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2年05月號 專題報導

與時俱進  亞東技術學院秀出產業力

遠東人月刊 / 編輯室輯

  2008年開始,亞東技術學院師生一路征戰韓國、莫斯科、馬來西亞、德國、法國……等各個國際發明展,抱回多項金、銀獎座,讓台灣技職院校的實作能力躍上國際舞台!

  然而,比起得獎,幫助學生在職場舞台上站穩腳步,出類拔萃,才是技職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有鑑於此,亞東技術學院特別強調產學接軌,突顯技職院校的優勢。本期徐澤志校長將為大家解析,亞東技術學院如何透過師資精進及課程設計,讓學生學有專長,秀出產業力。

亞東技術學院徐澤志校長


師資進修 產學同步創新
  「身為技職院校,與產業的互動較其他學校更為重要。」徐校長一語道破技職院校的重點任務。而要加強與產業間的連結,不論教師或學生,都必須下足功夫,「尤其老師的產業能力更是關鍵,」徐校長認為,「學生創新力的激發以及課程設計的成效都與此息息相關。」為此,校方也特別設計了「廣度研習」、「深度研習」及「深耕計畫」三種進修模式,鼓勵老師走出校門再進修。

  「廣度研習」是由學校主導,與廠商合作開設研討會以及短期課程,除了校內教師之外,並廣發英雄帖,邀請他校教師一同參與。「深度研習」則是鼓勵教師們組成小組,前往業界短期實習,除了師法業界,也可貢獻所學,加強雙方互動。至於「深耕計畫」更是長達一學期或整學年的計畫,由校方提供留職留薪的待遇,鼓勵參與計畫的老師留在企業服務,唯一的義務是必須到校講授一門課;而接受服務的企業則必須提供學校贊助金,作為未來產學合作的基金。徐校長進一步補充,「前年已有教師前往亞東工業(蘇州)服務,近日更跨出關係企業,到永豐餘公司進行『深耕』計畫,希望未來的觸角能更廣泛。」

  以上三項計畫,目的皆為使師資能與時俱進,和產業界同步成長。此外,徐校長也堅持,「教師每年所做的研究必須能幫助課程更新,否則課程永遠歸課程,同學無法得知外界的脈動。」因此學校每年挑選6~10門課給予教案補助,由教師們提出產學合作計畫,並說明如何將計畫的相關成果帶入課程。而「產業協同教學」也是產業課程設計相當重要的一環,主要是邀請業界專業人士擔任講師,進行6週的課程教學。由於每年邀請不同的業界師資,講授不一樣的課程,教師可以透過現場旁聽,與學生一起吸收、學習新知,未來也能將相關知識融入自己的課程中,使學生的學習更容易銜接。

專業模組 跨界整合學習
  除了將產業元素加入課程,跨領域的「學程模組」更是幫助學生整合技術的實用設計。徐校長解釋,「所謂『模組』,是專業課程的組合,也就是『課程套餐』的概念。亞東學生從大二開始進入模組式學習,每個學系有兩~三個專業課程模組,例如:電機系的『嵌入系統模組』、資管系的『數位內容應用模組』等,藉此強化課程的實用性。」

  有鑑於現代科技皆非單一的專業技術可以達成,因此完成模組課程後,校方還進一步安排「學程」的學習,將類似模組跨系整合,幫助學生們整合技術。目前亞東技術學院設有「資通訊產業學程」、「健康照護產業學程」和「三創產業學程」三大學程,幫助不同學系與學院交流互通。三大學程研究中心並提供相關主題的論壇講座,例如:三創中心的專利、智慧財產權講座……等。徐校長分析,「同學們經過模組、學程的學習,加上中心提供的講座,最後還要參加競賽或實習,並跟著老師進行專題和產品設計,如此學習才能更有系統性、更完整,也更看得出效果。」

產業學院 提早職前訓練
  為了更進一步與產業接軌,亞東技術學院去年特別成立「產業學院」,其中,「遠東企業學園」乃結合集團各企業資源,以講座、專題、參訪、實習等方式拓展實務教學,第一年先針對大環境及企業文化進行概略介紹,第二年則分門別類,訓練學生專業能力與技術;第三年再引導學生進入企業長期實習。徐校長觀察到,「以往實習期間較短,當學生訓練完成後,實習已經接近尾聲,無法為企業帶來實質幫助,『產業學院』的成立正可以減少訓練時間的浪費,並且深入、有系統地訓練人才,讓實習制度發揮更大成效。」

