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號 领航者的话
大学教育 为年轻一代找出路
元智大学 / 张进福校长
世界各国政府现在几乎都很关注青年失业的问题,台湾亦然,有人说台湾今天走到这个地步,应该归咎於台湾的大学太多,大学文凭变得不值钱。或者说,我们把高中的教育延迟到大学才教,而真正的专业学习,就必须到研究所的课程学习,整个高等教育变得浅碟,再加上产业结构与人力供应的失衡,造成台湾就业市场需求与供应有落差。
提到台湾的产学落差,如以大学教授研究成果与产业界之间的连结而言,落差比起多年前已大幅缩小,如今专利与技术移转成绩,相较过去已有很大进步;另一种产学落差,是指学生毕业後进入职场很难立即上手,需要一段长时间再训练。产业界认为学术界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好用,学用落差大,造成产业找不到人才;而学生毕业又苦於找不到工作,面临失业的窘境。这部份产业与学界各有不同看法,学界总认为他们不为某一特定产业或企业培训可以立即上线的人手,而是调教共同需求的核心能力。其实,企业雇主最了解人力需求和学用落差所在,与其一味抱怨,倒不如走进围墙内的学校,积极参与有助於缩短落差的活动或教学,共同分担培育人才的责任。
过去产业界与大学的合作,多是高阶主管到校参与讨论提供建言,或到大学兼课,最近则特别强调专业实习制度,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实习,提早了解企业的运作,适应企业的文化;另外还有业师到校协同教学,以及送老师到产业界蹲点学习……等。这些方法其实都很好,问题是如何落实,这三个策略(校外实习、协同教学、校外研习)如要全面实施,势必需要产业界许多时间、物力与人力的配合。
而大学太多,该归责於谁?整个高等教育从早期的高度管制,到後来教育部第一阶段开放,都只限於配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工学院,当时成立的元智、长庚等工学院,後来才逐步改制成大学。另一阶段的开放,是地方向中央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即「县县有大学」,例如:高雄技术学院(现为高雄第一科大)、台南艺术学院、花莲的东华大学、南投的暨南国际大学,以及稍後就地改制的联合大学、宜兰大学……等;第三阶段就全面开放,包括许多专科学校升格改制为技术学院、科技大学,所以现在高中生只要想上大学,人人都有大学可念,至於学业完成後,是否具有专业竞争力,则是另项待严肃检视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自问,台湾是否需要菁英教育?菁英领导社会的进步,但菁英是否需以菁英教育来培养,能否从普及教育胜出?这麽多年以来,总听到很多人批判「一代不如一代」,但我并不同意,毕竟台湾还是持续进步,如果一代不如一代,进步是不会发生的。很多人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够用功、踏实,专业能力不比从前,但是这一代的年轻人,很容易接触新的资讯,吸收的速度很快,只是不够紮实,目不暇给当然不容易深入。科技的进步、电脑和网路的普及,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像早期那般辛苦,毋须土法炼钢,可以透过电脑辅助学习许多技术。而社会结构的改变,一方面使台湾的环境比五十年前富裕很多,另方面生养的孩子少了,每个孩子受到的照顾也相对多了,安逸的社会里,如何让年轻人持续保有企图心和竞争力,这才是重点。
至於如何培养学生的职场竞争力?现在已是全球化时代,我不认为在台湾受教育的学生,未来一定要在台湾工作,只要他们的竞争力足够,就可以流通全球。如果台湾的人才具有全球流通(GLOBAL MOBILITY)的能力,除了在华人的职场(如:新加坡、中国大陆、香港等)流通,甚至可到欧美工作,这才代表台湾教育成功。台湾的制造业如果只是锁定本地市场,怎会有今天的格局和规模?但如何让学生拥有国际竞争力?一要有紮实的核心专业能力,二来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如外语、简报能力等,三则是要有组织能力、文化适应力等,若要训练这些能力,在教育上必须要有相当的投资。坦白说,台湾一直属於低成本的高等教育,地摊式的低成本高教,无法生产高品质人才,这是台湾社会结构的问题,十分复杂。
台湾目前这麽多大学,而学生数却越来越少,要如何保持学校生源不断,学校的投资和办学绩效相对重要。元智大学的财务状况在私立大学中算是相当健全,在教育上绝对是负责任的私立大学,不输给国立学校。而在学生培育上,元智大学不只是专注专业课程的训练,课堂以外的学习更是重点,过去如:元智国际志工、圆梦计画、出国交换……等计画,不只训练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也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眼光;新世纪领袖与业师计划则提供元智学子独特菁英培训计画,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与社会菁英接触学习。
另外,在就业方面,元智大学有远东集团作为後盾,目前正执行远东人才培育筹备方案,即是桥接学习与就业的计画,提早让学生到集团内企业实习,表现优异者,毕业後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102年度将提供202名额给元智学子,此乃大学与产业合作发挥最大之综效,创造双赢局面之最佳案例,也是元智不同於其他大学的优势之一。
