,高舉相機,和眾人一起抓拍「白雲倒海忽平鋪,三十六峰連吞屠」的奇觀。
憑台遠眺,目之所及,無不是茫茫雲海。紅日未出,遠處幾縷朝霞,染紅了東方。據預測,此日六點零八分是觀日出的最佳時機,時間越接近,緊張的氛圍越濃烈。早起的鳥兒們翹首以盼,可是漫天的雲兒淘氣地成群結對,總是在看到希望曙光之時,又將空中堆起了繚繞的灰色屏障,讓眾人在歡呼雀躍與垂頭喪氣的情緒之中跌宕起伏。浩瀚的雲海與朦朧的霧氣交相輝映,縷縷清煙時起時伏,此刻的山頂已成人間仙境。閉上雙眼,張開臂膀,想像自己在雲海中遨遊,騰雲駕霧,乘風歸去,得道成仙,深深地陶醉在自己的遐想中。遺憾的是,太陽並沒有準點從虛無飄渺的雲海中躍出,一股強勁的山風過後,雲煙四散,整個紅日驀地突破重圍躍入眼簾,剎那間,陽光普照大地,驅散了晨曦的清寒。一切若有若無若、漸行漸遠的景色,忽然變得清晰通透,沐浴山間第一縷陽光的幸福之感,在每位迎霞人的面頰上閃現,寒風中刺骨的等待,原來是如此值得。
黃山就是一幅純淨的中國水墨畫,巍峨連綿的群山,形態萬千,一棵棵奇松破石而出,玉樹臨風,針葉鮮碧。大氣磅礴自是不在話下,然而,讓我流連忘返的卻是仙境似的雲霧深深,大自然這位造型師,為黃山添加了一顰一笑、似靜還動的妝點,妙手幻化出千姿百態,無一日,甚至無一時相同。縱然已自黃山歸來數日,那種夢幻般的美麗,卻已深刻入裡,魂牽夢縈的久散不去。
結尾詩:
白霧深深 萬丈薄紗輕飛揚,
雲海茫茫 柔情繾綣如波漾;
翠松無數 破壁而生訴堅強,
奇峰羅列 爭相競秀意深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