  此外,遠東百貨日前因板橋MEGA CITY店開幕,需要大量人才,尤其是樓管人員,而一般學校並沒有這方面的課程,因此希望亞東協助培訓學生相關職能,以減少日後銜接的落差。徐校長表示,「我們正積極研擬將這部份課程納入專業選修課程的學分,相信不但對學生未來的實習、就業有幫助,企業也可從課堂上發掘出更多人才。」

  產業學院辦理至今,徐校長發現,學生們對於所參與的公司及產業都產生了高度興趣,也更嚴肅、認真的看待實習機會,「只要配合學生的目標,協助其專業的養成,學生們的學習動力及成效自然就會展現出來。相信他們畢業後,一定能對關係企業有所貢獻!」

產學合作 加強實務研發
  雖然「產業學院」才剛起步,但亞東技術學院與遠東關係企業間的合作卻由來已久。以亞東醫院為例,每年與學校進行的合作計畫即多達20件,今年更預計在六月份結合資通訊及健康照護兩大領域,利用亞東醫院、遠東通訊園區及學校三地,展示「遠距技術」應用的成果發表,其中部分設備是由學校師生所研發,除了應用在健康照護、睡眠品質監測上,也對通訊園區門禁安全及環境監控有很大的幫助。徐校長強調,「此項專案共結合四、五個科系,並整合兩個研究中心,未來希望能夠讓產學合作的計畫再擴大。」

  而在紡纖材料領域的研發上,亞東技術學院也有重大突破,去年學校與「興采實業公司」合作,將咖啡渣所含的纖維萃取成紗,成功製成除臭、排汗、抗紫外線的環保咖啡衣,並在匹茲堡發明展中勇奪金牌。由於興采實業公司是由亞東畢業校友所創立,因此,這份產學合作的成果也讓徐校長備感欣慰,「很多從亞東創新育成中心畢業的校友都與學校保有良好互動,願意在畢業後繼續帶領學弟妹進行產學合作,這是一個十分正向的循環。」
  
課程地圖 成功接軌職場
  為了確保學生的學習能更符合職場需求,亞東技術學院也發展出完整的「課程地圖」。「建製『課程地圖』之前,必須先進行產業訪談,每個學系至少訪談10家公司,再根據不同的產業需求,規劃設計相關課程。」徐校長強調,「這是相當耗時、複雜的工作,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更新資料,才能跟上產業脈動。」

  對於產業實務面的用心,讓亞東技術學院贏得不少外界肯定,今年2月份遠見雜誌出版的大學專刊中,亞東技術學院在私立技職校院產學合作績效方面即名列前茅,包括:「爭取產學經費與效率」名列第十、「產學合作參與廣泛程度」名列第十、98至100年「專利件數」名列全國公私立大學第十五……等。「目前剩下『智慧財產權衍生的權利金』部分還沒入榜,這是下一階段努力的目標。」徐校長笑著說。

  儘管已經寫下這些好成績,面對逐年降低的出生率,徐校長也坦言,「招生仍是一項壓力,尤其對私校而言更是沉重。」為此,校方積極發揮利基,包括:地點、傳統、校友、聲譽……等,並且不斷強化現有的課程內容。「以紡纖材料科系為例,隨著產業結構變更,台灣的材料纖維、紡織、製衣科系目前已所剩無幾,很多年輕學子認為,這些科系過於傳統,但實際上,這個產業在台灣已漸漸朝高科技、創新的領域發展,未來的潛力及空間都非常大,因此我們今年將材料纖維系分成兩組,一是材料應用,一是織品設計,透過適時調整,提供學生更多元的選擇。」此外,對於某些學校以開設餐飲等熱門科系做為招生的解決之道,徐校長也持不同的看法,「教育不應一昧追隨潮流,各校過度招生,容易導致相關人才提早飽和,學生畢業後的出路、待遇,甚至是就業環境,都可能不如預期,反而失去了技職院校的意義。」

  堅持技職院校應走的道路,亞東技術學院在徐校長的帶領下,不畏大環境變化,積極將自身立基與產業發展結合,真正讓「產業力」轉化為學生與學校的「競爭力」!

*********************************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