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20年03月號 樂活職人

晚清中興第一名臣的識人之術

遠東新世紀 / 劉祖亮

  提到晚清名臣,絕大多數人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名字大概就是曾國藩,其功業不單是在軍事上創建湘軍,摧毀太平天國;在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也都有深遠的影響。例如,中國近代的第一艘自建輪船、第一所現代化的兵工學堂、第一批翻譯的西方書籍、第一批公費派遣的留學生…等,都因為他的倡議而一一實現,稱其為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並不為過。


  其實曾國藩並不是那種才華橫溢、天縱英明的奇才型人物,無論文采還是武略,他皆不如左宗棠;論協調折衝、戰略眼光,他也比不上胡林翼或是李鴻章。但是曾國藩的過人之處有三點,一是為政耐煩;二是個性堅毅,百折不回;三是有識人之能。關於前兩項,探討的書籍、文章可謂汗牛充棟,不再贅述,本文只聚焦於曾國藩的識人之術。

  曾國藩一生閱人無數,還把這些識人的經驗寫成《面經》一書,早期在臺灣的商務印刷館可以買到,現在估計只能到圖書館碰碰運氣了。書中提及觀察一個人能不能重用可以看四件事:講信用、有條理、無官氣、少大話,想來實在很有道理,歷百年仍不減其正確性。

  一、講信用:人無信用,就是做事不靠譜、說話不算數,這樣的人,長官不敢授權、授責,部屬難以心悅誠服。當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沒有誠信作為基礎,對個人的影響是被孤立,對團隊的影響則是分崩離析。無論為政,還是從商,信用都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所以商鞅在正式變法前要「移木建信」,而清末晉商的銀票之所以能夠匯通天下,也是因為「信用」二字。

  二、有條理:所謂有條理,就是做事有邏輯,能掌握事物之間繁複的關係與輕重緩急,清楚什麼事先做,什麼事後做,再複雜的事情也能剝絲抽繭的整理出頭緒,再有條不紊的完成。這種人的效率高,能夠抓到正確的方向,不會讓部屬像無頭蒼蠅似地瞎忙、做白工,也因為事情看得透徹,所以不會慌亂,能夠臨危授命,力挽狂瀾。

  三、無官氣:所謂的官氣,就是身段、架子。在職場總會遇到官雖不大,架子卻不小的人。這種人通常欠缺真材實料,只能以身段與架子作為權力與地位的表徵,所以用盡辦法擺場面,以顯示自己高人一等、與眾不同。他考慮的不是團體或企業的利益,而是如何才能顯得自己權傾朝野、高高在上。這種人的身邊最容易聚集溜鬚拍馬之輩,因為他只聽想聽的話,見不得比自己優秀的人才,更容不下相左的意見,往往會由戀棧權力走向利令智昏,對團隊或企業帶來莫大的傷害。

  四、少大話:人與人之間,在茶餘飯後,酒酣耳熱之際,偶爾吹吹牛皮並無傷大雅;但若吹成了習慣,就和滿口謊言相去不遠。凡是愛說大話的人,內心深處通常都極端自卑、缺乏自信,必須靠「大話」來壯聲勢;也因此在關鍵時刻容易猶豫不決,難當大任。三國時期的馬謖就是一例,他的問題劉備早就看出來了,所以在白帝城託孤時,特別叮嚀諸葛亮:「馬謖此人言語浮誇,超過其實際能力,不可重用。丞相要留意!」可惜諸葛亮沒有聽進忠告,造成街亭之戰大敗,導致蜀漢第一次北伐失利。

  現代商場競爭激烈,技術日新月異,即使是高科技產品也很難維持一年以上的技術優勢,創新服務更往往不及數月就被對手複製,甚至再創新。龐大的資本已不再是讓企業保持長久競爭力的最主要因素,能讓企業維繫不墜的是人才,是方方面面不同領域的人才,而企業主最要緊的就是尋找人才,並且放對位置,不斷地讓人力新陳代謝,以促進企業的活力;同時在企業內部的競爭中,擔任各方力量的平衡者與規則的仲裁者。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像諸葛亮這種才能與品德兼具的人畢竟千古罕見,因此,學習識人、知人的重點並不是挑選一個不世出的聖賢或是奇才,而是透過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掌握其秉性與能力,然後安排在正確的位子。以曾國藩來說,他的能力並非晚清第一,單憑其一己之力無法打敗太平天國,但清朝的中興將相十之八九都是他推薦的,左宗棠、李鴻章、劉坤一、郭松燾等,無一不是他所發掘,其之所以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原因即在此,而這也是現代企業主、高階經理人最應該借鏡之處。#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