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號 特别报导
现阶段离岸风电政策的困境
竹风电力筹备处 / 提供
本应在2023年6月30日完成与第三阶段离岸风电第一期的得标厂商签约,进度却遭遇逆风。能源局表示,7座风场有2家放弃签约、5家「申请签约」,因部分业者希望有更充足的前置作业,于是签约时限再展延2个月,但届时能否顺利签约,仍是未知数。
离岸风电第三阶段争议不断
得标厂商中,最为积极的哥本哈根基础建设基金(CIP),6月29日带上厚厚的签约文件,包括每一个採购下定的订金、厂房产能独家锁定情况,甚至是最近才交船的「环海翡翠轮」风电施工船订单…等,鉅细靡遗地送交能源局,唯独原本要缴交的NTD 10亿履约保证金,从「正本」变成了「副本」。
能源局为此要求CIP补件,CIP台湾区董事总经理许乃文则表示,「风场是一个牵涉上千亿的基础建设计划,我们从採购、备标,做了将近两年半的准备,结果被迫和别人一起多等两个月…当没有一家(业者)交出履约保证金的时候,谁那么傻,就先把履约保证金交出去?」许乃文同时也唿吁,政府应加速处理延宕许久的风场备用供电容量机制、帮助准备与开发商签订「企业购售电契约」(CPPA)的买家提升信用评比,以及缩短电业执照审查程序等既存的问题,上述瓶颈可望突破,CIP才会决定后续是否参与第三阶段第一期的投标。
各方专家学者也根据经济部能源局公佈的游戏规则,盘点出以下几项建议,包括:扩大装置容量上限、弹性调整本土化政策、协助开发商取得更好的卖电价格(CPPA)、提高本土金融业参与程度。
7月份传出能源局研拟松绑政策,原订2023年底的第三阶段第二期投标已确定延期;经济部也规划放宽选商规则,原本开发容量从第三阶段第一期的500MW,将弹性增加至750MW、甚至更多,同时产业关联性也可望从现行的五大类25项都要做到6成国产化,放宽让开发商自选国产化项目,只要投资金额达到6成国产化即可。
据悉,由于第三阶段第二期开发条件较第一期优渥,开发成本明显下降,一旦定案,很可能导致第一期的得标厂商宁可弃标,投入第二期招标,如此一来,2026、2027年恐将无法达成能源局的离岸风电装置容量目标(2026~2031年,每年1.5GW),剩余量必须平均分散至第二、三期的招标中完成。然而,原订1.5GW的建置量是台湾供应商每年可承接的施工容量,若增至2.0~2.5GW,台湾的基础建设(港口)是否足够?供应链能量能否支持?如若不行,国产化的规定很可能又沦为虚设,离岸风电第三阶段的建置也将受到影响。
离岸风签约不顺、企业担心买不到绿电,凸显台湾绿电的窘境。据风电业者表示,国际信评机构只给台积电信用评等较高,其他半导体或面板厂商的信用评等大多不足。开发商为此唿吁,由政府採信用保证机制提高买家信评,或由公营事业出面购买绿电,提高财务融资可行性。经济部长王美花指出,经济部将努力协助中小企业买到平价绿电,例如推出「团购」机制,未来还会推动离岸风电信保机制,让大用户合理购买绿电。
目前所知的离岸风电信用保证机制方案,系由购电者付保费,从中国大陆输出入银行利用信保基金,向售电者提出担保(40%),台电以迴避成本购电(40%),融资银行负担其余损失(20%)。不难预期,届时若保费过高,购电者将无力负担;保费过低,则保障不足,银行融资条件仍无法满足。再者,信保的年限仅2年,若期间没有其他购电者承接,后续如何处理?而融资银行需承担20%的损失,也必然会造成融贷利率的提高。
另外,依第三阶段第一期招标规定,台电必须依投标价收购余电,目前的迴避成本为1.8元,但实际投标价为NTD0,若台电以迴避成本购电,则明显违反投标规定及合约内容。且在此条件下,台电既可用低价收购,再以高价售出,若出售不顺利,仍可获得低价且具再生能源凭证之绿电,减少碳排。
经济部强调,建设风场是耗时耗力的大型工程,业者有履约诚信与能力是重要条件。如果参与投标且表达签约意愿要求展延,最后却拒绝签约,难免有损商业诚信;若第三阶段第一期风场参与投标但无能力签约执行,则后续几期的建置能力也会备受银行在内的利害相关人等质疑。
为防止可能的弃标潮,据知情人士透露,第三阶段第二期的招标将制定黑名单新规,若第一期得标业者申请展延签约后,8月底前仍未签署,将失去第二期的投标资格;若为6月底就放弃签约者,参与下期选商将酌予扣分。考量部分风场为合资公司,也将设定一定持股比例以上才适用新规。
无论如何,离岸风电推动不利,造成台湾绿电不足,全民都将是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