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號 生活情报
关怀长者 认识失智症
亚东医院 / 郭晔嵘医师
七十岁的刘女士,年轻时工作相当认真,是位很有耐心的女性,一直工作到65岁,才开始过着含饴弄孙的退休生活。两年前开始,刘女士的女儿发现妈妈常常忘记该做的事情,而且脾气变得暴躁、没耐心;一年前,儿子发现刘女士常说钱包被偷了,家中东西一直不见,其实是她自己忘记放在哪里!以前她很忌讳到医院,最近却喜欢到处打针看医生,家里因此有许多不同的处方药,有些药物早已过期,因为她常常忘记吃药,有时还会重复吃药。
最近半年,她甚至出现日夜颠倒的情形;子女正常上班的时间,她误以为是假日;晚上喜欢往外跑,说已过世的亲人要找她。因为刘女士的日常生活还可自行打理,一开始儿女以为只是正常的老化,直到他们发现妈妈好像变成另一个人,才惊觉不对劲,带她到神经内科求诊。经过检查发现,刘女士已罹患失智症,需要开始接受药物治疗。
如何区别失智症和正常的记忆力退化?
由於疾病退化的时间不一定,初期的失智症有时很难与正常老化区别,需要身旁亲友细心观察。民众可在网路上搜寻「AD-8极早期失智症筛检量表」,该量表或下表均可用於自我评估。
失智症有哪些种类?
最常见的是「阿兹海默病」失智,这是一种脑细胞逐渐凋亡的过程。其次为「血管性」失智,最常发生於曾经中风,或具有中风高风险的人(其风险因素包含:抽菸、喝酒、槟榔、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等)。另外,如果先有动作变慢、颤抖、僵硬或走路愈走愈快、脸部表情变少,数年之後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则可能是「帕金森病」合并失智症。如果是明显的个性改变、行为异常,甚至影响说话功能、对话出现障碍,则可能要考虑「额颞叶型」失智症。
如果父母都有认知功能障碍,子女是否属於高风险群?
如果血缘关系较亲近的家人得了阿兹海默病,尤其是一等亲,因遗传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会就会增加(可能增加10%~30%),如果家人在60岁以前被诊断为阿兹海默病,则遗传阿兹海默病的机会也会增加;反之,如果家人年纪很大才出现阿兹海默病失智,基因遗传的影响就会降低。最重要的是,基因遗传不是单一造成失智症的因素,如果好好调整生活型态,可能有助於预防或延缓失智症的发生。
何时应该寻求医疗谘询?
如果您身边的朋友或亲人出现上述认知功能障碍,就应该寻求协助。当然,记忆力下降、意识混乱不一定都是退化性疾病引起的失智,例如糖尿病的患者,平时血糖太低或太高,也会有记忆力变差、表现乏力、甚至嗜睡的现象,可以藉由调整药物改善情况。
我应该接受哪些检查?
不是所有认知功能障碍都是失智症引起,有时忧郁、焦虑、慢性脑部感染、维生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异常、药物、饮酒……等,也会引起相同的症状。医师需要先详细问诊,而家人朋友的观察则可以提供重要讯息,医师会根据病人的病史和理学检查表现,安排相关检测,如有必要,还会执行心智功能评估或脑部影像学检查。
失智症会不会导致死亡?
多数失智症病人并不会死於疾病本身,而是因为退化带来的次发因素导致死亡,例如:反覆肺炎、泌尿道感染或跌倒的并发症,因此,必须特别留意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日常安全,开车、煮饭都可能带来潜在危险;尤其有认知功能障碍的人,跌倒的风险亦高,浴室的防滑设施相当重要,且家中或社区应该明亮,走道要避免堆放杂物或电线,鞋子的选择也应该慎重考虑。
如何避免失智?
目前并没有很好的预防方法,但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相当重要,不仅可以减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生,规则的运动、参加社交活动,或是阅读、创作等,都能让您的脑筋随时动一动,有助於延缓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