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1年09月號 生活情報

黴菌性鼻竇炎的治療新利器──鼻竇微創水刀

亞東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 / 羅武嘉醫師
  現年56歲的鄭女士在過去數年間,左側鼻子時常有黃色濃稠的鼻涕,偶爾還會聞到「魚腥味」,左側鼻塞的情況也持續了一年多,到診所求助過好幾位耳鼻喉科醫師,得到的答案都是「鼻竇炎」。早期以吃藥方式治療,然而,從第一代抗生素服用到第三代,症狀仍沒有獲得改善,於是來到亞東醫院求診。

  X光片顯示,鄭女士左側上頷竇的區域呈現白濁的現象;鼻竇的電腦斷層檢查也發現,左側上頷竇填滿了軟組織樣的物質。後來患者接受左側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在左側上頷竇發現滿滿黑黑黃黃易碎的塊狀物(黴菌塊),配合使用微創手術的器械以及「鼻竇微創水刀」將之清除乾淨,並仔細檢視確定沒有殘留的黴菌。術後患者定期於門診追蹤,鼻竇內視鏡檢查並無出現黴菌感染復發。

  其實黴菌性鼻竇炎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屬於侵襲性的黴菌性鼻竇炎,較為少見,特徵是黴菌會入侵鼻部黏膜和血管,並快速蔓延到附近的重要器官,有相當高的致死率,主要發生在免疫力相當低的患者身上,例如接受化學治療後免疫力下降或接受骨髓移植的癌症病人,抑或是年紀大/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這類病人大概都出現在醫學中心裡。另外一類則是屬於非侵襲性的黴菌性鼻竇炎,絕大多數人得到的黴菌性鼻竇炎屬於此類型,即便是免疫力正常的人也可能得到此疾病,症狀常常是單側的鼻塞、鼻水倒流、鼻腔有臭味(魚腥味)、頭痛甚至鼻涕帶血絲……等,部分病人若有細菌性的感染則會出現黃膿鼻涕。
  台灣屬於溫暖潮濕的海島型氣候,其實有不少黴菌性鼻竇炎患者,按照台語的說法是鼻竇裡面「生菇」,這種疾病吃藥無效,必須進行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才能痊癒。不過,這項手術為住院手術,需要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由於黴菌性鼻竇炎多為單側,常位於上頷竇,若單純的上頷竇黴菌性鼻竇炎,手術時間約30分鐘左右,若有合併慢性細菌性鼻竇炎,則時間可能增加為60分鐘。治療最重要的步驟即為打開鼻竇的開口,將鼻竇內的黴菌清乾淨。傳統做法是,打開竇口後,用一根鐵管接著針筒沖洗鼻子,只是以內視鏡手術來說,鼻竇有些部份角度不容易完全沖洗到,甚至沖到的力道也不夠,因此不但過程費時,且常常有些角落的髒東西無法吸乾淨,或是鼻竇內黏膜表面的黴菌沒有沖乾淨,容易造成治療不完全,黴菌復發。

  亞東醫學中心耳鼻喉頭頸外科率先引進「鼻竇微創水刀」,屬於「電動式的清除」,前端有可調整角度的軟性沖吸頭,彎曲時並不會傷害到正常的結構,手術中同時使用向側面看的內視鏡以控制方向,因此能夠深入鼻竇內的各個角落,其強力水柱更可調整沖出的角度,進行360度的沖吸,就好像一把「水刀」,能非常有效的清除鼻竇內各個角落的黴菌塊以及黏膜表面的黴菌,原理雖然簡單,卻是治療效果的一大突破,不僅縮短手術時間,並能增加黴菌清除率,降低復發率,是黴菌性鼻竇炎患者的一大福音。

*註:目前本院使用之「鼻竇微創水刀」,成本為耳鼻喉頭頸外科自行吸收,並無收取自費費用,至於「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則為健保給付之手術,並不額外對病人收取醫材費用。

*********************************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