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號 生活情報
別低估無聲疾病「骨質疏鬆症」
亞東醫院骨科部 / 陳鈺泓醫師
骨質疏鬆症已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由於疾病症狀不易察覺,又被稱為隱形殺手,民眾應提早預防,適當補充鈣質,若經醫師診斷為骨質疏鬆症,也要及早治療,才能確保治療效果。
何謂骨質疏鬆
骨頭裡有造骨細胞與蝕骨細胞,兩者每天作用達到骨質重塑、新陳代謝。然而,成人自35歲起,隨著年齡增加,造骨能力下降,蝕骨能力相對上升,導致每年骨質流失約0.5~1%;50歲起,流失速度更快,每年約1~3%。由於骨質減少,骨骼孔隙變大且疏鬆,造成骨頭脆弱易斷,增加骨折風險。
骨質疏鬆與骨折
臺灣已是高齡化社會,且正朝向「超高齡社會」邁進,而超高齡社會的兩大重要流行病之一,即為骨質疏鬆症。國民營養調查報告指出,50歲以上男女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分別為23.9%、38.3%,對病人與社會的衝擊在於造成各種骨折之可怕後果,其中,髖部、脊椎、手腕骨折為大宗,尤其前兩種骨折均會增加死亡風險。
臺灣屬於骨折高風險地區,50歲以上女性三分之一、男性五分之一,一生會發生一次髖骨、脊椎或手腕骨折。以髖部骨折為例,50歲以上個案平均每年增加9.3%,尤其骨質疏鬆症病人一旦髖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女性為11.2%、男性為18%,相對於標準死亡率(女性僅2.8%、男性為3.6%)高出許多。
此外,1994年臺灣65歲以上脊椎骨折盛行率,女性為19.5%、男性為12%。即使脊椎骨折未必有斷裂,但脊椎體受壓變形,可能產生駝背、身高變矮與背痛等症狀,需做脊椎X光檢查。一旦確認為脊椎骨折,須接受椎體成形或矯正手術,若未治療,將嚴重影響肺與消化系統,並增加再次骨折的機率。
骨質密度檢測
「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骨質密度檢測方法,使用上應同時測量患者的「腰椎」及「髖骨」,若兩處都不能正確測定時,則可於非慣用側前臂橈骨三分之一處測定取代,再依據檢測結果換算T值((骨密檢測值-年輕白種女性骨密平均值)/標準差),判定骨質疏鬆程度,若大於-1,表示骨質正常;-1~-2.5,表示骨質已開始流失,通常可藉由補充營養與調整生活習慣以強化骨骼;假如小於-2.5,則代表骨質嚴重流失,受測者已罹患骨質疏鬆症,可能需要服用藥物控制病情。
骨質疏鬆如何預防?
骨質疏鬆症是骨質長期流失所引起,患病初期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因此容易被輕忽。不過仍可透過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充足的運動量、遠離菸酒,以及預防跌倒等方式,盡可能保護骨頭,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
常見的骨質疏鬆藥物治療
1.增加造骨
治療藥物包含副甲狀腺素,人工合成的副甲狀腺素可增加造骨細胞的活性,使骨質增生並提高骨密度,但同時也會加速骨質流失。患者需每天接受一次皮下注射,副作用包含噁心、頭暈等。
2.減少蝕骨
此為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能延緩骨質流失的速度。治療藥物包含:
- 雙磷酸鹽類藥物:可抑制蝕骨細胞活性,減少蝕骨作用,但藥物容易累積在體內,需數月至數年才能排除,且易導致消化道不適。
-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具有抑制蝕骨作用之效果,須每日服用;常見不良反應為腿部水腫、抽筋及靜脈栓塞。
- RANKL抑制劑及類保骨素:可減少蝕骨細胞作用,須每半年施行一次皮下注射,由於注射頻率較少,患者接受度較高;副作用是可能產生皮膚過敏之不良反應。
3.減少蝕骨+增加造骨
- 抑硬素抑制劑:為藥物治療新選擇,可達到減少蝕骨、增加造骨的雙重效果。只要減少體內抑硬素濃度,即可多方面增加骨密度,延緩骨質流失。患者每月只需接受一次皮下注射,持續一年即可完成治療,爾後接續使用抗流失藥物即可。
預防勝於治療
骨質疏鬆造成骨折,將為個人、家庭與社會醫療帶來負擔,建議多了解此項疾病,接受骨密度檢測,並避免跌倒,以「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共同防範骨折。
※陳鈺泓醫師專長:骨折外傷、骨折微創手術、一般骨科疾病、退化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腰與下背痛、骨質疏鬆、骨腫瘤/軟組織腫瘤疾病、骨骼肌肉系統超音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