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version is AI translated.

Continue
本期索引

2025年07月號 生活情報

令人怦然心動的「佛系理財術」

遠東商銀 / 謝明蓉
播放语音

  有一種理財方式是投資人持續以小金額參與市場,在時間長河的醞釀下,累積豐盛的成果。這種看似「佛系」、無為而治的理財方式,經過數據回測,卻可能擁有較高的勝率。如果您頻繁進出市場卻一無所獲,不妨參考本期「財經網」介紹的方式。


  元人孔尚任的著名戲曲《桃花扇》中有句歌詞:「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恰巧能形容近幾年追逐飆股的股民們,從一夕暴富到瞬間翻船,甚至倒賠的現象。在股海裡衝浪可滿足快感,幸運站上浪頭能享受高光時刻,但是對於累積財富卻不見得有幫助。

 

投資人通常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Dalbar(Dalbar, Inc.)公司長期研究投資人行為,從1984年開始,每年都會出版「年度投資人行為量化分析」(簡稱QAIB),目的是透過投資人的行為管理,增強投資組合表現。根據其長期數據分析顯示,投資人通常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主要的錯誤行為包括:短線操作、追高殺低,缺乏紀律。簡而言之,投資人容易受市場漲跌影響,過度頻繁贖回,因而降低長期收益。

 

情緒性反應可能減損收益

  Dalbar 2024年最新報告指出,投資結果更多是因為投資人行為影響,而非基金本身的報酬。相較於受個人情緒左右的投資人,有耐心且不執著於短期市場震盪的投資人,更可能成功累積財富。

  Dalbar統計美國標普500指數30年的表現,對比美股基金投資人的平均報酬,發現投資人報酬低於指數表現(指數年化報酬是9.7%,投資人平均只賺到6%),尤其如果錯過漲幅最高區間,則報酬率更差。為何投資人會錯過漲幅最高區間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投資人看到市場大跌就即刻殺出,錯過大跌後的反彈;二是投資人看到漲多而提前贖回,以至於錯過市場持續攀升的機會。

 

比起神操作 紀律投資才是關鍵力

  一般人偏愛追捧號稱押對飆股的神操作,卻忽略長期的投資勝率與最終財富累積的結果。真正的勝利大多來自於平實無華的持續投資、持續累積,在眾聲喧嘩裡,做一位冷靜自律的投資人。「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可以幫助您完成這個目標,透過小筆金額持續滾入市場,參與市場成長,同時,在不同時間進場還可能攤平成本,消弭市場漲跌的不確定因素。對於投資新手或沒有時間鑽研投資標的的人而言,堪稱是最佳解方。

 

越早開始 效果越好

  定期定額投資有很多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是拉長時間,放大收益。以下圖為例:

  A從20歲開始,每月以NTD 3,000(下同)投資年化報酬率5%的商品。59歲時,本利和是NTD 457萬,成本NTD 144萬,收益率217%。

  B從40歲開始,每月以NTD 6,000投資年化報酬率5%的商品。59歲時,本利和是NTD 250萬,成本NTD 144萬,收益率74%。

  由上可知,相同的總投資成本與商品,因時間拉長複利效果,收益差距高達3倍。

表一:兩種情境,兩種命運

4192205

4192201

資料來源:遠東商銀,資料日期:2024/09,以上為歷史資料模擬投資組合之結果,數據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投資組合之實際報酬率及未來績效保證,亦暫不考慮通膨影響。

 

從自己開始 慢富也可以成為「富一代」

  根據主計處「國富統計結果」,2021年臺灣家庭資產的分布狀況,前20%家庭的資產(圖一)是後20%家庭的66倍(前者是NTD 5,133萬,後者NTD 77萬),相較於1991年僅差距16.8倍,顯示「富者越富」的趨勢更為明顯。進一步分析家庭資產的組成,儲蓄、股票、基金…等金融性資產的差距最明顯,前20%家庭平均有NTD 3,809萬,而後20%家庭平均為NTD 222萬,差距17倍。房地產部分,前20%家庭平均是NTD 1,480萬,後20%是NTD 224萬,差距6倍。

  由此可知,有錢人的資產持續增值原因來自金融性資產,而「理財」是拉開差距的最大原因。理財就像滾雪球,時間越長,雪球越大,換言之,有紀律的投資才是發揮「錢滾錢」的重要推手,正如傳承七代、為全球十大富豪家族歐洲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的祖訓:「成功來自於長時間的堅持與關注」。

圖一:臺灣30年家庭貧富差距

419220

「家庭資產」=「非金融性資產+金融性資產—金融性負債」,資料來源:主計處,統計至2022年。

 

薪水跑不贏股市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投資一定有風險」的警語民眾耳熟能詳,但若反向理解為「不投資就沒風險」則未必。因為不投資所承擔的風險,除了財富因通膨而縮水之外,最大風險是沒跟上由市場帶動的財富增值,慢慢與其他人拉開距離。主計處統計受雇員工全年薪資結果,2012年薪資平均為NTD 44.2萬,2022年為NTD 51.8萬,十年漲幅為17.19%,相同的區間,臺股上漲83.62%,美股上漲169.21%。進一步觀察,2019~2021年是股市大多頭的三年,不論臺股或美股,漲幅均高達60~70%,即使在2022年拉回修正20%,整體趨勢仍然向上。換句話說,如果您守著薪資,期待依靠每年調薪或跳槽加薪來提高總資產,隔壁同事可能已經趁著多頭時期,藉由投資,慢慢拉開跟您的差距了。

圖二:薪資成長VS股市成長

4192203

 

小額定期參與市場 躋身理財一族

  拒絕資產掉隊,就是要聰明地參與市場。沒有富爸爸沒關係,定期定額投資可以用小筆金額持續滾入市場,只要持續有紀律的投資,也有機會累積可觀的資產。

  遠東商銀在Podcast「十樂不設 錢進人生」分享,透過「夢想試算表」建立紀律性理財,感受「慢富樂活」投資哲學的魅力。歡迎掃描QRcode收聽節目:S1-EP5「慢慢來,比較快~慢富樂活的新投資哲學」。

4192204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投資人須知)

回上一頁  回單元索引
留言(0)

你可能會喜歡的Recommend

活動分享Events