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22年10月號 生活情报

别以为「骨松」离你很远

亚东医院骨科部 / 吴凯文医师
播放语音

  「骨质疏松症」是骨科诊间常见的疾病,却是最常被忽略的疾病,因为症状初期不易察觉,等到对身体造成影响,后果往往不堪设想。本期「保健网」将带您了解这个沉默的疾病。


386N03几岁会出现「骨松」?

  许多人以为「银髮族」才会罹患骨质疏松症,其实不然。曾有一位40岁出头的轻熟女,因为腰椎骨折前来就诊,原以为该名患者是因为从事劳力工作或是出车祸,才导致骨折,问诊后发现,受伤的原因竟然只是「移机车」。

  相信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移机车会造成严重的腰椎骨折?原来患者停经得早,加上家族遗传,使得骨质疏松症提前找上门。最终经过2~3年的復健治疗,症状才稍有好转。

 

认识「骨质疏松症」

  人的骨骼会随着年龄产生变化,在台湾,约有3成50岁以上的民众患有骨质疏松症,尤其是女性停经后,雌激素减少,骨质流失速度更快,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机率比男性多出6至8倍。除此之外,生活习惯和个人身体状况也会影响骨本流失速度,当骨头被掏空到无法执行原有的支撑功能,骨质疏松症已经缠身。

  症状初期,大多数患者仅发觉自己身高缩水,认为是老化现象,不以为意,但随着骨质流失到一定程度,骨头随时可能因为轻微外力碰撞就断裂,严重者甚至连咳嗽、搬东西…等日常行为,都可能导致骨折。

  一旦骨折,最可怕的是后续照护成本和併发症。诊间常见骨质疏松症患者因跌倒造成髋部骨折,根据统计,一位髋部骨折患者的医疗花费平均达NTD20万以上,因骨质疏松症导致髋关节骨折的死亡率更高达20%,相当于乳癌末期死亡率。此外,若是患者开刀后长期卧病在床,也容易併发泌尿道发炎、褥疮,甚至无法咳痰引发肺炎的情况也时有所闻,严重者可能危及性命。不仅如此,数据也显示,曾发生严重骨折的患者,5年内再次骨折的比率高达30%,因此「预防胜于治疗」才是正确的观念。

 

如何自我检测?

  民众可透过简单的自我检测,了解是否出现骨质疏松症状。首先,将屁股与背部紧贴墙壁,如果后脑杓无法贴到墙壁,且空隙超过3公分,表示驼背状况异常,建议尽速到医院进行骨密度测试。

 

「骨松」的预防与治疗

  骨质密度大约在20~35岁时达到最高峰,之后每年以0.5~2%的速度流失,因此建议自35岁开始存骨本,并保持适度运动、晒太阳、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

  若是已经罹患骨质疏松症,目前治疗的药物大致分为口服与注射剂型,使用频率从每日一次到一年一次不等,选择相当多元。其中,双磷酸盐类的药物效果较持久,45~64岁的患者只需两年注射一剂,65岁以上则是一年半注射一次,即可长时间保护骨质,且使用上相对方便。虽然药物难免会有副作用,但不必过于忧心,应规律的接受治疗、每两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尽可能维护骨骼健康。

#

回上一页  回单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会喜欢的Recommend

活动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