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20年04月號 生活情报

下梁不正,上梁歪 谈儿童下肢发展与扁平足

亚东医院儿童发展中心 / 李盈瑶物理治疗师

  临床上常听到家长反映︰「我的孩子很不喜欢动,常常走一小段路就喊累、喊脚酸!」或是「小朋友常常走一走就跌倒了!」让不少家长怀疑小孩是扁平足。本期「保健网」特别由专业物理治疗师讲解扁平足的影响与日常保健,提供家长们留意孩子的发育状况。


什麽是扁平足?
  人类的足弓包含︰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及横弓,而儿童的扁平足(俗称「鸭母蹄」)多是内侧纵弓较为塌陷。临床上将足部分为正中(Neutral)、扁平足(Pronation)及高弓足(Supination)。完整的评估须针对足部、小腿、膝盖、大腿骨、骨盆,甚至是脊椎做整体的评估及归纳。

  儿童的足弓发展期为3~8岁,在3岁之前,足弓通常不明显(因有较厚脂肪组织及足底韧带肌肉尚未发展完全),因此,当家长询问有关3岁~3岁半前的扁平足相关问题时,通常会建议家长先做观察。

儿童步态的发展
  小朋友刚学会走路时,双下肢间距略宽,步距较短,步频较快,约一岁半~两岁左右,会发展出脚跟着地(heel contact),四岁会发展双臂摆动(arm swing),步态大约7~8岁才会较为成熟。

下肢发展的阶段
  儿童下肢发展常伴随着钟摆现象,婴儿出生时,下肢倾向有O型腿,主要是因为在胎中姿势的关系,之後由於学习站立及走路开始承重後,下肢会慢慢变成X型腿(2~4岁时,4岁最为明显)。接着下肢开始变直,约6~8岁接近正常。在此发展期间,家长可多加观察,若发现孩子容易跌倒或是稍微走动便喊累或酸痛,建议评估及追踪。

造成扁平足的原因
*先天︰包含先天韧带过於松弛、肌肉张力过低或是遗传等。
*後天︰包含体重过重、日常生活习惯或是缺乏运动等。

下梁不正,上梁歪
   当足部扁平较为严重时,常会伴随跟骨位置改变,甚至拇指外翻。有时会往上影响,造成胫骨内转、股骨内转、骨盆前倾、功能性长短脚,甚至向上影响至脊椎,造成脊椎侧弯。

  临床检查包含整个下肢的外观、关节角度、肌肉软组织、步态,甚至观察小朋友鞋子磨损的情况。外观要由前侧及後侧检查,後侧要看跟骨中线与小腿的相对位置(观察是否有足外翻);前侧则要观察有无拇指外翻,脚趾有无相对向内或向外。

  关节角度要由足部往上检查至骨盆,看膝盖有无O型腿或X型腿(扁平足常伴随X型腿),髋关节有无相对向内或向外,骨盆有无前倾或後倾,或是有无功能性长短脚等。

  较为准确的步态检查模式,要在跑步机上走路,再拍摄行走时的步态,由此判断走路时足部的状况。而内八步态也是造成小朋友容易跌倒的原因之一,主要原因包含大腿骨内转、胫骨内转及足部向内,若发现儿童疑似有内八步态,亦可前往医院进行评估。临床上也可藉由鞋子磨损的状况来辅助判断,观察鞋底内外侧是否磨损,以及鞋口的走向。综合以上检查结果,再给予适合的鞋垫或是治疗方式。

疑似扁平足,怎麽办?
  当怀疑儿童足部较为扁平时,不应立刻给予鞋垫,而应判断出扁平足的原因来自於足部、X型腿,或因日常生活习惯(跪坐姿),抑或是肥胖所造成,再依照原因给予适当的介入方式。

  若需藉由鞋垫来改善,则鞋垫的选择及穿着就相对重要。儿童的鞋垫主要藉由足弓及後足控制的原则介入,建议由专业治疗师评估儿童足部塌陷的情况,量身订做鞋垫;若发现足部伴随跟骨外翻的情况,则须适时加入垫片,同时给予选购鞋子上的建议,才能真正解决儿童的问题。

如何选鞋?
  鞋垫须放置在包覆性及支撑性足够的鞋子内,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因此鞋子的选购非常重要,应避免过软的布鞋或是凉鞋。选购鞋子时,鞋子楦头需有足够的宽度,以确保脚趾不会受到挤压,後跟亦须有适当的硬度,足以支撑脚跟的稳定性。

运动很重要
  儿童的足部因年龄而有不同的发展,给予鞋垫时,应考量足部发展状况及日常生活情境。穿着鞋垫的主要目的是让下肢在较为正常的位置下活动,而适当的运动介入,才是诱发儿童足弓发育较为有效的方式,让足部多接触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中活动,足弓才有机会有较好的发育。建议可在草地、沙质地等不同质地的地板活动,并且适度进行拉筋运动、肌力与耐力训练。#

回上一页  回单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会喜欢的Recommend

活动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