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8年05月號 封面故事

環保、高效、安全 遠揚啟動住宅建案新紀元

遠東人月刊 / 編輯室採訪整理

  台北遠東通訊園區(Tpark)近年隨著南北兩座綠生態公園陸續完工、全球知名企業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的進駐,利多話題不斷,也吸引不少民眾紛紛打探,這座智慧科技園區裡,除了尖端產業、環保生態之外,是否也規劃了高質感的住宅建案?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本期「封面故事」特別由遠揚建設與遠揚營造的第一線人員,帶您搶先一窺新建案的特色。


建案設計高效化 低碳永續樂活居
  位於台北遠東通訊園區(Tpark)一隅、緊鄰捷運亞東醫院站的遠揚新建案,既有智慧科技園區的高科技感,也兼具自然人文景觀,更難得的是,擁有交通地利之便,對正準備購屋的族群來說,可說是理想住宅的首選。

  正因為肩負著殷殷期盼,在規劃設計之初,遠揚團隊即定下了高標準。「有鑒於綠建築已是新建案的必然趨勢,我們一開始即以『銀級綠建築』為目標,不僅審慎挑選建材,並特別留意基地保水、廢棄物減量、CO2減量、綠化量、日常節能、水資源、汙水垃圾、室內環境等指標,希望利用住宅調節微氣候,加上本案的建蔽率只有25%,為法定建蔽率的1/2,可在高密度的都市建築中,為住戶留下大量的開放空間,讓住戶享受低碳好生活。」負責專案規劃設計的遠揚建設林於璋襄理如是說。

  除了環保功能,地處高科技通訊園區的住宅建案,當然也得具有高效能的特色。尤其因應二代宅、三代宅的需求,傳統制式化隔間已不合潮流所需,能夠依據不同時期的空間需求,做彈性化的隔間才是王道。然而,傳統施工模式中,鋼筋模版組立後,需待機電管路配置完成,才能進行灌漿作業,換言之,所有管路均埋設於混凝土內,如此一來,不但建築工程與水電工程相互牽制,影響施工進度,住戶日後若有維修管線的需求,還得打鑿壁體才能修繕。為此,承建工程的遠揚營造特別引入Skeleton-Infill (SI工法),張圻襄理解釋:「若將房屋的結構體與機電管路視作人體的骨骼與血管,SI工法即是先架設完成骨骼,再佈設血管,避免干擾彼此的施工進度,且當戶的管路可以當戶解決,未來維修不會產生擾鄰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室內隔間位置及管線位置不再需要相互牽就,管路更可採用集中式接頭,以減少接點,降低滲漏水的可能性,方便住戶在不變更廁所、廚房位置的前提下,任意改裝室內空間,讓房屋達到最佳使用效益。」

建築工程模組化 施工維修更簡易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人口結構的轉變,臺灣的建築業也漸漸產生質變,為了追求更高品質、高效率、高綠化的建築工法,並因應日後人力短缺及工安環保至上的建築環境,遠揚團隊此次捨棄了傳統的建築模式,改採更精密、品質更優良的預鑄工法,讓施工效能再提升。「預鑄工法又稱建築工業化,原是日本與荷蘭開發之技術,將建築材料預先在工廠端標準化大量生產,再送到工地現場組立接合,透過模組化、標準化及自動化的設計生產流程,減少現地施工項目,並可同步進行多種工程,大幅縮短施工日程,亦能減少天氣及工班不易控管等變數影響,無論工期、人力、施工品質及工地清潔環保等方面,均較傳統工法更好。」張圻襄理進一步補充:「在臺灣,預鑄工法通常應用於高科技廠房的建造,以符合快速建廠的需求,此次我們引進日商中鹿營造共同承攬工程,預鑄構件則由集團亞利預鑄負責製造及組裝,並邀請日本鹿島建設提供技術顧問支援,期能吸取日商豐富的預鑄工程經驗,並藉由此案,開啟臺灣建築預鑄工法新篇章。」

