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17年09月號 生活情报

打造「肾」利人生「药」当心

亚东医院药学部 / 翁语伶药师

  肾脏是人体的过滤器,负责过滤水分、废物与电解质,形成尿液排出,调节酸硷度,维持平衡。此外,肾脏能分泌肾素调控血压,分泌红血球生成素制造红血球,活化维生素D维持骨密度。然而,台湾洗肾率居高不下,根据健保局资料,慢性肾衰竭连年高居台湾健保费用支出之首,每位病人平均花费近18万元。网路上存在许多教导如何预防肾脏受到伤害的文章,内容却众说纷纭,有人说「西药吃多容易伤肾」,有人说「不按时吃药才容易伤肾」,究竟孰是孰非?本期「保健网」将为您详细说明。


Q1:我吃的药,说明书上写「肾功能不佳者须慎用」,是否代表药会伤肾?
A:肝脏与肾脏是身体两大药物代谢器官,肾脏功能不佳时,身体代谢速率就会变慢,药品容易堆积在体内,可能对身体造成某些危害,说明书上的文字是提醒肾脏功能不好的病人,要特别注意服药期间的身体变化,并非表示药一定会伤肾。提醒您,就医时请主动告知医师自己的身体状况、疾病与用药史,以保障用药安全。

Q2:血压或血糖药吃太久,肾会坏掉?
A:很多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常存在「吃药会伤肾」的迷思,往往不按医嘱吃药,甚至自行停用药物,殊不知血压、血糖万一失控,反而更伤肾。以高血压为例,长期处於血压偏高的情况下,会让肾脏血液循环恶化,无法有效排除身体废物,维持平衡,更会对心脏、脑部等其他器官造成伤害。

  糖尿病肾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肾丝球开始产生病变,到末期甚至可能需要洗肾。因此按照医嘱,定时服药、调整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将血糖、血脂、血压及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才能预防并延缓肾脏病变。

Q3:我长期吃中药调养身体,听说中药会伤肾,真的吗?
A:「天然温和,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中药观念深植人心,但其实中药也是药,有其特别的药效、副作用与毒性。国外曾使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减肥,引发急性肾衰竭的案例,研究也证实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会造成并加速慢性肾脏病恶化,亦有潜在致癌作用,卫福部已於2003年公布禁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成分及其相关制剂,包括: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马兜铃及天仙藤。

  为了自己的健康,请停止病急乱投医的做法,选择合格的中医医疗机构就医,并选购经过认证的中药材及制剂,听从专业中医师及药师的意见用药,遵循用药五不原则:不听地下电台或其他不当药品广告买药;不信神奇疗效的药;不买地下电台、地摊、游览车等场所贩卖之药品;不吃来路不明的药;不推荐药品给其他人。

Q4:止痛药会伤肾,能不吃就不吃?
A:止痛药种类很多,药性不同,止痛效果也不同,常见的止痛药物可分「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与「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NSAIDs)」两种。其中,「乙醯胺酚」具解热镇痛效果,可直接作用在脑部阻断疼痛传导,对於各类轻或中度疼痛均有疗效,孕妇及儿童皆可使用。之前曾流传「吃一颗乙醯胺酚,会在身体内残留五年」的报导,其实是空穴来风,一般正常成人服用乙醯胺酚後,约5~15个小时大部分药物即可排出体外,并不会出现体内残留5年的情形,且成人每日服用乙醯胺酚不超过4公克,儿童每公斤每日用量不超过50毫克,分多次服用,每次至少间隔4小时,也不会引起肾毒性,虽然有少数报告显示,当急性过量使用时,会导致肾功能不良,但多为可逆性,如果慢性大量使用,才有严重肾脏伤害的可能性。

  何谓慢性长期使用?根据国外报告,成人长期持续使用1年以上,而且累积剂量超过1公斤(以一般每颗500毫克的成人剂型而言,相当於2,000颗)时,可能导致严重肾脏伤害,市面上含乙醯胺酚成分的止痛药品种类相当多,购买药物时,请注意药品包装上的成分标示,以免重复服用相同成分的药物,发生药物过量的情况。

  另一类型的止痛药是「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NSAIDs)」,顾名思义,这类药不是类固醇,但与类固醇一样具有消炎作用,此类药物对使用显影剂、肾功能不佳、心脏衰竭或年长患者风险较高,容易引起急性肾损伤,但值得庆幸的是,停药并经过治疗之後,肾功能大多能恢复。在研究中,虽尚未明确,但大量使用还是有可能产生慢性肾脏损伤之风险。提醒您,适时适量的止痛药,可避免疼痛的恶性循环,请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当用则用,当省则省,症状解除可停用药物,持续则必须就医。

  药物是双面刃,有好处也有副作用,所以适度且慎重的使用,不但必要也必须,可别因为过於担心而不敢用药。不可讳言,某些药物具有肾毒性,使用时,一定要经过医师评估,在慢性病患者身上,更应仔细调整剂量及追踪肾功能,如此才能将肾损伤的风险降至最低。此外,平时也要定期健检,维持正常生活作息,不抽菸饮酒、规律运动、不憋尿,适量喝水,饮食蛋白质及盐分不过多,如需服用、购买任何药物或进行检查前,可先谘询医师、药师及其他医疗专业人员,才能常保健康。

*参考资料:Uptodate线上医学资料库、台湾肾脏医学会、卫生福利部中医药司、食品药物管理署、正确用药互动学习网、卫生署国民健康局《肾脏保健学习手册》。

回上一页  回单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会喜欢的Recommend

活动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