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21年07月號 生活情報

賺了價差,還要等股息嗎?

亞東投顧研究部 / 謝依帆、林曉函

  去年盤中零股交易上路,加上今年上半年臺股一度突破萬七大關,吸引許多小資族群投入股市。但是您知道嗎?除了買賣股票可以賺取價差利潤,也能透過除權息賺取股利喔!本期「財經網」將帶您了解如何利用除權息,為自己累積財富!


何謂除權息?

  「除」是「分配」的意思,除「權」是分配「股票」,除「息」則是分配「現金」。當我們買進股票,成為這家公司的股東,公司將去年度的盈餘回饋給股東,股東拿到的股利(包含股票以及現金),就是「投資報酬」。

如何參加除權息?

  投資人只要在除權息日的前一天買進或持有該公司股票,就可以參與除權息,領取「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

371K03

指數高檔,該不該參加除權息?

  臺股上市櫃公司2020年稅後淨利合計約為2.4兆,年成長21%,預期2021年配發的現金股利總額上看1.5兆~1.6兆元,突破歷史新高,殖利率可望突破3%,在全球股市排名第三,相較定存或是其他投資標的相比,具有吸引力。

  此外,2021年在全球GDP大幅回升、臺灣出口大幅成長情況下,預期今年臺股上市櫃公司獲利有機會成長20%左右。到了2022年,配息更有機會再創新高,長遠來看,可獲得穩定報酬。

  然而,該不該參加除權息,除了需考量稅負問題,配息的穩定度與填權息的速度更是關鍵,至於股市指數的高低反而不是重點。

哪些投資人適合參加除權息?

1. 存股族

  希望藉由股票配發的股利,長期累積,透過複利的效果創造財富。因此,穩定且具高殖利率的股票是存股族的目標首選,但需留意在高殖利率的背後,能否維持每年穩定的配息。

2. 追求穩定報酬、風險低的投資人

  先觀察每年配發較高股利及殖利率的公司,若過往填息機率高、填息速度快,可適當參與除權息,一旦填息即可賣掉,以獲得報酬,降低風險。

3. 低所得稅負級距者

  股利所得課稅採取「二擇一制」,單一稅率28%分離課稅,或是將股利所得併入個人所得合併計算,享8.5%抵減稅額,但每一申報戶上限8萬元。

  一般而言,所得稅率在20%以下的族群,選擇股利所得合併計稅,並使用8.5%的抵減稅額較有利;所得稅率在30%或40%的人,建議採分離計稅28%計算稅額較划算。

371K04

如何挑選除權息標的?

  這波臺股指數大多頭行情由2020年3月落底起漲後,至2021年初,一路創下歷史新高,除了反應全球大擴張的貨幣、財政政策刺激景氣循環的回升之外,在中美貿易戰及疫情衝擊下,臺灣廠商地位大幅提高也十分關鍵。

  臺股創新高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推升動能來自半導體及相關科技股,受惠終端包含5G需求大爆發、電動車,以及疫情後新生活模式帶來的新常態需求。因此,挑選除權息標的時,除了選對產業之外,也應盡量避開「獲利持續衰退的公司」,從獲利成長或至少穩定的公司當中進行挑選。

1. 喜歡科技股的投資人:可從電子業下游做組裝代工的各大廠下手,這些大廠相對穩定,過往殖利率平均也有5%以上,優於整體臺股殖利率。若對選股沒把握,現在許多ETF也有配息,雖然殖利率較低,但相對穩定。

2. 存股族最愛的金融股:以過去幾年來看,受到貨幣大寬鬆的影響,利差持續下滑,連帶壓縮銀行獲利。但由於股市榮景,金融股的獲利仍可維持一定水準,配息仍然穩健。長期來看,仍屬於獲利穩健、配息穩定的標的。

除權息風險

1.股票填權、填息的能力

  觀察 一家公司歷年填權息的表現,也就是當除權息後股價下跌,回到除權息前的價格、甚至更高價格所需的時間越短,代表該公司填權息的能力越強,適合投資人參加除權息,領取股利。相反的,如果過往填權息紀錄不好,甚至產業結構不對,持續走下波,獲利波動度大,配息不穩定,有可能賺了股息、賠了價差,就要盡量避免。

 2.參與除權息應留意稅務問題

  所得稅率30%以下的人,可選擇股息有8.5%的扣抵稅額,每一申報戶上限為8萬(即股利上限 94萬);若是高所得稅率(>30%)的人,股利採單獨課稅,稅率為28%;相較之下,高所得族群比較不適合參加除權息,建議在除權息賺取資本利得,或是除權息後買入,賺取填權息行情。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