  不僅建築施工模組化,就連屋內的衛浴設備,遠揚也採取「整體衛浴」的模式打造。張圻襄理說明,「先在工廠生產完成天、地、壁等結構後,再以板片形式運抵施工現場,像積木一樣進行組裝,過程十分簡便,幾乎不需與其他工種有介面問題。」事實上,這種「整體衛浴」的做法以往較常使用於飯店等公共空間,近來因為住宅衛浴的滲漏水問題造成維修上極大困擾,因此,遠揚團隊認為,若能以「整體衛浴」的施工方式,將浴廁排水等管線,全部鋪設於本戶的高架地板下方,一方面可避免干擾樓下住戶,另方面日後維修時,也不再需要進入鄰居家中翻開天花板修繕,可徹底解決公寓大廈管線維修不易的弊病,有效減少衛浴空間滲漏水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透過定期檢查機制,可提早發現問題,預防損害擴大,而且衛浴以模矩化方式規劃,能最有效使用狹小的衛浴空間,組裝一套衛浴僅需4~6小時,更可有效減少施工時數,控制人力成本與不必要的耗材。

空間整合數位化 溝通省時又省力

  儘管已經利用各種高效工法縮短工時,但新建工程從開始到完工仍動輒數年,參與人員眾多,且專業程度皆不相同,難免發生人員溝通困難、認知落差等問題,若能藉由視覺化的平臺,讓所有專案參與者以同一模型進行討論,即可大幅提升討論的效率及正確性,解決傳統施工界面衝突的問題,有效推動工程的進行。為此,遠揚建設於工程初始即導入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作業系統,林於璋襄理強調:「此系統主要是將傳統施工的2D圖面,轉為帶有資訊之3D模型,在設計、施工階段,有利於計算房間面積、混凝土等數量,或是協助安排施工動線、展示設計變更前後之模型差異等,不但可減少傳統建築空間整合作業上的資源浪費及盲點,亦可提升品質、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減少災害,即使竣工後進入營運管理階段,模型中儲存之各種資訊,如元件品牌及型錄等,仍可作為日後維修管理之參考,可說是一套省時省力的系統。」

建物安全極大化 地震來襲不恐懼

  對於居住在建築物裡的民眾來說,數位化的資訊整合、彈性的空間應用固然重要,但建物安全更加重要,尤其身處地震頻仍的臺灣,免(隔)震建築絕對是居住安全最重要的一環。近年來,美、日、義、蘇、大陸等,亦投入大量資源進行隔震技術的研究。根據張圻襄理的觀察,「傳統房屋是採用『剛性抗震』的方法,通過增加截面尺寸,提高材料強度等級,以提升抗震能力,但缺點是破壞房屋結構,提高了工程造價,卻抵禦不了大地震,樑柱破壞、牆裂、磁磚掉落、門窗變形、家具傾倒、管線破壞等事件仍時有所聞。」

  有別於「剛性抗震」,新式的隔震建築採用「柔性抗震」的方法,在建築物基礎與地基之間,利用橡膠支座作為阻尼器(又名隔震器或隔震墊),以隔離、吸收地震的能量,使80%以上的地震能量無法傳遞,並將地震時建築物的擺動轉換為建築物對地面的橫向位移,以降低建築物扭曲及彎曲的機率,減輕其搖擺程度,進而減少地震對建築物構造和設備的破壞,提高住戶生命財產之保障,同時,亦能免除民眾對地震之恐懼。

  林於璋襄理透露,「隔震建築不僅可提高耐震等級達1.5倍以上,更棒的是,由於隔震器上部之結構強度可以折減,能降低混凝土斷面尺寸、鋼筋用量等結構造價約10%~35%,且室內空間也將因建築物構材尺寸縮減而增大,同時,還能大幅減少傳統房屋常見短柱效應、L型配置等不良問題,堪稱一舉數得。」

  看完上述介紹,您是否也想一睹新建案的廬山真面目?這座結合了未來建築工程趨勢潮流的創新住宅,預計於2021年正式完工,提供大家更環保、高效、安全的住宅新選擇,讓我們拭目以待!#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2)

何時開賣呢?

您好,請於遠揚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57580924551 )私訊留言,會有專人為您服務。

請問何時開始銷售

請問何時銷售?坪數?

您好,歡迎私訊遠揚營造公司的臉書,相關細節統一於臉書私訊回覆喔!https://www.facebook.com/%E9%81%A0%E6%8F%9A%E7%87%9F%E9%80%A0%E5%B7%A5%E7%A8%8B%E8%82%A1%E4%BB%BD%E6%9C%89%E9%99%90%E5%85%AC%E5%8F%B8-178708398872146/

顯示全部留言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