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5年08月號 生活情报

空气中的隐形杀手──PM2.5

亚东医院胸腔内科 / 张晟瑜医师
  「医师,为何我咳嗽都不会好 ?」
  蓁蓁是位20岁的大学生,有着超龄的憔悴脸庞,充满血丝的眼睛下方挂着黑眼圈,伴随鼻头的皱纹,我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在询问病史前,心中已有初步的答案。

什麽是PM2.5
  台湾人口密集、高楼林立,大气中飘浮着许多细悬浮微粒,这些由固体颗粒或液滴组成的微粒,直径只有二.五微米以下,因此称为PM2.5。他们来自於汽机车和工厂所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以及不定期的境外沙尘暴,严重影响空气品质,且常与元素碳、有机碳、硝酸盐、硫酸盐、氯盐、铵盐、矽、钠、铝、汞、铅、砷、戴奥辛等物质进行光化学反应,形成具有毒性的衍生性细悬浮微粒,藉由日常的呼吸运动沉积在人体的肺泡里。

  根据国外研究,PM2.5指数与人口死亡率呈高度正相关,环保署也指出,台湾冬季中南部的PM2.5平均每立方公尺约35~40微克,全台平均则是每立方公尺22.7微克,都超出每年15微克的标准。

粒径(pm)

粒径大小说明

<100 称「总悬浮微粒」 (TSP),约为海滩沙粒,可悬浮於空气中。
<10 称「悬浮微粒」 (PM10) ,约为沙子直径的1/10,容易经由鼻腔之鼻毛与弯道到达喉咙。
2.5~10 称「粗悬浮微粒」 (PM2.5-10),约头发直径的1/8~1/20大小,可以被吸入并附着於人体的呼吸系统。
<2.5 称「细悬浮微粒」 (PM2.5),约头发直径的1/28,可穿透肺部气泡,直接进入血管中,随着血液循环全身。
(资料来源:行政院环保署)

PM2.5对健康的影响
  这些环境中的悬浮微粒,会诱发呼吸道或全身性过敏,常见的症状是久咳不癒、鼻子过敏、眼睛乾涩、皮肤搔痒。临床上观察到,只要空气污染恶化,就会诱发过敏性气喘患者呈现胸闷、喘鸣、呼吸困难等症状,进而到医院门诊或急诊求助。

粒径(pm)

分布特性

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10 沉积於鼻咽 容易造成过敏性鼻炎,引发咳嗽、气喘等症状。
2.5~10 沉积於上部鼻腔与深呼吸道 造成纤维麻痹、支气管黏膜过度分泌,使黏液腺增生,引起可逆性支气管痉挛,抑制深呼吸,并漫延至小支气管道。
<2.5 10%以下沉积於支气管,约20~30%於肺泡 形成慢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扩张、肺水肿或支气管纤维化等症状。
<0.1 沉积於肺泡组织内 促使肺部之巨噬细胞明显增加,形成肺气肿并破坏肺泡。
(资料来源:行政院环保署)

  气喘是一种气管慢性发炎所引起的气流阻滞病变,它会反覆发作,同时也会自行缓解,或是经过适当的治疗而恢复,尤其好发在夜晚或是凌晨的时候。气喘病的形成有两大因素:一是过敏性体质及环境;一是过敏原诱发。过敏性体质跟遗传有相关性,通常易产生皮肤过敏、鼻子过敏,以及支气管过敏反应。当过敏性体质的人处在充满过敏原的环境中,如台湾常见的尘蟎、蟑螂、灰尘、猫狗毛屑及霉菌,就会在支气管黏膜造成一种持续的发炎状态。此时如果有诱发因素,像是天气变化、空气污染、二手菸、心理压力等,就会引发气喘。

  过敏性气喘病的防治除了要考虑遗传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去除环境中化学刺激物与过敏原等有害因素。另外,过敏性体质的病患只要接触少量过敏原,就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体内产生大量IgE(免疫球蛋白),造成过敏性气喘、鼻炎发作,因此,除了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类固醇抗发炎药物与抗白三烯素治疗之外,也可以使用抗免疫球蛋白E生物制剂来积极治疗。

  日常防护的部分,建议一般民众外出时,尽量戴上口罩,减少过敏原或细悬浮微粒的接触,并且避免长时间待在密闭场所,同时,每周清洗寝具外套(可先用55℃热水浸泡十分钟再清洗)。此外,使用除湿机时,应将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以减缓尘蟎生长速度,也可以利用空调,将室温保持在25℃~27℃,并定时清洗滤网。

  针对气喘病患,亚东医院也列出以下五点提醒,帮助病患进行自我照护,维持正常生活:
⊙正确使用药物
⊙不抽菸,并拒吸二手菸
⊙避免接触过敏原
⊙监测症状及肺功能
⊙适时寻求治疗



******************************************
回上一页  回单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会喜欢的Recommend

活动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