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號 心動時刻
從小處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遠東新世紀 / 李宇駿
我始終認為,並不是一定要大富大貴、功成名就,才能回饋鄉里,如果能將自身有餘分享予他人,就是對社會有所貢獻了。
還在牙牙學語的小外甥有天突然對我說:「我長大之後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想來這句話應該是從什麼幼教教材上聽來的吧?我笑著問他:「那你要做什麼事對阿嬤(社會)有幫忙(用處)呢?」想當然爾,三、四歲的娃兒對於「社會」、「有用」等詞彙仍十分懵懂,自然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我隨即和他分享了自身的體驗。
新冠疫情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型態,就連捐血的人潮都減少了,偶然在媒體廣宣下,得知各地的血荒狀況,因此萌生了捐血的念頭。
初到竹北愛心樓捐血站,廣大的空間、整齊的捐血座位,讓人覺得十分舒適,加上協助捐血的護理人員相當親切,捐血過程體驗良好,所以一有時間,我就不定期去捐血。
相對於全血捐血,捐分離血(血小板)需要在血液分離機上較久時間,因此較少人能排出時間,偶有機會與護理長、護理師攀談才知道,原來除了像我這種不定期的捐血人之外,新竹地區還有一群配合她們血液調度而成立的血小板捐血人群組。
由於血小板保存期限僅有五天,因此調度捐血小板捐血人、捐血份量格外重要,護理長除了處理捐血工作,還得撥出時間聯繫、安排與計算當日的血小板捐血量,讓這群捐血人能在合適的時間前來捐血。原本捐血這件事僅是自由善心,但在護理人員、捐血人都秉持「多做一點、相互幫忙」的精神下,整個新竹地區的血小板用量因此不虞匱乏,而這群捐血人也因為長期和捐血護理站互動良好,時常有人帶著自家糕點麵食前來分享,讓動輒在那裡坐上一、兩小時的捐分離血,成為定期與人互動的趣事與善行。
那天我帶著從捐血站拿回的小餅乾、飲料給小外甥,告訴他:「你健健康康的長大,就能像舅舅一樣捐血,『分享健康』就是『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