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號 专题报导
与时俱进 亚东技术学院秀出产业力
远东人月刊 / 编辑室辑
从2008年开始,亚东技术学院师生一路征战韩国、莫斯科、马来西亚、德国、法国……等各个国际发明展,抱回多项金、银奖座,让台湾技职院校的实作能力跃上国际舞台! 然而,比起得奖,帮助学生在职场舞台上站稳脚步,出类拔萃,才是技职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有监於此,亚东技术学院特别强调产学接轨,突显技职院校的优势。本期徐泽志校长将为大家解析,亚东技术学院如何透过师资精进及课程设计,让学生学有专长,秀出产业力。 |
亚东技术学院徐泽志校长
师资进修 产学同步创新
「身为技职院校,与产业的互动较其他学校更为重要。」徐校长一语道破技职院校的重点任务。而要加强与产业间的连结,不论教师或学生,都必须下足功夫,「尤其老师的产业能力更是关键,」徐校长认为,「学生创新力的激发以及课程设计的成效都与此息息相关。」为此,校方也特别设计了「广度研习」、「深度研习」及「深耕计画」三种进修模式,鼓励老师走出校门再进修。
「广度研习」是由学校主导,与厂商合作开设研讨会以及短期课程,除了校内教师之外,并广发英雄帖,邀请他校教师一同参与。「深度研习」则是鼓励教师们组成小组,前往业界短期实习,除了师法业界,也可贡献所学,加强双方互动。至於「深耕计画」更是长达一学期或整学年的计画,由校方提供留职留薪的待遇,鼓励参与计画的老师留在企业服务,唯一的义务是必须到校讲授一门课;而接受服务的企业则必须提供学校赞助金,作为未来产学合作的基金。徐校长进一步补充,「前年已有教师前往亚东工业(苏州)服务,近日更跨出关系企业,到永丰余公司进行『深耕』计画,希望未来的触角能更广泛。」
以上三项计画,目的皆为使师资能与时俱进,和产业界同步成长。此外,徐校长也坚持,「教师每年所做的研究必须能帮助课程更新,否则课程永远归课程,同学无法得知外界的脉动。」因此学校每年挑选6~10门课给予教案补助,由教师们提出产学合作计画,并说明如何将计画的相关成果带入课程。而「产业协同教学」也是产业课程设计相当重要的一环,主要是邀请业界专业人士担任讲师,进行6周的课程教学。由於每年邀请不同的业界师资,讲授不一样的课程,教师可以透过现场旁听,与学生一起吸收、学习新知,未来也能将相关知识融入自己的课程中,使学生的学习更容易衔接。
专业模组 跨界整合学习
除了将产业元素加入课程,跨领域的「学程模组」更是帮助学生整合技术的实用设计。徐校长解释,「所谓『模组』,是专业课程的组合,也就是『课程套餐』的概念。亚东学生从大二开始进入模组式学习,每个学系有两~三个专业课程模组,例如:电机系的『嵌入系统模组』、资管系的『数位内容应用模组』等,藉此强化课程的实用性。」
有监於现代科技皆非单一的专业技术可以达成,因此完成模组课程後,校方还进一步安排「学程」的学习,将类似模组跨系整合,帮助学生们整合技术。目前亚东技术学院设有「资通讯产业学程」、「健康照护产业学程」和「三创产业学程」三大学程,帮助不同学系与学院交流互通。三大学程研究中心并提供相关主题的论坛讲座,例如:三创中心的专利、智慧财产权讲座……等。徐校长分析,「同学们经过模组、学程的学习,加上中心提供的讲座,最後还要参加竞赛或实习,并跟着老师进行专题和产品设计,如此学习才能更有系统性、更完整,也更看得出效果。」
产业学院 提早职前训练
为了更进一步与产业接轨,亚东技术学院去年特别成立「产业学院」,其中,「远东企业学园」乃结合集团各企业资源,以讲座、专题、参访、实习等方式拓展实务教学,第一年先针对大环境及企业文化进行概略介绍,第二年则分门别类,训练学生专业能力与技术;第三年再引导学生进入企业长期实习。徐校长观察到,「以往实习期间较短,当学生训练完成後,实习已经接近尾声,无法为企业带来实质帮助,『产业学院』的成立正可以减少训练时间的浪费,并且深入、有系统地训练人才,让实习制度发挥更大成效。」
