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25年07月號 生活情報

在宅急症照護 實現居家安養

遠東新世紀 / 廖至謙
播放语音

  衛福部健保署自2016年起,推動「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鼓勵醫師走出診間、進入病人家中,建構居家服務的基礎藍圖。惟鑒於該計畫仍缺乏急重症相關配套措施,因此2024年7月起,健保署實施「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本期「法律網」簡介此計畫的適用對象與條件,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自身權益。


4193201

  根據世界在宅住院大會(World Hospital at Home Congress)的定義,在宅急症照護為「一種急性醫療服務,通常透過醫院提供人員、設備、科技、藥物和技能,讓特定的病人在家中或機構獲得醫院等級的治療照護。」

  在宅急症照護已經受到國際醫療體系認可,能減少急症病人頻繁往返醫院之負擔,患者也無需等待醫院病床,進而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健保署最新計畫的適用對象包含: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等患者,當病患狀況較為穩定、經評估後只需施打抗生素即可控制病情,可直接於家中接受住院替代服務。

  「在宅急症共同照護小組」團隊人員通常包含主治醫師、護理人員、藥劑師、呼吸治療師等,相關成員皆須接受完整的教育訓練。透過實地訪視、視訊診療、遠端監測、24小時諮詢、醫療後送、長照轉介等方式,提升整體照護品質。病患除可持續獲得接近實際住院之醫療水準,負擔費用也有所差異。以肺炎(9天)的醫療費用為例,傳統住院醫療需負擔約NTD 7,720,而在宅急症計畫僅需負擔NTD 2,470。

  在宅急症照護的目的是「取代急性住院,並透過改變醫院文化,增進有住院需求病人的生活品質。」傳統住院醫療通常會讓民眾被迫中斷日常生活,然而,當急症住院場景轉移至民眾自家,照護支援者亦同步從醫院職員擴大到家屬、居家醫療團隊、長照團隊和社區資源,治療重點不再限於「治病」本身,更擴及生活品質的提升。

  如今在宅急症照護計畫實施將屆一年,配合民眾需求並參照醫界建議,健保署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起,擴大適應症涵蓋範疇,包括居家安寧、心衰竭、呼吸衰竭、慢性肺病、洗腎、化療患者等,皆在研議範圍內,預計可持續強化各級醫療院所垂直與轉介合作,促使醫療資源有效應用,落實居家安養。

 

資料來源:

1.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2.世界在宅住院大會官方網站(World Hospital at Home Congress)

3.吳佳珍(2025年3月18日),〈「在宅急症照護」新制上路,失能長輩染3疾病可在家住院、不用等病床!〉,《銀天下》

*圖片來源:Freepik

#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