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號 專題報導
「成功的品牌行銷」──吸引顧客的黃金法則
太平洋SOGO百貨 / 千葉康弘
去年全球受到美國「次貸風暴」波及,掀起了一股驚天動地的金融海嘯,重創了各國經濟,景氣至今仍未能完全復甦。以零售業來說,目前正面臨如何「增加來店客數」這個大難題。特別是面對已開發國家因少子化現象所導致的市場萎縮,以及伴隨著全球化腳步所衍生出的新的競爭型態,各家企業仍處在摸索的階段。但現實是殘酷的,不容許有稍微遲疑,只要應變能力稍差,即有可能立即被市場所淘汰。
另一方面,隨著市場變化,消費者的心理與價值觀也開始出現重大的變化,舊有的「顧客消費模式」正逐漸改變當中。
最近常從廠商哪兒聽到:「SOGO的客人真的很多耶!其他店家都相當冷清」的讚嘆。事實上,自去年開始,大環境不景氣,這種狀況似乎更為普遍,即便是SOGO也無法倖免,必須面臨業績衰退的窘境,相較於去年,來店客數也明顯下滑。如果要問我:「為什麼SOGO還能維持這麼多顧客呢?」恐怕一時也沒辦法給出正確的答案。但或許可以藉由這篇文章所闡述的想法,來解決大家的疑惑。
台灣的零售市場正邁入「由成長轉向成熟期」的過渡期。大約在6年半前,我剛到台灣的時候,當時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是4%,雖已過了高度成長的高峰期,但仍具備成長的條件,因此,所有產業仍能維持穩定發展。如今卻大不如昔,不但零成長,甚至是負成長的衰退期。現在零售業的業績低迷不振,並非只有「不景氣」這麼單純的原因,還包括了消費習慣的轉變。在經濟成長期,消費者傾向「什麼都想要」,相對的,當到了物質充裕的成熟期,消費者則傾向「只買需要的」;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快速的應變才是生存之道。
經濟成長期的企業策略是以「大眾行銷(MASS MARKETING)」為主流,亦即在業績成長可預期的前提之下,藉由銷售能力及行銷手法兩項利器的操作重複進行同質化的競爭。過往幾乎所有百貨公司皆以這樣的手法來擴大業績,尋求獲利。在經濟持續發展的那個年代來說,這個方法或許管用,這和以不動產的增值為前提所設計的次級房貸,在某種層面上或許是雷同的。
但時代改變了,經濟成長已無法期待。雖然有人仍樂觀地抱持著「一旦全球景氣復甦,業績就會再度回昇」的迷思,然而,景氣復甦後,業績就會回昇嗎?我不認為問題如此單純。因為當全球陷入景氣低迷時,消費者的價值觀已起了重大的改變,今後如果單靠景氣榮盛時期(成長期)我們常操作的大眾行銷手法「MASS MARKETING」,將無法獲得消費者的支持。
既然大眾行銷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在步入成熟期時,「品牌行銷(BRAND MARKETING)」的策略就越顯其重要性。所謂「BRAND MARKETING」並非網羅眾多知名品牌的意思,而是如何將「SOGO」這個企業當做一個品牌來經營。舉例來說,小籠包是一般中華料理中,頗具人氣的一道餐點,不少消費者幾乎一提及「小籠包」,立即會讓人聯想到「鼎泰豐」。這是因為它已在海內外打開知名度,品牌的價值受到肯定,且它的品牌價值是永垂不朽的。這即是單純的「商品」與「品牌」之間的不同之處。我們期望將「SOGO」這個企業賦予一個特殊的品牌價值,而非一般的百貨公司,使他在顧客心中擁有不同的地位。
那麼,何謂屹立不搖、堅實的企業品牌?我認為是能夠「勇於對顧客承諾,同時信守承諾的企業」。
在日本國內,有一家與其他同業採取截然不同操作策略的超市,其策略即是「完全不做宣傳」。相對於其他同業投入龐大的廣告經費,像是「印製大量夾報傳單」相互較勁,這家公司回饋顧客的承諾卻是「比其他店都便宜」。而為了能信守「比其他店都便宜」的承諾,公司盡最大的努力,將原本製作DM的經費,轉用於同業調查及降低商品進貨成本上,於是才能堅守與顧客的承諾,而這也是讓顧客持續光臨的秘訣所在。雖然這個企業的業績並非業界的翹楚,但業績高並不代表就可以被稱之為「堅實的企業品牌」,誠如前面所提及的鼎泰豐,雖然它的業績並非餐飲業界的NO.1,但是以企業品牌價值來說,絕對是居於NO.1的地位。
鎖定「不特定的大眾族群」來擴大業績佔比的大眾行銷手法已經式微,藉由企業的品牌價值來吸引追隨者,進而達成穩定獲利的品牌行銷,才能孕育出新時代的一線生機。「建立與顧客之間長期、穩固的信賴」才是成為「堅實企業品牌」的條件,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吸引顧客的黃金法則」。
我們必須明確知道「目前的消費者對我們有何期許?」又「我們該給顧客什麼樣的承諾?」,掌握這兩個關鍵,「品牌行銷」的工程才能開啟。再加上不論是在商品、服務、環境等各個層面都能全力以赴,不辜負顧客的期待,並持之以恆,才能被譽為顧客所公認之「卓越企業品牌」。
一個好的企業品牌如同企業的資產,過去22年以來,諸多前輩們為建立SOGO這個企業品牌的價值投注大量心血、不遺餘力,未來,我們被賦予的使命是承先啟後,讓「SOGO」這個品牌的價值更加發光發亮,能夠永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