此外,远东百货日前因板桥MEGA CITY店开幕,需要大量人才,尤其是楼管人员,而一般学校并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因此希望亚东协助培训学生相关职能,以减少日後衔接的落差。徐校长表示,「我们正积极研拟将这部份课程纳入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相信不但对学生未来的实习、就业有帮助,企业也可从课堂上发掘出更多人才。」
产业学院办理至今,徐校长发现,学生们对於所参与的公司及产业都产生了高度兴趣,也更严肃、认真的看待实习机会,「只要配合学生的目标,协助其专业的养成,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及成效自然就会展现出来。相信他们毕业後,一定能对关系企业有所贡献!」
产学合作 加强实务研发
虽然「产业学院」才刚起步,但亚东技术学院与远东关系企业间的合作却由来已久。以亚东医院为例,每年与学校进行的合作计画即多达20件,今年更预计在六月份结合资通讯及健康照护两大领域,利用亚东医院、远东通讯园区及学校三地,展示「远距技术」应用的成果发表,其中部分设备是由学校师生所研发,除了应用在健康照护、睡眠品质监测上,也对通讯园区门禁安全及环境监控有很大的帮助。徐校长强调,「此项专案共结合四、五个科系,并整合两个研究中心,未来希望能够让产学合作的计画再扩大。」
而在纺纤材料领域的研发上,亚东技术学院也有重大突破,去年学校与「兴采实业公司」合作,将咖啡渣所含的纤维萃取成纱,成功制成除臭、排汗、抗紫外线的环保咖啡衣,并在匹兹堡发明展中勇夺金牌。由於兴采实业公司是由亚东毕业校友所创立,因此,这份产学合作的成果也让徐校长备感欣慰,「很多从亚东创新育成中心毕业的校友都与学校保有良好互动,愿意在毕业後继续带领学弟妹进行产学合作,这是一个十分正向的循环。」
课程地图 成功接轨职场
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能更符合职场需求,亚东技术学院也发展出完整的「课程地图」。「建制『课程地图』之前,必须先进行产业访谈,每个学系至少访谈10家公司,再根据不同的产业需求,规划设计相关课程。」徐校长强调,「这是相当耗时、复杂的工作,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新资料,才能跟上产业脉动。」
对於产业实务面的用心,让亚东技术学院赢得不少外界肯定,今年2月份远见杂志出版的大学专刊中,亚东技术学院在私立技职校院产学合作绩效方面即名列前茅,包括:「争取产学经费与效率」名列第十、「产学合作参与广泛程度」名列第十、98至100年「专利件数」名列全国公私立大学第十五……等。「目前剩下『智慧财产权衍生的权利金』部分还没入榜,这是下一阶段努力的目标。」徐校长笑着说。
尽管已经写下这些好成绩,面对逐年降低的出生率,徐校长也坦言,「招生仍是一项压力,尤其对私校而言更是沉重。」为此,校方积极发挥利基,包括:地点、传统、校友、声誉……等,并且不断强化现有的课程内容。「以纺纤材料科系为例,随着产业结构变更,台湾的材料纤维、纺织、制衣科系目前已所剩无几,很多年轻学子认为,这些科系过於传统,但实际上,这个产业在台湾已渐渐朝高科技、创新的领域发展,未来的潜力及空间都非常大,因此我们今年将材料纤维系分成两组,一是材料应用,一是织品设计,透过适时调整,提供学生更多元的选择。」此外,对於某些学校以开设餐饮等热门科系做为招生的解决之道,徐校长也持不同的看法,「教育不应一昧追随潮流,各校过度招生,容易导致相关人才提早饱和,学生毕业後的出路、待遇,甚至是就业环境,都可能不如预期,反而失去了技职院校的意义。」
坚持技职院校应走的道路,亚东技术学院在徐校长的带领下,不畏大环境变化,积极将自身立基与产业发展结合,真正让「产业力」转化为学生与学校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