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號 专题报导
「成功的品牌行销」──吸引顾客的黄金法则
太平洋SOGO百货 / 千叶康弘
去年全球受到美国「次贷风暴」波及,掀起了一股惊天动地的金融海啸,重创了各国经济,景气至今仍未能完全复苏。以零售业来说,目前正面临如何「增加来店客数」这个大难题。特别是面对已开发国家因少子化现象所导致的市场萎缩,以及伴随着全球化脚步所衍生出的新的竞争型态,各家企业仍处在摸索的阶段。但现实是残酷的,不容许有稍微迟疑,只要应变能力稍差,即有可能立即被市场所淘汰。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变化,消费者的心理与价值观也开始出现重大的变化,旧有的「顾客消费模式」正逐渐改变当中。
最近常从厂商哪儿听到:「SOGO的客人真的很多耶!其他店家都相当冷清」的赞叹。事实上,自去年开始,大环境不景气,这种状况似乎更为普遍,即便是SOGO也无法幸免,必须面临业绩衰退的窘境,相较於去年,来店客数也明显下滑。如果要问我:「为什麽SOGO还能维持这麽多顾客呢?」恐怕一时也没办法给出正确的答案。但或许可以藉由这篇文章所阐述的想法,来解决大家的疑惑。
台湾的零售市场正迈入「由成长转向成熟期」的过渡期。大约在6年半前,我刚到台湾的时候,当时台湾的经济成长率是4%,虽已过了高度成长的高峰期,但仍具备成长的条件,因此,所有产业仍能维持稳定发展。如今却大不如昔,不但零成长,甚至是负成长的衰退期。现在零售业的业绩低迷不振,并非只有「不景气」这麽单纯的原因,还包括了消费习惯的转变。在经济成长期,消费者倾向「什麽都想要」,相对的,当到了物质充裕的成熟期,消费者则倾向「只买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快速的应变才是生存之道。
经济成长期的企业策略是以「大众行销(MASS MARKETING)」为主流,亦即在业绩成长可预期的前提之下,藉由销售能力及行销手法两项利器的操作重复进行同质化的竞争。过往几乎所有百货公司皆以这样的手法来扩大业绩,寻求获利。在经济持续发展的那个年代来说,这个方法或许管用,这和以不动产的增值为前提所设计的次级房贷,在某种层面上或许是雷同的。
但时代改变了,经济成长已无法期待。虽然有人仍乐观地抱持着「一旦全球景气复苏,业绩就会再度回昇」的迷思,然而,景气复苏後,业绩就会回昇吗?我不认为问题如此单纯。因为当全球陷入景气低迷时,消费者的价值观已起了重大的改变,今後如果单靠景气荣盛时期(成长期)我们常操作的大众行销手法「MASS MARKETING」,将无法获得消费者的支持。
既然大众行销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在步入成熟期时,「品牌行销(BRAND MARKETING)」的策略就越显其重要性。所谓「BRAND MARKETING」并非网罗众多知名品牌的意思,而是如何将「SOGO」这个企业当做一个品牌来经营。举例来说,小笼包是一般中华料理中,颇具人气的一道餐点,不少消费者几乎一提及「小笼包」,立即会让人联想到「鼎泰丰」。这是因为它已在海内外打开知名度,品牌的价值受到肯定,且它的品牌价值是永垂不朽的。这即是单纯的「商品」与「品牌」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们期望将「SOGO」这个企业赋予一个特殊的品牌价值,而非一般的百货公司,使他在顾客心中拥有不同的地位。
那麽,何谓屹立不摇、坚实的企业品牌?我认为是能够「勇於对顾客承诺,同时信守承诺的企业」。
在日本国内,有一家与其他同业采取截然不同操作策略的超市,其策略即是「完全不做宣传」。相对於其他同业投入庞大的广告经费,像是「印制大量夹报传单」相互较劲,这家公司回馈顾客的承诺却是「比其他店都便宜」。而为了能信守「比其他店都便宜」的承诺,公司尽最大的努力,将原本制作DM的经费,转用於同业调查及降低商品进货成本上,於是才能坚守与顾客的承诺,而这也是让顾客持续光临的秘诀所在。虽然这个企业的业绩并非业界的翘楚,但业绩高并不代表就可以被称之为「坚实的企业品牌」,诚如前面所提及的鼎泰丰,虽然它的业绩并非餐饮业界的NO.1,但是以企业品牌价值来说,绝对是居於NO.1的地位。
锁定「不特定的大众族群」来扩大业绩占比的大众行销手法已经式微,藉由企业的品牌价值来吸引追随者,进而达成稳定获利的品牌行销,才能孕育出新时代的一线生机。「建立与顾客之间长期、稳固的信赖」才是成为「坚实企业品牌」的条件,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吸引顾客的黄金法则」。
我们必须明确知道「目前的消费者对我们有何期许?」又「我们该给顾客什麽样的承诺?」,掌握这两个关键,「品牌行销」的工程才能开启。再加上不论是在商品、服务、环境等各个层面都能全力以赴,不辜负顾客的期待,并持之以恒,才能被誉为顾客所公认之「卓越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企业品牌如同企业的资产,过去22年以来,诸多前辈们为建立SOGO这个企业品牌的价值投注大量心血、不遗余力,未来,我们被赋予的使命是承先启後,让「SOGO」这个品牌的价值更加发光发亮,能够永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