*********************************************
提到台湾的产学落差,如以大学教授研究成果与产业界之间的连结而言,落差比起多年前已大幅缩小,如今专利与技术移转成绩,相较过去已有很大进步;另一种产学落差,是指学生毕业後进入职场很难立即上手,需要一段长时间再训练。产业界认为学术界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好用,学用落差大,造成产业找不到人才;而学生毕业又苦於找不到工作,面临失业的窘境。这部份产业与学界各有不同看法,学界总认为他们不为某一特定产业或企业培训可以立即上线的人手,而是调教共同需求的核心能力。其实,企业雇主最了解人力需求和学用落差所在,与其一味抱怨,倒不如走进围墙内的学校,积极参与有助於缩短落差的活动或教学,共同分担培育人才的责任。
过去产业界与大学的合作,多是高阶主管到校参与讨论提供建言,或到大学兼课,最近则特别强调专业实习制度,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实习,提早了解企业的运作,适应企业的文化;另外还有业师到校协同教学,以及送老师到产业界蹲点学习……等。这些方法其实都很好,问题是如何落实,这三个策略(校外实习、协同教学、校外研习)如要全面实施,势必需要产业界许多时间、物力与人力的配合。
而大学太多,该归责於谁?整个高等教育从早期的高度管制,到後来教育部第一阶段开放,都只限於配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工学院,当时成立的元智、长庚等工学院,後来才逐步改制成大学。另一阶段的开放,是地方向中央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即「县县有大学」,例如:高雄技术学院(现为高雄第一科大)、台南艺术学院、花莲的东华大学、南投的暨南国际大学,以及稍後就地改制的联合大学、宜兰大学……等;第三阶段就全面开放,包括许多专科学校升格改制为技术学院、科技大学,所以现在高中生只要想上大学,人人都有大学可念,至於学业完成後,是否具有专业竞争力,则是另项待严肃检视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自问,台湾是否需要菁英教育?菁英领导社会的进步,但菁英是否需以菁英教育来培养,能否从普及教育胜出?这麽多年以来,总听到很多人批判「一代不如一代」,但我并不同意,毕竟台湾还是持续进步,如果一代不如一代,进步是不会发生的。很多人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够用功、踏实,专业能力不比从前,但是这一代的年轻人,很容易接触新的资讯,吸收的速度很快,只是不够紮实,目不暇给当然不容易深入。科技的进步、电脑和网路的普及,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像早期那般辛苦,毋须土法炼钢,可以透过电脑辅助学习许多技术。而社会结构的改变,一方面使台湾的环境比五十年前富裕很多,另方面生养的孩子少了,每个孩子受到的照顾也相对多了,安逸的社会里,如何让年轻人持续保有企图心和竞争力,这才是重点。
至於如何培养学生的职场竞争力?现在已是全球化时代,我不认为在台湾受教育的学生,未来一定要在台湾工作,只要他们的竞争力足够,就可以流通全球。如果台湾的人才具有全球流通(GLOBAL MOBILITY)的能力,除了在华人的职场(如:新加坡、中国大陆、香港等)流通,甚至可到欧美工作,这才代表台湾教育成功。台湾的制造业如果只是锁定本地市场,怎会有今天的格局和规模?但如何让学生拥有国际竞争力?一要有紮实的核心专业能力,二来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如外语、简报能力等,三则是要有组织能力、文化适应力等,若要训练这些能力,在教育上必须要有相当的投资。坦白说,台湾一直属於低成本的高等教育,地摊式的低成本高教,无法生产高品质人才,这是台湾社会结构的问题,十分复杂。
台湾目前这麽多大学,而学生数却越来越少,要如何保持学校生源不断,学校的投资和办学绩效相对重要。元智大学的财务状况在私立大学中算是相当健全,在教育上绝对是负责任的私立大学,不输给国立学校。而在学生培育上,元智大学不只是专注专业课程的训练,课堂以外的学习更是重点,过去如:元智国际志工、圆梦计画、出国交换……等计画,不只训练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也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眼光;新世纪领袖与业师计划则提供元智学子独特菁英培训计画,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与社会菁英接触学习。
另外,在就业方面,元智大学有远东集团作为後盾,目前正执行远东人才培育筹备方案,即是桥接学习与就业的计画,提早让学生到集团内企业实习,表现优异者,毕业後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102年度将提供202名额给元智学子,此乃大学与产业合作发挥最大之综效,创造双赢局面之最佳案例,也是元智不同於其他大学的优势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