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號 生活情報
老眼昏花?! 淺談白內障與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亞東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 / 王嘉康主任
每年九九重陽節的到來,都在提醒大家重新檢視家中長輩的健康,尤其是一些經常被認為是老化而忽略的病症,例如視力模糊即常被視為老眼昏花,卻不知有可能已經是需要治療的眼部疾病。以下將針對老年人常見的白內障和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之預防與治療,逐一說明。
白內障
若將人的眼睛比喻成一部照相機,水晶體就是照相機的鏡頭,一旦水晶體混濁,影像就會模糊不清。白內障就是水晶體混濁,其中以老年性白內障最為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陽光刺眼、近視加深,而且一旦形成,就無法消失,因此,只能以外用的白內障眼藥水、服用維他命C及E(綜合維他命更好)、戒菸來加以預防。此外,由於陽光是造成白內障的一大主因,因此建議在戶外陽光強烈的地方,最好配戴太陽眼鏡,以保護眼睛。
目前唯一能徹底治療白內障的方法只有手術,也就是摘除白內障。不過,什麼樣的情況才需要接受白內障手術呢?大部分是因為視力模糊,即使戴著眼鏡也無法順暢地看電視或報紙,甚至行動不便,造成生活品質下降,嚴重的白內障甚至會引發續發性青光眼或葡萄膜炎,導致失明的危險。
不過,即使需要手術也不必擔心,現在的手術大多採用「小切口超音波乳化手術」,在眼睛開一個小傷口,用超音波探頭,將白內障震碎後吸出,再放入人工水晶體,就好像在眼睛內放入眼鏡的鏡片,代替原來水晶體聚焦的功能。由於手術時間短、成功率高,而且傷口小,大多不必縫線或拆線,因此術後恢復快,不需住院。
普通的人工水晶體為球面設計,有健保給付,還可調整原來的近視或遠視度數,自費的人工水晶體則大致可分三種,第一為非球面人工水晶體,除了上述基本功能,還可以降低夜間視物有光暈或眩光的情形,提升對比敏感度。第二為散光人工水晶體,因為部分患者本身有角膜散光度數較高的問題,普通人工水晶體無法矯正,以至於術後仍須配戴散光眼鏡,若裝入散光人工水晶體,即可矯正角膜散光。第三為老花人工水晶體,因具有多焦點或可調節的功能,可降低術後配戴老花眼鏡的機率。
通常白內障摘除後,不會再產生白內障,所以不需要再次開刀,但有些患者經過數月或數年之後,眼內逐漸形成一層白膜,阻礙視線,所以視力再度模糊,此時可用雷射治療,只需五至十分鐘,不必開刀,沒有傷口,視力馬上恢復,若仍感覺視力模糊,可能是因為有散光,可以配戴眼鏡矯正;若是看書報不清楚,則可戴老花眼鏡。如果戴眼鏡仍看不清楚,就要讓眼科醫師詳細檢查,是否有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眼疾,以早期治療。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若眼睛像一部照相機,視網膜就是底片,物體投射在視網膜上成像,我們才能看見,而黃斑部則是視網膜的中心,也是視力最重要的地方。有些人因為年紀大,黃斑部退化,造成「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老年人失明的一大主因。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可分為「多足性脈絡膜血管病變」與「典型老年性黃斑部退化」兩種,前者是因視網膜下層的脈絡膜,產生不正常的網狀或葡萄狀的血管,血管破裂造成黃斑部下出血而視力模糊或失明。典型老年性黃斑部退化可分為乾性和溼性兩種,乾性較輕微,視力會慢慢下降,大多數病患屬於此類;溼性則佔少數,因為會從黃斑部下方長出新生血管,造成黃斑部下出血,一開始視線中心會有暗點,或是物體看起來扭曲變形,後來視力會急驟下降,甚至失明,時間久了還會結疤、萎縮,導致無法治療。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無法藉由吃藥或點眼藥來治療,若有乾性黃斑部退化,應定期追蹤,了解眼睛的變化;若是溼性黃斑部退化,則必須於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若為多足性脈絡膜血管病變,可使用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治療,合併光動力雷射療法(先透過靜脈注射光敏感劑後,再以雷射光照射眼睛),以上治療皆不需要手術,即可降低失明的危險,並能擇一向健保署申請治療給付。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預防方法包括:在戶外陽光較強時,應配戴太陽眼鏡,防止紫外線刺激,造成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此外,平時應多吃蔬果、魚類、貝類,增加葉黃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及鋅的攝取,可減緩由乾性轉成溼性黃斑部退化的機會;再者,戒菸也有助於預防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雖然現在醫學發達,不論白內障或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都能有效治療,但平時仍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護靈魂之窗,並且提高警覺,若有不適,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