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9年06月號 生活情報

聰明吃粽 腸胃保重

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 / 陳冠至醫師

  端午佳節將至,餐桌上總少不了粽子應景,面對琳瑯滿目的甜粽、鹹粽、北部粽、南部粽……等,如何兼顧美味與健康?本期「保健網」特別由專業醫師提供吃粽攻略,減低粽子對身體的負擔。


最重要的原則︰節制、節制、節制
  粽子的主成分是不易消化的糯米,且屬於高油、高熱量及高升糖指數的食物,若是過量,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脹氣、消化性潰瘍或是胃食道逆流等症狀,因此,糖尿病、新陳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患的民眾更應忌口,建議一天不要超過一顆,否則不易控制血糖、血酯的數值。

慢性病患的吃粽撇步
  功能性腸胃疾病患者:這類病人平常容易脹氣,也就是俗稱的「胃ㄉㄨˋㄉㄨˋ」,食用粽子時,千萬不可狼吞虎嚥,宜細嚼慢嚥,如此既能享受美味,又可減少脹氣。此外,最好能趁熱吃,以減少腸胃不適。

  糖尿病患者:最好挑選含糖量及升糖指數較低的粽子,若是需要搭配果糖,也應酌量,並且嚴密監測血糖及聽從醫師、糖尿病衛教師的建議,最重要的還是切勿過量。

  心血管疾病患者:粽子大多偏油,食用過量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恐引發急性冠心症等症狀,建議挑選口味較清淡、含油量較少的粽子。

吃粽子最佳時機是白天
  享用粽子最好在白天,晚餐後應儘量避免,主要是因為粽子難消化,待在腸胃道的時間較久,且晚上腸胃道處於半休息狀態,太晚食用會增加腸胃道的負擔,不但使胃酸分泌增加,胃食道逆流及消化性潰瘍的問題也可能隨之而來。另外,本身若有膽囊結石或胰臟發炎病史的民眾也要當心,很容易因食用高油食物導致急性發病。

搭配高纖維蔬菜水果 均衡一下
  食用粽子時,建議搭配低升糖指數的水果,例如:奇異果、香蕉、蘋果、芭樂、小蕃茄等,有助於穩定血糖;另外,食用當季的絲瓜、竹筍、小黃瓜、空心菜等葉菜類,及消化酵素含量高的木瓜與鳳梨,則有助減少食用高蛋白食物後的腹脹感、幫助消化、刺激腸胃蠕動及軟化糞便,可減少便秘情形。

【各類粽子超級比一比】


  相信經過上述介紹後,大家對於聰明吃粽都有了基本概念,簡而言之,適量享用、細嚼慢嚥、搭配蔬果、當心腸胃不適、監控血糖/血酯,就能兼顧美味與健康。#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